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六 (7)

1. 治重舌諸方

夫舌者心之候也。脾之脈起於足大趾。入連於舌本。心脾有熱。即熱氣隨脈衝於舌本。血脈脹起。變生如舌之狀。在於舌本之下。謂之重舌也。

治重舌口中涎出。水漿不收。牛黃散方。

牛黃(一分),龍腦(一分),硃砂(一分),太陰玄精(二兩)

上件藥。同細研為散。每度用藥半錢。先於重舌上。以鈹針。鈹破出血。用鹽湯漱口。然後摻藥於舌下。咽津。神驗。

又方。

用簸箕舌燒為灰。細研。以溫酒調下一錢。

又方。

用伏龍肝研如粉。以牛蒡汁調敷之。效。

又方。

用蛇蛻皮燒灰。研令細。以少許敷之。效。

治重舌滿口。半夏酒方。

上以半夏二十枚。水煮了。炮及熱。用好酒一升浸。密封頭。良久。取酒乘熱含之。冷即吐卻。又含熱者。以瘥為度。

治重舌口中涎出。宜服此方。

上取蒲黃敷舌上。良。

又方。

上取田中蜂房。燒灰細研。以好酒和。薄敷喉下。立愈。

又方。

驢乳(一升),豬乳(一升)

上二味相和。煎至半升。不計時候。服半匙。

又方。

上取赤小豆。搗羅為末。以醋和。塗舌上。

白話文:

治重舌諸方

舌頭是心的表徵。脾經從足大趾開始,連接到舌根。如果心脾有熱,熱氣就會循著經脈衝到舌根,造成血管腫脹,產生像重舌那樣的症狀,在舌根底下,這就是所謂的重舌。

治療重舌,口中流涎不止,水液無法收斂的,可用牛黃散:

牛黃一分、龍腦一分、硃砂一分、太陰玄精二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先用鈹針刺破重舌出血,用鹽水漱口,然後將藥粉敷在舌下,咽下唾液,效果神奇。

另一方:

將簸箕燒成灰,研磨成細粉,用溫酒調服一錢。

另一方:

將伏龍肝研磨成粉末,用牛蒡汁調和敷在患處,有效。

另一方:

將蛇蛻皮燒成灰,研磨成細粉,取少量敷在患處,有效。

治療重舌,滿口涎水的,可用半夏酒方:

取半夏二十枚,水煮熟,再用好酒一升浸泡,密封好,過一段時間後,取酒趁熱含在口中,涼了就吐掉,再含熱酒,直到痊癒。

治療重舌,口中流涎不止的,可用這個方子:

將蒲黃敷在舌頭上,效果很好。

另一方:

取蜂窩燒成灰,研磨成細粉,用好酒調和,薄薄地敷在喉嚨下方,立即見效。

另一方:

驢奶一升、豬奶一升,兩種奶混合,煎煮至半升,不拘時間,每次服用半匙。

另一方:

取赤小豆,搗碎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塗在舌頭上。

2. 治木舌諸方

夫脾脈絡於舌。舌者心之候。若臟腑壅滯。心脾積熱。邪熱之氣。隨脈上衝於舌本。則令舌腫脹。漸漸粗大。若不早療。滿塞口中。故謂之木舌。小兒尤多斯疾也。

治心脾熱毒。生木舌。腫澀妨悶。宜服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犀角屑(三分),射干(三分),川升麻(三分),玄參(二分),大青(三分),絡石(三分),木通(三分銼),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三(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脾壅熱。生木舌。腫脹。宜服玄參散方。

玄參(三分),川升麻(三分),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犀角屑(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三)錢。以水一大(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木舌熱腫。漸大滿口。宜含馬牙硝丸方。

馬牙硝(三分細研),鉛霜(半兩細研),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白礬(半分燒灰),大陰玄精(半兩),寒水石(半兩),麝香(半兩細研),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小彈子大。常含一丸咽津。

治熱毒攻心脾。致生木舌。腫痛。兼咽喉不利。射干散方。

射干(三分),漏蘆(三分),川升麻(三分),當歸(半兩),桂心(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木通(三分銼),馬藺子(三分微炒),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犀角屑(一兩半),黃芩(一兩半),漏蘆(一兩),川升麻(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羚羊角屑(一兩),木通(一兩半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上用鯉魚薄起作片子。貼於舌上。易之便消。

又方。

上取炲煤。以醋調塗舌上。常出涎沫。又塗之。以舌如故即止。

白話文:

治木舌諸方

脾經與舌頭相連,舌頭是心臟的反應指標。如果臟腑阻塞,心脾積熱,邪熱之氣沿著經脈衝到舌根,就會導致舌頭腫脹,漸漸變粗變大。如果不早治療,就會塞滿口腔,這就是所謂的木舌,小孩子尤其容易得這種病。

治心脾熱毒,生木舌,腫脹疼痛,呼吸不暢,宜服大黃散方。

藥方成分: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犀角屑(三分)、射干(三分)、川升麻(三分)、玄參(二分)、大青葉(三分)、絡石藤(三分)、木通(三分,切碎)、甘草(三分,炙微黃切碎)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煎至三分之一,去渣,不拘時辰,溫服。

治心脾壅熱,生木舌,腫脹,宜服玄參散方。

藥方成分:玄參(三分)、川升麻(三分)、川大黃(三分,切碎微炒)、甘草(半兩,炙微黃切碎)、犀角屑(三分)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或三錢),用一大碗(或半碗)水煎至五分之一,去渣,不拘時辰,溫服。

治木舌熱腫,漸漸腫大塞滿口腔,宜含馬牙硝丸方。

藥方成分:馬牙硝(三分,研細)、鉛霜(半兩,研細)、川大黃(半兩,切碎微炒)、白礬(半分,燒成灰)、大陰玄精(半兩)、寒水石(半兩)、麝香(半兩,研細)、甘草(一分,炙微黃切碎)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研磨均勻,用煉蜜和成丸子,如小彈子大小。

用法:經常含一丸在口中,咽下唾液。

治熱毒侵犯心脾,導致木舌,腫痛,並伴隨咽喉不適,宜服射干散方。

藥方成分:射干(三分)、漏蘆(三分)、川升麻(三分)、當歸(半兩)、桂枝(半兩)、川大黃(半兩,切碎微炒)、木通(三分,切碎)、馬藺子(三分,微炒)、甘草(三分,炙微黃切碎)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煎至五分之一,去渣,不拘時辰,溫服。

又一方:

藥方成分:犀角屑(一兩半)、黃芩(一兩半)、漏蘆(一兩)、川升麻(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羚羊角屑(一兩)、木通(一兩半,切碎)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煎至五分之一,去渣,不拘時辰,溫服。

又一方:

將鯉魚薄片貼在舌頭上,經常更換,可以使腫脹消退。

又一方:

用醋調和炲煤塗抹在舌頭上,不斷有唾液流出,繼續塗抹,直到舌頭恢復原狀即可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