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六 (15)
卷第三十六 (15)
1. 治唇口面皴諸方
夫唇口面皴者。為寒時觸冒風冷。冷折腠理。傷其皮膚。故令皴劈。經絡之氣。諸陽之會。皆在於面。其脈有環唇夾於口者。若血氣實者。雖勁風嚴寒。不能傷之。虛則腠理開。而受風邪。故得風冷而皴劈也。及冬時。以暖湯洗面。及向火外。假熱氣動於腠理。而觸風冷。亦令病皴也。
治脾熱唇焦枯。無潤澤。宜服生地黃煎方。
生地黃汁(半升),生天門冬汁(半升),葳蕤(二兩),細辛(一兩),甘草(一兩生銼),芎藭(一兩),白朮[一(二)兩)],生麥門冬(二兩去心),黃耆(一兩半)
上件藥。細銼。綿裹。酒浸一宿。以豬脂二斤。煎令藥色焦黃。綿濾去滓。納鍋中。後下地黃天門冬汁。熬令稠。瓷器中盛。每服。不計時候。含咽半匙。
治唇面皴。宜用此方。
蠟(半兩),羊脂(半兩),甲煎(一合),紫草(半分銼),硃砂(半兩細研)
上件藥。先將蠟於銅鍋中。微火煎稍溶。入羊脂。煎一沸。次下甲煎紫草硃砂等。更煎三兩沸。綿濾去滓。以竹筒貯之。候凝。任意使用。
治遠行唇口面皴方。
上用豬脂熟煎。以合器盛。每至夜間。常塗唇及面上。或於野宿睡臥。唇面不皴。
治冬月唇乾拆。血出方。
上用桃仁爛搗。以豬脂調塗於唇上效。
白話文:
嘴唇、口角和面部皮膚乾燥龜裂,是因為寒冷季節受寒風侵襲,寒邪阻塞皮膚毛孔,損傷皮膚,導致皮膚乾燥龜裂。面部經絡和陽氣匯聚之處,如果氣血充盈,即使嚴寒風暴也無法傷害;但如果虛弱,毛孔就會張開,受寒邪侵襲,就會因風寒而乾燥龜裂。冬天用溫水洗臉,或靠近火取暖,使皮膚毛孔張開後又受寒風吹襲,也會導致皮膚乾燥龜裂。
治療脾胃熱盛導致嘴唇乾燥焦枯、缺乏潤澤,可用生地黃煎劑:生地黃汁、生天門冬汁各半升,葳蕤二兩,細辛一兩,甘草一兩(生,切碎),川芎一兩,白朮一到二兩,生麥門冬二兩(去心),黃耆一兩半。將藥材切碎,用棉布包好,浸泡在酒中一夜,然後加入二斤豬油煎煮,直到藥色焦黃,過濾藥渣,倒入鍋中,加入生地黃汁和天門冬汁熬成膏狀,盛在瓷器中。每次服用不限時間,含服半匙。
治療嘴唇和面部乾燥龜裂,可用此方:蠟半兩,羊脂半兩,凡士林一合,紫草半兩(切碎),硃砂半兩(研磨細粉)。先將蠟放在銅鍋中用小火加熱溶化,加入羊脂煮沸,然後加入凡士林、紫草和硃砂,再煮沸三到兩次,過濾藥渣,用竹筒盛裝,待其凝固後使用。
治療長途旅行中嘴唇、口角和面部乾燥龜裂,可用熟豬油塗抹在嘴唇和面部。尤其是在野外露宿時,睡前塗抹,可防止嘴唇和面部乾燥龜裂。
治療冬天嘴唇乾燥裂開出血,可用搗爛的桃仁,加豬油調勻後塗抹在嘴唇上。
2. 治耳聾諸方
夫腎為足少陰之經。而藏精而氣通於耳。耳宗脈之所聚也。若精調和。則腎臟強盛。耳聞五音。若勞傷血氣。氣兼受風邪。損於腎臟。而精脫。精脫者則耳聾。然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有絡於耳者。其陰陽經氣。有相併時。並則有臟氣逆。名之為厥氣。搏入於耳之脈。則令聾。
其腎病精脫耳聾者。其候頰顴色黑。手少陽之脈。動而氣厥逆而耳聾者。其候耳內煇煇焞焞也。手太陽厥而聾者。其候聾而耳內氣滿也。
治耳聾燒腎散方。
磁石(一兩燒醋淬七遍細研水飛過),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巴戟(一兩),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用豬腎一隻。去筋膜。細切。蔥白薤白各一分。細切。入散藥一錢。鹽花一字。和攪令勻。以十重濕紙裹。於煻灰火內燒熟。空腹細嚼。酒解薄粥下之。十日效。
治耳聾疼痛。宜服此方。
干百合(二合)
上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水調下一錢。
又方。
雞屎白(二合淨擇熬令黃色),黑豆(半升炒令黃熟)
上件藥。以無灰酒三大盞。投於藥中。良久。濾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三二里。一服盡。厚衣取汗。其耳中如鼓聲勿怪。
治耳聾灌耳方。
鵝毛翎根筒(七莖),燈心(七莖),木通(一兩),地龍[二(三)條]
上件藥相和。燒為灰。細研。每用半錢。以生油調。傾入耳中。便用綿子塞耳。且側頭臥。良久。如此三度。
治耳聾立效。塞耳丸方。
松脂(半兩),杏仁(一分去皮尖),巴豆(半分去皮膜),椒目末(半兩),蔥汁(半合)
上件藥。都爛搗如膏。捻如棗核大。綿裹塞耳中。
又方。
桃仁(一分湯浸去皮),松脂(一分),椒目末(半分),巴豆(七枚去皮心)
上件藥。搗爛如膏。捻為棗核大。綿裹一丸塞耳中。三日一易之。
又方。
松脂(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大麻子仁(三分),薰陸香(三分),食鹽(三分)
上件藥。和搗如膏。丸如棗核大。納於耳中。日一度換之。
又方。
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熟),甜葶藶(一分隔紙炒令紫色),鹽末(一分)
上件藥。搗研令細。以少許豬脂合煎。丸如棗核大。以綿裹塞耳中。
又方。
鯉魚腦(四兩),防風(一分去蘆頭),菖蒲(一分),細辛(一分),附子(一分去皮臍生用),芎藭(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魚腦煎成膏。丸如棗核大。綿裹納耳中。日一易之。
又方。
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甜瓜子(一分),杏仁(一分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和搗令熟。綿裹如棗核大。塞耳中。日一換之。
又方。
生地黃(一兩半),杏仁(七枚湯浸去皮尖令黑),巴豆(二枚去皮心炒令紫色),印成鹽(一兩顆),頭髮(一雞子大燒灰)
白話文:
治療耳聾的各種方法
腎臟是足少陰經脈的所在,它儲藏精氣,並將氣通到耳朵。耳朵是所有脈絡匯聚的地方。如果精氣調和,腎臟就會強健,耳朵就能聽見各種聲音。但如果因為勞累損傷了血氣,又同時受到風邪侵襲,就會損害腎臟,導致精氣流失。精氣一旦流失,就會造成耳聾。此外,五臟六腑和十二經脈都有與耳朵相連的絡脈,它們的陰陽經氣有時會相互影響。當這些經氣相互影響時,就會產生臟腑之氣逆亂的情況,稱為厥氣。當厥氣衝入耳朵的脈絡時,就會導致耳聾。
因為腎虛精氣流失而導致的耳聾,症狀是臉頰顴骨部位的顏色會發黑。如果是手少陽經脈的氣逆亂而引起的耳聾,症狀是耳朵內部會有灼熱感。如果是手太陽經脈的氣逆亂而引起的耳聾,症狀是耳聾且耳朵內部感覺脹滿。
治療腎虛精脫型耳聾的燒腎散方
磁石(一兩,燒紅後用醋淬七次,研磨成細粉,用水淘洗過),附子(一兩,用火烤裂,去掉皮和臍),巴戟(一兩),川椒(一兩,去掉籽及未開口的,稍微炒過後去掉汗液)
將以上藥材搗成細末。每次取豬腎一隻,去掉筋膜,切成小塊。再將蔥白和薤白各取少許切碎,加入藥散一錢,鹽花少許,攪拌均勻。用十層濕紙包裹,放在灰燼中燒熟。在空腹時細嚼慢嚥,用酒或者稀粥送服。大約十天就會見效。
治療耳聾疼痛,應服用此方
乾百合(二合)
將以上藥材搗成細末。每次在飯後,用溫水沖服一錢。
另一種方法
雞屎白(二合,揀選乾淨的,熬至黃色),黑豆(半升,炒至熟透)
將以上藥材放入三盞無灰的酒中浸泡一段時間,然後濾去殘渣。將藥酒分三次溫服。每次服完後,就像走了二三里路一樣,然後蓋上厚被子取汗。此時耳朵裡如果聽到像鼓聲一樣的響聲,不必驚慌。
治療耳聾的灌耳方
鵝毛翎根部的空心管(七個),燈心草(七根),木通(一兩),地龍(二或三條)
將以上藥材混合,燒成灰,研成細末。每次取半錢,用生油調和,滴入耳中。然後用棉花塞住耳朵,側身躺下。過一段時間後,重複三次。
治療耳聾,效果迅速的塞耳丸方
松脂(半兩),杏仁(一分,去皮尖),巴豆(半分,去皮膜),椒目末(半兩),蔥汁(半合)
將以上藥材都搗爛成膏狀。捏成棗核大小,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
另一種方法
桃仁(一分,用熱水浸泡後去皮),松脂(一分),椒目末(半分),巴豆(七枚,去皮心)
將以上藥材搗爛成膏狀。捏成棗核大小,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每三天更換一次。
另一種方法
松脂(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大麻子仁(三分),薰陸香(三分),食鹽(三分)
將以上藥材混合搗成膏狀。捏成棗核大小,放入耳中。每天更換一次。
另一種方法
杏仁(一分,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取雙仁炒熟),甜葶藶(一分,隔紙炒至紫色),鹽末(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成細末。用少許豬油混合煎煮,捏成棗核大小,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
另一種方法
鯉魚腦(四兩),防風(一分,去蘆頭),菖蒲(一分),細辛(一分),附子(一分,去皮臍生用),芎藭(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成細末。用魚腦煎成膏狀,捏成棗核大小,用棉花包裹放入耳中。每天更換一次。
另一種方法
附子(一分,用火烤裂,去掉皮和臍),甜瓜子(一分),杏仁(一分,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取雙仁)
將以上藥材混合搗爛。用棉花包裹捏成棗核大小,塞入耳中。每天更換一次。
另一種方法
生地黃(一兩半),杏仁(七枚,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使之變黑),巴豆(二枚,去皮心,炒至紫色),印成鹽(一兩),頭髮(一雞蛋大小,燒成灰)
將以上藥材搗爛。用煉製的蜂蠟混合製成丸狀,大小如棗核,用針穿透。放入耳中。每天更換二三次。
另一種方法
雄黃(一分),硫黃(一分)
將以上藥材都研磨成粉末。用棉花包裹放入耳中,直到痊癒為止。
另一種方法
蝸牛子(一分),石膽(一分),鍾乳(一分)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細末。用瓷瓶盛放,用炭火燒至通紅。待冷卻後取出,研磨並加入少許冰片。每次用油引少許藥粉滴入耳中,都能治好。
另一種方法
烏驢乳(一合),皂莢(半條,磨成粉),蠟(一兩)
將以上藥材混合。在鍋中熔成膏狀,能夠搓成丸子時即可搓丸。捏成棗核大小,用針穿透。放入耳中一晚。第二天觀察,如果耳門中有東西掉出,立刻取出。再用一兩次即可痊癒。
另一種方法
巴豆(五枚,去皮),蠟(少許)
用蠟包裹巴豆,兩頭穿透。放入耳中。每天更換一次,即可痊癒。
治療耳聾並使耳朵通暢,應使用此方
人中白(一分),地龍(一條,曬乾的)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取少量小驢的尿液一合,調和。用瓷盒盛放,滴少許在耳中,立即見效。
治療耳聾,無不有效的方子
地龍(三條),鹽(少許)
將以上兩味藥材放入蔥葉中,使其自然化為水。用其滴入耳中。三五天即可痊癒。
另一種方法
韭菜子(一分,稍微炒一下),頭髮(一分,燒成灰),巴豆(半分,去心皮)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細末。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每三天更換一次。
另一種方法
蓖麻子(五十枚,去皮),大棗(五枚,去皮核)
將以上藥材搗爛,用人乳混合製成丸狀,大小如棗核。用棉花包裹放入耳中。每天更換一次,直到痊癒為止。
另一種方法
菖蒲(一寸),巴豆(一枚,去皮心)
將以上藥材混合搗爛。分成七個丸子。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每天更換一個丸子。
另一種方法
生螃蟹(一隻)
將其搗碎,擠出汁液。滴入耳中即可痊癒。
另一種方法
烏龜(一隻,洗乾淨)
將烏龜放在漆盤中飼養,蓋上過夜。等到有尿液時,取其滴入耳中,即可痊癒。
另一種方法
鯽魚膽(一枚),烏點脂(一分),生油(半兩)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放入蔞蔥管中。七天后取出。每次用少許滴入耳中,即可痊癒。
另一種方法
用鵝油一合,每次用少許滴入耳中即可痊癒。
另一種方法
牡荊子(一升,搗碎)
將以上藥材用五升酒浸泡七天,去渣。隨意飲用完。即使是耳聾三十年的人,也能痊癒。
另一種方法
用竹筒盛放鯉魚腦。蒸至融化,冷卻後滴入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