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五 (11)
卷第三十五 (11)
1. 治屍咽喉癢痛諸方
夫屍咽者。謂人腹內屍蟲上蝕於喉咽。生瘡也。此皆陰陽不和。脾肺壅滯。風熱毒氣。在於臟腑。不能宣通。故令屍蟲動作。上蝕咽中。或痛或癢。如䘌之候者是也。
治屍咽喉。風熱毒氣。上攻咽中癢痛。宜含化金露丸方。
硃砂(一錢),白礬(一分生用),甘草(半兩搗羅為末),鉛霜(一錢),麝香(一錢),太陰玄精(一分),蛇蛻皮(三條全者去頭以皂莢水浸一復時濾出曝令乾炒令焦黃色)
上件藥。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皂莢子大。每於食後。及夜臥時。用薄綿裹一丸。含化咽津。
治屍咽喉。癢痛不利。硃砂丸方。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川升麻(一兩),雄黃(一兩細研),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鬼臼〔二(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射干(一兩),麝香(半兩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五丸。至七丸。
治屍咽喉癢痛。語聲不出。宜服此方。
乾薑(末一錢),酒(半盞),酥(一錢)
上件藥。一處調和。空腹溫過服之。
又方。
五倍子(半兩),黃柏(半兩銼),川升麻(三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射干(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小盞。煎至四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射干(一兩),薔薇根皮(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屍咽喉內痛。欲失聲者。宜服此方。
桂心(三兩),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蕪荑仁(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綿裹如杏仁大。含咽津。消盡更服。
治屍咽喉痛癢。如似得蠱毒方。
上常含生薑瘥。
又方。
上以青布裹麻黃。燒以竹筒引煙。熏咽喉中效。
白話文:
治屍咽喉癢痛諸方
古人認為屍咽是指腹內蟲子爬到喉嚨引起咽喉生瘡、疼痛或瘙癢的症狀,這都因陰陽失調、脾肺阻塞、風熱毒邪入侵臟腑,導致蟲子活動,上犯咽喉所致。
治療咽喉因風熱毒邪上攻引起的癢痛,可用金露丸:硃砂、白礬、甘草、鉛霜、麝香、太陰玄精、蛇蛻皮(需用皂莢水浸泡後曬乾炒焦)研磨均勻,用蜂蜜做成皂莢子大小的丸藥,飯後和睡前用棉花裹著含服,使其慢慢溶化,咽下唾液。
治療咽喉癢痛不適,可用硃砂丸:硃砂、川升麻、雄黃、杏仁(去皮尖,麩炒)、鬼臼、炙甘草、射干、麝香,研磨成末,加煉蜜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不限時間,每次服五到七丸,用粥送服。
治療咽喉癢痛,聲音嘶啞,可用此方:乾薑末、酒、酥,混合加熱後空腹服用。
另有以下幾方:五倍子、黃柏、川升麻、炙甘草、射干,研磨成粗末,每次服三錢,用水煎至四分服下;射干、薔薇根皮、炙甘草,研磨成粗末,每次服三錢,用水煎至六分服下;桂心、杏仁(去皮尖,麩炒)、蕪荑仁,研磨成末,用棉花裹成杏仁大小,含服,溶化後可重複服用。
治療咽喉內痛,將要失聲,可用此方:桂心、杏仁(去皮尖,麩炒)、蕪荑仁,研磨成末,用棉花裹成杏仁大小,含服,溶化後可重複服用。
治療咽喉痛癢,如同蠱毒,可常含生薑;或者用青布包裹麻黃,用竹筒引導煙熏咽喉。
2. 治馬喉痹諸方
夫馬喉痹者。謂熱毒之氣。結於喉間。腫連頰骨。微壯熱。煩滿而數吐氣。呼之為馬喉痹也。
治馬喉痹。頰面腫滿。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半兩),射干(三分),桔梗(三分去蘆頭),馬藺根(三分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川升麻(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入馬牙硝一錢。攪令勻。細細含咽。
治馬喉痹。頰腫咽痛。龍腦散方。
白龍腦(細研),牛黃(細研),犀角屑,羚羊角屑,馬牙硝(細研),玄參,沉香,硃砂(細研)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分),川升麻(半兩),硼砂(一錢細研)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入馬牙硝一錢。攪令勻。細細含咽。
治馬喉痹。喉中深腫連頰。壯熱。吐氣數者。宜服此方。
上以馬銜一具。以水三大盞。煎取一盞半。分為三服。
又方。
上以馬鞭草根一握。勿令見水。截去兩頭。搗絞取汁。服之。
又方。
上以氈中蒼耳子三七枚。燒灰。細研。以水調服之。
又方。
上以谷奴燒灰。以酒調服一錢。立效。
治馬喉痹。並毒氣壅塞方。
桔梗(三兩去蘆頭銼)
上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二服。
又方。
生薑(二斤取汁),蜜(三兩)
上件藥。以微火煎令得所。每服一合。日四五服。
又方。
上取馬藺根燒灰。細研。燒桑枝瀝汁。調下一錢。
白話文:
治馬喉痹諸方
馬喉痹是指熱毒之氣聚集在喉嚨,腫脹蔓延到臉頰骨,伴隨輕微發熱、胸悶,並頻頻吐氣的病症。
治馬喉痹,臉頰腫脹:犀角散方
將犀角屑半兩、射干三分、桔梗三分(去蘆頭)、馬藺根三分(切碎)、炙微赤的甘草半兩(切碎)、川升麻半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的水,加入七片竹葉,煎煮至六分,去渣,加入一錢馬牙硝,攪拌均勻,慢慢含服。
治馬喉痹,臉頰腫脹咽喉疼痛:龍腦散方
將細研的白龍腦、牛黃、犀角屑、羚羊角屑、馬牙硝、玄參、沉香、硃砂、炙微赤的甘草(以上各一分)、川升麻半兩、細研的硼砂一錢,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的水,加入七片竹葉,煎煮至六分,去渣,加入一錢馬牙硝,攪拌均勻,慢慢含服。
治馬喉痹,喉嚨深處腫脹蔓延到臉頰,發熱,頻頻吐氣:
用一個馬銜,加三大杯水煎煮至一杯半,分三次服用。
另一方:
取一把馬鞭草根,不要沾水,切去兩端,搗碎絞汁服用。
另一方:
取三十七枚蒼耳子(從氈子裡取出的),燒成灰,研磨細膩,用水調服。
另一方:
取谷奴燒成灰,用酒調服一錢,立即見效。
治馬喉痹,以及毒氣阻塞:
取桔梗三兩(去蘆頭,切碎),用三大杯水煎煮至一杯,去渣,不限時間,分溫熱兩次服用。
另一方:
取生薑二斤取汁,蜂蜜三兩,用小火煎煮至所需濃度。每次服用一合,每日四到五次。
另一方:
取馬藺根燒成灰,研磨細膩,用燒桑枝的汁液調服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