《太平聖惠方》~ 卷第八十一 (2)
卷第八十一 (2)
1. 治產後風虛勞損諸方
夫產則血氣勞傷。腑臟虛弱。而風冷客之。風冷搏於血氣。血氣不能溫於肌膚。使人虛乏疲頓。致羸損不平復。若久不平復。或久不瘥。風冷入於子臟。則胞臟冷。赤使無子。謂之風虛勞損也。
治產後風虛勞損。羸瘦。不思飲食。四肢疼痛。黃耆散方。
白話文:
生產會導致血氣耗損,臟腑虛弱。如果此時風寒之氣入侵,就會與血氣交戰。因為血氣無法溫暖肌膚,導致人體虛弱疲憊,身體衰弱難以復原。如果長期無法復原,甚至久治不癒,風寒之氣就會侵入子宮,導致子宮寒冷。如此一來,就會導致不孕,稱為「風虛勞損」。
黃耆(一兩銼),白朮(半兩),羚羊角屑(半兩),木香(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當歸(半兩銼微炒),桂心(半兩),白芍藥(半兩),芎藭(半兩),白茯苓(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黃耆(50克,切碎) 白朮(25克) 羚羊角屑(25克) 木香(25克) 人參(25克,去鬚根) 當歸(25克,切碎,小炒) 桂心(25克) 白芍藥(25克) 川芎(25克) 白茯苓(25克) 甘草(5克,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
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治產後風虛勞損。四肢煩疼。夜臥不安。漸加羸瘦。熟乾地黃散方。
白話文:
上面的藥方,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為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加入生薑半片、大棗三枚,煎煮至水量剩下六分,去除藥渣,溫熱服用。每天服用三次。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產後風虛勞損、四肢酸痛、夜間難以入睡、逐漸消瘦等症狀,屬於熟乾地黃散的方劑。
熟乾地黃(一兩),羚羊角屑(半兩),羌活(半兩),黃耆(一兩銼),酸棗仁(半兩微炒),當歸(三分銼微炒),人參(三分去蘆頭),麥門冬(三分去心),白芍藥(三分),防風(半兩去蘆頭),芎藭(二分),白茯苓(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將熟地黃一兩、羚羊角屑半兩、羌活半兩、黃耆一兩銼、酸棗仁半兩微炒、當歸三分銼微炒、人參三分去蘆頭、麥門冬三分去心、白芍藥三分、防風半兩去蘆頭、芎藭二分、白茯苓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混合在一起。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
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治產後風虛勞損。四肢疼痛。不欲飲食。當歸散方。
白話文:
上件藥材,要先搗碎篩淨,然後混合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中等大小的杯子量取水一杯,加入一半分量的生薑和三個棗子,一起煎煮至剩餘六分量。過濾掉渣滓,溫熱服用。每日三次。
這是一個治療產後風邪引起的虛弱疲勞,導致四肢疼痛,沒有胃口飲食的「當歸散」方子。
當歸(一兩銼微炒),白芍藥(一兩),芎藭(一兩),黃耆(一兩半銼),防風(一兩去蘆頭),人參(一兩去蘆頭),熟乾地黃(二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茯苓(一兩)
白話文:
當歸(一兩,稍微炒過,切薄片) 白芍藥(一兩) 川芎(一兩) 黃耆(一兩半,切薄片) 防風(一兩,去除蘆頭) 人參(一兩,去除蘆頭) 熟地黃(兩兩) 甘草(半兩,烤到微紅,切薄片) 白茯苓(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用羊肉二斤。棗二十枚。先以水五升。煮至二升半。每服。用肉汁一中盞。入藥四錢。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材搗成粗末。準備羊肉兩斤,棗子二十枚。先用水五升,煮到剩下二升半。每次服用時,取一中杯的肉汁,放入藥末四錢。
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服。
治產後風虛勞損。身體疼痛。時有煩熱。不思飲食。四肢少力。羌活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煎煮至六分濃度,然後去掉藥渣,溫和地服用。每日服用三次。
這是在治療產後風虛導致的勞損、身體疼痛、時常感到煩熱、沒有胃口、四肢感到疲弱的情況。這是羌活散的配方。
羌活(三分),赤箭(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白芷(半兩),芎藭(三分),白芍藥(半兩),羚羊角屑(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牛膝(半兩去苗),骨碎補(半兩),熟乾地黃(一兩),白茯苓(二分),黃耆(三分銼),桂心(半兩),細辛(半兩)
白話文:
川芎(三分),紅花(三分),防風(三分,去除蘆頭),白芷(半兩),川芎(三分),白芍藥(半兩),羚羊角粉(半兩),當歸(半兩,切片微炒),牛膝(半兩,去除嫩苗),骨碎補(半兩),乾地黃(一兩),茯苓(二分),黃耆(三分,切片),桂枝心(半兩),細辛(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產後風虛勞損。氣攻心腹。四肢疼痛。不思飲食。木香散方。
白話文:
治療產後風虛勞損、氣攻心腹、四肢疼痛、不思飲食的情況,使用「木香散」方。
所需藥材:先準備上等的藥材,然後將它們搗碎成為細末(散)。
每次服用量:每次取三錢。
用水煎煮:用中等大小的杯子加入一半的鮮生薑,然後加入一杯水。
煎煮至六分:將水煮沸後,繼續煮至水剩下六分。
過濾後飲用:將藥湯過濾,然後在任何時間內溫和地飲用。
木香(三分),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熟乾地黃(一兩),芎藭(三分),當歸(一兩銼微炒),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人參(三分去蘆頭),白茯苓(三分),黃耆(三分銼),白芍藥(三分),桂心(半兩),白朮(半兩),甘草〔二(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木香(三分) 附子(一兩,炮裂後去除外皮和臍部) 熟乾地黃(一兩) 芎藭(三分) 當歸(一兩,切碎,稍加炒製) 陳橘皮(三分,浸泡在湯水中,去除白色瓤瓣,烘烤) 人參(三分,去除蘆頭) 白茯苓(三分) 黃耆(三分,切碎) 白芍藥(三分) 桂心(半兩) 白朮(半兩) 炙甘草(一兩,切碎,微烤至微赤)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
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產後風虛。勞損羸瘦。四肢無力。不思飲食。人參散方。
白話文:
治療產後風虛、勞損虛弱、四肢乏力、不想進食的情況,有個人參散方。
使用以下藥材:將所有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散)。每次服用約三錢(約10公克)。
取中等大小的杯子一隻,加入生薑半分(約0.5公克),以及紅棗三顆。用火煮沸,再轉小火熬至剩下約六分(約30毫升),最後過濾掉薑和紅棗的渣。
將熬好的藥液趁熱溫和地服用即可。
人參(一兩去蘆頭),桂心(半兩),黃耆(一兩銼),熟乾地黃(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芎藭(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羚羊角屑(三分),五味子(半兩),白茯苓(半兩),白朮(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人參(一兩,去掉根鬚),桂心(半兩),黃耆(一兩,切碎),熟乾地黃(一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川芎(半兩),防風(半兩,去掉根鬚),羚羊角屑(三分),五味子(半兩),白茯苓(半兩),白朮(半兩),甘草(一分,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用豶豬腎一對。切去脂膜。生薑半分。棗三枚。先以水二大盞。
白話文:
以上所列藥材搗成碎末。每次服用時,用豬腎一對,切除脂肪膜。生薑半片,棗三枚。先用兩大碗水
煎至一盞。去滓。入藥末五錢。
煎至四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產後風虛勞損。四肢羸弱。心神虛煩。不能飲食。少得眠臥。柏子仁丸方。
白話文:
治療產後風虛勞損、四肢疲弱、心神虛煩、難以飲食、睡眠不夠的情況,有柏子仁丸這個方子。
【柏子仁丸配方與用法】:
- 將藥材煎煮到剩下一盞的量,然後過濾掉渣滓。加入五錢的藥粉。
- 將藥材再煎煮到剩下四分之一的量,過濾掉渣滓。在餐前溫熱服用。
柏子仁(一兩),熟乾地黃(一兩半),防風(三分去蘆頭),黃耆(三分銼),人參(三分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當歸(半兩銼微炒),續斷(三分),羚羊角屑(半兩),白茯苓(三分),澤蘭(一兩),桂心(半兩),芎藭(半兩),白朮(半兩),酸棗仁(三分微炒),紫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柏子仁(60公克) 乾燥熟地黃(90公克) 防風(18公克,去除蘆頭) 黃耆(18公克,銼碎) 人參(18公克,去除蘆頭) 麥門冬(90公克,去除心,焙製) 當歸(30公克,銼碎,略微炒過) 續斷(18公克) 羚羊角碎片(30公克) 白茯苓(18公克) 澤蘭(60公克) 桂心(30公克) 川芎(30公克) 白朮(30公克) 酸棗仁(18公克,略微炒過) 紫石英(60公克,研磨細,水飛處理) 附子(18公克,炮裂,去除皮和臍心) 甘草(6公克,炙烤至微紅,銼碎)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產後風虛勞損。體瘦乏弱。肢節疼痛。不欲飲食。黃耆丸方。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搗碎成粉末。放入研磨好的藥材中,攪拌均勻。加入煉過的蜂蜜,並搗製三、四百次。把藥粉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在空腹或晚餐前,用溫酒送服三十粒。
黃耆(一兩銼),赤箭(三分),熟乾地黃(一兩),羌活(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羚羊角屑(三分),五加皮(三分),白朮(三分),白茯苓(一兩),防風(半兩去蘆頭),當歸(半兩銼微炒),桂心(半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酸棗仁(半兩微炒),白蘚皮(半兩)
白話文:
黃耆(1 兩,切碎) 赤箭(0.3 兩) 熟地黃(1 兩) 羌活(0.3 兩) 人參(1 兩,去除蘆頭) 羚羊角粉(0.3 兩) 五加皮(0.3 兩) 白朮(0.3 兩) 白茯苓(1 兩) 防風(0.5 兩,去除蘆頭) 當歸(0.5 兩,切碎,微微炒) 桂心(0.5 兩) 附子(1 兩,炮製,去除外皮和臍帶) 酸棗仁(0.5 兩,微微炒) 白蘚皮(0.5 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產後風虛勞損。四肢疼痛。心神虛煩。不欲飲食。枸杞子丸方。
白話文:
治療產後風寒虛弱導致的疲倦勞損、四肢痠痛、心神虛弱、難以進食的問題,可以使用枸杞子丸。做法如下:取上等藥材,研磨成粉末,然後與煉製的蜂蜜混合,用杵頭搗碎至三五百次。製成的藥丸大小類似梧桐籽,不論什麼時間都可以服用,但需配合溫熱的酒,每次服用三十粒。
枸杞子〔二(一)兩〕,牛膝(一兩去苗),熟乾地黃(二兩),漏蘆(三分),當歸(三分銼微炒)酸棗仁(三分微炒),人參(一兩去蘆頭),防風(三分去蘆頭),羚羊角屑(三分),桂心(三分)白茯苓(一兩),黃耆(一兩銼),羌活(三分),麥門冬〔一兩(半)銼去心焙〕,五加皮(三分),白朮(三分),芎藭(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枸杞子:二兩半 牛膝:一兩,去除苗 乾熟地黃:二兩 漏蘆:三分 當歸:三分,切碎並略微炒過 酸棗仁:三分,略微炒過 人參:一兩,去除蘆頭 防風:三分,去除蘆頭 羚羊角屑:三分 桂心:三分 白茯苓:一兩 黃耆:一兩,切碎 羌活:三分 麥門冬:一兩半,切碎並去除心部,烘烤 五加皮:三分 白朮:三分 芎藭:三分 甘草:半兩,烘烤至微紅並切碎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荊芥湯下亦得。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煉製好的蜂蜜,再研磨三百到四百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服藥時間不限,每次用溫酒送服三十顆。也可以用荊芥湯送服。
治產後風虛勞損。腹內冷氣。腳膝無力。面色萎黃。飲食減少。日漸羸瘦。補益白薇丸方。
白話文:
【治療產後風寒、虛弱疲倦。腹部有冷氣、腳膝乏力。面色萎黃、飲食減少,逐漸消瘦。補益白薇丸方。】
白薇(一兩),木香(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桂心(半兩),澤蘭(半兩),牛膝(半兩去苗)熟乾地黃(一兩),牡丹(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芎藭(半兩),白朮(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白茯苓(三分),細辛(一兩),赤石脂(一兩),龍骨(一兩),禹餘糧〔一兩燒醋淬七(三)遍〕,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黃耆(一兩銼),續斷(半兩),吳茱萸(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 白薇:1 兩
- 木香:半兩
- 當歸:半兩,切成細末,微微炒過
- 桂心:半兩
- 澤蘭:半兩
- 牛膝:半兩,去掉嫩芽,用溫和的溫度烘乾
- 熟地黃:1 兩
- 牡丹皮:半兩
- 人參:半兩,去掉根鬚
- 芎藭:半兩
- 白朮:半兩
- 枳殼:半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掉內瓤
- 白茯苓:3 分
- 細辛:1 兩
- 赤石脂:1 兩
- 龍骨:1 兩
- 禹餘糧:1 兩,用醋炙燒 7 次(3 次)
- 附子:3 分,炮製後剝去外皮和臍部
- 黃耆:1 兩,切成細末
- 續斷:半兩
- 吳茱萸:1 分,用熱水浸泡 7 次,焙乾後微微炒過
- 厚朴:半兩,去掉粗皮,塗上薑汁炙烤至香味濃鬱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產後風虛勞損。腑臟乏弱。四肢羸瘦。不思飲食。牛膝丸方。
白話文:
上件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煉製蜂蜜,與粉末混合,再搗碎至五百至七百次。製成的丸子大小如同梧桐籽。每天在空腹時及晚餐前,用溫熱的酒服用三十顆丸子。
這是一個治療產後風寒、虛弱、勞累損傷、五臟不足、四肢消瘦、沒有食慾的方子。這個方子叫做「牛膝丸」。
牛膝(半兩去苗),柏子仁(一兩),白薇(半兩),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牡蠣(一兩燒為粉),乾薑(半兩炮裂銼),細辛(半兩),防風(半兩去蘆頭),川椒(三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澤蘭(三分),桂心(半兩),紫菀(半兩洗去苗土),黃耆(一兩銼),熟乾地黃(一兩),當歸(半兩銼微炒),五味子(半兩),萆薢(半兩銼),紫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茯苓(三分),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 牛膝(10克,去掉鬚根)
- 柏子仁(20克)
- 白薇(10克)
- 杜仲(6克,去掉粗皮,炙過至微黃,切碎)
- 牡蠣(20克,燒成粉末)
- 乾薑(10克,炮裂切碎)
- 細辛(10克)
- 防風(10克,去掉蘆頭)
- 川椒(6克,去掉尖端和閉口,炒過去除汗)
- 附子(6克,炮裂去皮和臍部)
- 澤蘭(6克)
- 桂心(10克)
- 紫菀(10克,洗掉鬚根和泥土)
- 黃耆(20克,切碎)
- 熟乾地黃(20克)
- 當歸(10克,切碎,炒過)
- 五味子(10克)
- 萆薢(10克,切碎)
- 紫石英(20克,研成細粉,水飛過)
- 甘草(10克,炙過至微紅,切碎)
- 白茯苓(6克)
- 厚朴(6克,去掉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產後風虛勞損。氣攻。臍腹疼痛。紫桂丸方。
白話文:
上件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煉製蜂蜜,與粉末混合後再搗三百到五百次。製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籽。每次服用時,於空腹或晚餐前半小時,以溫熱的酒送下三十顆。
這是一個治療產後風邪虛弱、勞累損傷、氣血不調、腹部或肚臍周圍疼痛的藥方,名為「紫桂丸」。
紫桂(一分半去皺皮),當歸(三分銼微炒),人參(三分去蘆頭),白朮(三分),木香(半兩),羌活(半兩),酸棗仁(三分微炒),熟乾地黃(一兩),柏子仁(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牡丹(一兩),白芍藥(半兩),羚羊角屑(半兩),白薇(半兩),細辛(一兩)
白話文:
- 紫桂(1.5錢,去除皺皮)
- 當歸(3錢,切碎,略微炒香)
- 人參(3錢,去除蘆頭)
- 白朮(3錢)
- 木香(半兩)
- 羌活(半兩)
- 酸棗仁(3錢,略微炒香)
- 熟乾地黃(1兩)
- 柏子仁(1兩)
- 乾薑(半兩,炮裂後切碎)
- 牡丹皮(1兩)
- 白芍藥(半兩)
- 羚羊角屑(半兩)
- 白薇(半兩)
- 細辛(1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產後風虛勞損。寒熱發歇。血脈虛竭。四肢羸弱。飲食無味。羌活方。
白話文:
上件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煉製蜂蜜,與粉末混合,再搗碎至三百至五百次。製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籽。不分時間,以溫熱的酒服用三十顆。
此方專治產後因風邪虛損導致的寒熱交替症狀、血液和脈搏虛弱現象、四肢疲弱無力、飲食無興趣等問題。這是羌活的配方。
白薇(三分),柏子仁(一兩),牡丹(三分),熟乾地黃(一兩),芎藭(半兩),羌活(半兩),當歸(三分銼微炒),黃耆〔半(三)分銼〕,人參(三分去蘆頭),桂(三分),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石斛(三分去根銼),白茯苓(一兩),白芍藥(半分),五味子(半兩),白朮(三分),甘草〔三(一)分炙微赤銼〕,肉蓯蓉(三分酒浸一宿銼去皺皮炙乾)
白話文:
白薇(6 克) 柏子仁 (30 克) 牡丹皮 (6 克) 熟乾地黃 (30 克) 川芎 (15 克) 羌活 (15 克) 當歸 (6 克,切碎後略炒) 黃耆 (10-15 克,切碎) 人參 (6 克,去蘆頭) 桂枝 (6 克) 附子 (6 克,炮製後去除外皮和小臍) 石斛 (6 克,去根後切碎) 白茯苓 (30 克) 白芍藥 (15 克) 五味子 (15 克) 白朮 (6 克) 甘草 (6 克,炙成微紅色後切碎) 肉蓯蓉 (6 克,用酒浸泡一夜後切碎,去除皺皮並炙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產後虛損。夾風勞氣。吃食減少。面色萎黃。腹內冷疼。四肢乏力。澤蘭丸方。
白話文:
治療產後虛弱,兼有風寒疲勞之氣,飲食減少,面色蒼白,腹部發冷疼痛,四肢無力的情況,有一個名為「澤蘭丸」的方子。
使用以下藥材:將這些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然後用煉製過的蜂蜜與其混合,再將混合物搗成約三百到五百次,形成大小如梧桐籽般的丸狀。在空腹時或晚餐前,用溫熱的酒吞服三十粒澤蘭丸。
澤蘭(二(一)兩),黃耆(二兩銼),白朮(二兩),柏子仁(二兩),赤石脂(二兩),白礬(一兩燒令汁盡),桂心(一兩),木香(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羌活(三分),白茯苓(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續斷(一兩),芎藭(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細辛(一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龍骨(一兩),藁本(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白話文:
澤蘭(210 公克) 黃耆 (200 公克,切碎) 白朮 (200 公克) 柏子仁 (200 公克) 赤石脂 (200 公克) 白礬 (100 公克,燒製成汁液) 桂心 (100 公克) 木香 (100 公克) 人參 (100 公克,去除根須) 羌活 (30 公克) 白茯苓 (100 公克) 附子 (100 公克,炮裂後去除皮和根) 續斷 (100 公克) 芎藭 (100 公克) 當歸 (100 公克,切碎後微炒) 細辛 (100 公克) 陳橘皮 (50 公克,用湯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再烘烤) 龍骨 (100 公克) 藁本 (50 公克) 乾薑 (50 公克,炮裂後切碎) 川椒 (100 公克,去除尖端和閉合的果實,微炒後去除水分) 厚朴 (200 公克,去除粗糙的表皮,塗抹生薑汁後烘烤至香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