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六 (17)
卷第三十六 (17)
1. 治耳風聾諸方。
夫足少陰腎之經。宗脈所聚。其氣通於耳。其經脈虛。風邪乘之。風入於耳之脈。使經氣否塞不宣。故為風聾。風隨氣脈行於頭腦。則聾而時頭痛。故謂風聾也。
治風虛耳聾。宜服磁石散方。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防風(三分去蘆頭),羌活(三分),黃耆(一兩銼),白芍藥(一兩),木通(三分銼),桂心(半兩),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以水一大盞。入羊腎一對。切去脂膜。用藥末四錢。同煎至四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風虛耳聾啾啾。黃耆散方。
黃耆[一(二)兩銼],當歸(二兩銼微炒),桂心(二兩),芎藭(二兩),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白朮(二兩),石菖蒲(一兩),蔓荊子(一兩),白蘚皮(二兩),白芍藥(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納羊腎一隻。去脂膜。切開。入生薑一分。同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溫服。
治風虛耳聾。頭腦旋悶。四肢不利。山茱萸散方。
山茱萸(一兩),薯蕷(一兩),菖蒲(一兩),土瓜根(一兩),甘菊花(一兩),木通(一兩銼),防風(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天雄(一兩半炮裂去皮臍),牛膝(一兩去心),沉香(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遠志(一兩去心),生乾地黃(一兩),蔓荊子(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又方。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一兩),五味子(一兩),木香(一兩),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空心以暖酒調服。夜臨臥時再服。
治風虛耳聾。由腎臟不足。風邪入於經絡。致四肢羸瘦。腰背強直。耳無所聞。蓯蓉丸方。
肉蓯蓉(二兩湯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山茱萸[二(三)分],石斛(三分去根銼),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石龍芮(三分),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菟絲子(三分酒浸三日曝乾別搗為末),巴戟(三分),鹿茸(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熟乾地黃(一兩),菖蒲(三分),天麻(三分),乾蠍(三分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以酒下三十丸。
治風虛。耳中悾悾鬧。便聾不聞人語聲。磁石浸酒方。
磁石(五兩搗碎水淘去赤汁),山茱萸〔一(二)兩〕,木通(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薯蕷(一兩),菖蒲(二兩),遠志(一兩去心),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蔓荊子(一兩),甘菊花(一兩),芎藭(一兩),細辛(一兩),肉桂(一兩去皴皮),熟乾地黃(三兩),乾薑(一兩炮裂銼),白茯苓(一兩)
白話文:
治耳風聾諸方
腎經脈氣與耳朵相通,若經脈虛弱,風邪乘虛而入,阻塞經氣,就會導致風聾。風邪沿著氣脈運行到頭部,則會耳聾伴隨頭痛,這就是風聾的成因。
治療風虛耳聾,可服用磁石散:
磁石(二兩,搗碎後用水淘洗去除紅色汁液)、防風(三分,去除蘆頭)、羌活(三分)、黃耆(一兩,切碎)、白芍藥(一兩)、木通(三分,切碎)、桂心(半兩)、人參(一兩,去除蘆頭)。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藥末,用水一大盞,加入一對羊腎(切除脂肪膜)一起煎煮至四分,去除藥渣,溫服,飯前服用。
治療風虛耳聾伴隨耳鳴,可服用黃耆散:
黃耆(一至二兩,切碎)、當歸(二兩,切碎,微炒)、桂心(二兩)、川芎(二兩)、杏仁(二兩,水泡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白朮(二兩)、石菖蒲(一兩)、蔓荊子(一兩)、白蘚皮(二兩)、白芍藥(二兩)。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大盞,加入一隻羊腎(去除脂肪膜,切開)、生薑一分一起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空腹溫服。
治療風虛耳聾,伴隨頭暈目眩、四肢乏力,可服用山茱萸散:
山茱萸(一兩)、薯蕷(一兩)、菖蒲(一兩)、土瓜根(一兩)、甘菊花(一兩)、木通(一兩,切碎)、防風(一兩,去除蘆頭)、赤茯苓(一兩)、天雄(一兩半,炮製後去除皮和臍)、牛膝(一兩,去除中心)、沉香(一兩)、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遠志(一兩,去除中心)、生乾地黃(一兩)、蔓荊子(一兩)。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大盞,加入生薑半分一起煎煮至五分,去除藥渣,飯前溫服。
另一方:
附子(一兩,炮製後去除皮和臍)、桂心(一兩)、五味子(一兩)、木香(一兩)、桃仁(一兩,水泡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白蒺藜(一兩,微炒去除刺)。將以上藥物搗碎,細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溫酒調服,睡前再服用一次。
治療風虛耳聾,因腎虛不足,風邪入侵經絡,導致四肢消瘦、腰背僵硬、耳聾,可服用蓯蓉丸:
肉蓯蓉(二兩,水泡一夜,刮去皺皮,炙乾)、山茱萸(二到三分)、石斛(三分,去除根,切碎)、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石龍芮(三分)、杜仲(三分,去除粗皮,炙烤至微黃,切碎)、附子(三分,炮製後去除皮和臍)、菟絲子(三分,酒浸三日後曬乾,另行搗碎成粉)、巴戟(三分)、鹿茸(一兩,去除毛,塗酥炙烤至微黃)、熟乾地黃(一兩)、菖蒲(三分)、天麻(三分)、乾蠍(三分,微炒)。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搗三百到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服用三十丸,用酒送服。
治療風虛,耳內嗡嗡作響,以致耳聾聽不見聲音,可服用磁石浸酒方:
磁石(五兩,搗碎後用水淘洗去除紅色汁液)、山茱萸(一到二兩)、木通(一兩)、防風(一兩,去除蘆頭)、薯蕷(一兩)、菖蒲(二兩)、遠志(一兩,去除中心)、天雄(一兩,炮製後去除皮和臍)、蔓荊子(一兩)、甘菊花(一兩)、川芎(一兩)、細辛(一兩)、肉桂(一兩,去除粗糙的皮)、熟乾地黃(三兩)、乾薑(一兩,炮製後切碎)、白茯苓(一兩)。將以上藥物切碎拌勻,用生絹布袋盛裝,用二斗酒浸泡七天後,每日酌量飲用,直至痊癒。
治療風虛耳聾,可服用羊腎羹:
黃耆(半兩,切碎)、羊腎(一隻,去除脂肪膜,切塊)、杜仲(半兩,去除粗皮,炙烤至微黃,切碎)、磁石(五兩,搗碎後用水淘洗去除紅色汁液,用棉布包裹懸掛煎煮,避免接觸鍋底)、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夜,刮去皺皮,炙乾)。將所有藥材用水三大盞煎煮,先煎磁石,取汁二大盞,去除磁石,再加入黃耆等藥材,文火慢煎,取汁一盞半,去除藥渣,加入羊腎和粳米一合,蔥白、薑、椒鹽、醋等,按照製作羹湯的方法烹製,空腹服用。磁石可以重複使用,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