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六 (3)

1. 治口舌生瘡諸方

又方。

黃芩(一分),五倍子(一分),蟾酥(半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每取一丸。含吐津。以瘥為度。

又方。

上取蝸牛。去殼細研。塗瘡上。有涎即吐之。不過三兩上驗。

又方。

上以黃柏含之瘥。

又方。

上以白礬。少許含之瘥。

又方。

上以石膽少許。含之瘥。

白話文:

另一個藥方。

黃芩(一份)、五倍子(一份)、蟾酥(半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像雞頭那麼大。每次取一丸含在口中,等它化成津液後吐掉,直到痊癒為止。

另一個藥方。

取活的蝸牛,去除外殼後仔細研磨,塗抹在瘡上。有口水產生就吐掉,塗個兩三次就會有效。

另一個藥方。

直接將黃柏含在口中,就能治好。

另一個藥方。

將少量白礬含在口中,就能治好。

另一個藥方。

將少量石膽含在口中,就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