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五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五 (7)

1. 治咽喉卒腫痛諸方

夫咽喉卒腫痛者。由人臟腑充實。脾肺暴熱之所致也。或有服餌丹石。毒氣在臟。熏蒸上焦。而又多食炙爆熱酒。衝於脾肺。致胸膈壅滯。氣道否澀。熱毒之氣。不得宣通。故令咽喉卒腫痛也。

治咽喉卒腫痛。熱毒在胸膈。宜服馬藺根散方。

馬藺根(二兩),川升麻(一兩),射干(一兩半),犀角屑〔二(一)兩〕,玄參〔二(一)兩半〕木通(一兩銼),蘧麥(一兩),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卒腫痛。絡石散方。

絡石(半兩),細辛(一分),玄參(半兩),黃藥(三分),甘草(半兩生銼),赤芍藥(半兩),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內卒腫痛。龍腦散方。

龍腦(一分細研),硃砂(三分細研),犀角屑(三分),真珠末(半兩研),白藥〔二(三)分〕,馬牙硝(一兩細研),黃耆(半兩銼),甘草(半兩生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二錢。

又方。

牛蒡子(半兩微炒),川升麻(半兩),甘草(一分生銼),陳橘皮(一分湯浸去白瓤焙),白藥(半兩),川芒硝(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化赤餳汁和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以綿裹一丸。含咽津。

又方。

馬兜鈴根(一兩),甘草(一分生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上以商陸根。爛搗微炒。帛裹熨之。冷即易之。

白話文:

咽喉突然腫痛,是因為臟腑充實,脾肺積熱所致。也可能是服用丹石藥物,毒氣停留在臟腑,熏蒸上焦,又經常食用辛辣炙烤的食物和熱酒,衝擊脾肺,導致胸膈阻塞,氣道不通暢,熱毒之氣無法宣洩,所以造成咽喉突然腫痛。

治療咽喉突然腫痛,若熱毒在胸膈,可用馬藺根散:

馬藺根二兩、川升麻一兩、射干一兩半、犀角屑二兩(或一兩)、玄參二兩(或一兩半)、木通一兩(銼碎)、麥冬一兩、甘草半兩(生,銼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煎至六分,過濾藥渣,溫服,不限時間。

治療咽喉突然腫痛,可用絡石散:

絡石半兩、細辛一分、玄參半兩、黃芩三分、甘草半兩(生,銼碎)、赤芍藥半兩、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入二七片竹葉一起煎至六分,過濾藥渣,溫服,不限時間。

治療咽喉內部突然腫痛,可用龍腦散:

龍腦一分(細研)、硃砂三分(細研)、犀角屑三分、真珠末半兩(研磨)、白芷二分(或三分)、馬牙硝一兩(細研)、黃耆半兩(銼碎)、甘草半兩(生,銼碎)。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二錢,不限時間,用新鮮水調服。

另一方:

牛蒡子半兩(微炒)、川升麻半兩、甘草一分(生,銼碎)、陳橘皮一分(湯浸泡去除白色內瓤,烘乾)、白芷半兩、川芒硝三分。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赤豆沙(赤餳汁)和成丸藥,大小如雞頭,每次服一丸,用棉花包裹含服,使其藥汁在口中溶化。

另一方:

馬兜鈴根一兩、甘草一分(生,銼碎)。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煎至六分,過濾藥渣,溫服,不限時間。

另一方:

用商陸根搗爛,微炒,用布包裹熱敷,冷了就換新的。

2. 治咽喉疼痛諸方

夫咽喉者。氣之所通流。呼吸之道路。若風邪熱氣。搏於脾肺。則經絡痞澀不通利。邪熱攻衝。上焦壅滯。故令咽喉疼痛也。

治咽喉毒氣結塞疼痛。不下湯水。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沉香(一兩),木香(半兩),馬牙硝(一兩),雞舌香(一兩),薰陸香(半兩),川升麻(三分),射干(三分),甘草(半兩生銼),黃芩(半兩),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脾肺壅熱。咽喉疼痛。胸膈壅滯。心煩頰赤。四肢不利。宜服射干散方。

射干(二兩),川升麻(一兩),羚羊角屑(半兩),木香(半兩銼),赤芍藥(半兩),絡石(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地黃一分。煎至六分。去滓溫服。如人行五七里。再服。以利為度。

治咽喉疼痛。喘息急悶。馬兜鈴散方。

馬兜鈴(一兩),黃耆(一兩銼),甘草(半兩生用銼),玄參(一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絡石(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疼痛。四肢寒熱。痰涎壅滯。煩躁頭疼。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馬牙硝(一兩),白礬(一分),川升麻(三分),甘草(半兩生銼),桔梗(半兩去蘆頭),細辛(一分),石膏(一兩),前胡(三分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疼痛。含咽丸方。

黃藥,白藥,栝蔞根,牛蒡子,馬勃(以上各一兩),玄參(一兩半),砂糖〔半(三兩)〕,蜜(三兩)

上件藥。前六味搗羅為末。熬蜜並糖。和丸如彈丸大。不計時候。含一丸咽津。

治咽喉閉塞。胸膈熱毒所攻。疼痛。宜服此方。

射干,川升麻,川朴硝(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放溫。細細嚥之。以咽喉利為度。

治咽喉風熱。腫塞疼痛。宜服此方。

牛黃(一分),龍腦(一錢),石膏(一兩),馬牙硝(一兩),羚羊角屑(半兩),寒水石(半兩)

上件藥。都研如粉。每服不計時候。以新汲水。調下一錢。

白話文:

治咽喉疼痛諸方

咽喉是氣體流通、呼吸的通道。如果風邪熱氣侵犯脾肺,就會導致經絡阻塞不通,邪熱上攻,上焦壅塞,因此引起咽喉疼痛。

治咽喉毒氣阻塞疼痛,無法吞嚥湯水,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一兩、沉香一兩、木香半兩、馬牙硝一兩、雞舌香一兩、薰陸香半兩、川升麻三分、射干三分、甘草半兩(生,切碎)、黃芩半兩、麝香一分(研細)。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約150ml),加竹葉十四七片,煎煮至六分(約90ml),濾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脾肺壅熱,咽喉疼痛,胸膈阻塞,心煩臉紅,四肢無力,宜服射干散方:

射干二兩、川升麻一兩、羚羊角屑半兩、木香半兩(切碎)、赤芍藥半兩、絡石一兩、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150ml),加生地黃一分,煎煮至六分(約90ml),濾渣,溫服。服藥後行走五七里(約3-4.5公里)再服用,以通便為度。

治咽喉疼痛,呼吸急促胸悶,宜服馬兜鈴散方:

馬兜鈴一兩、黃耆一兩(切碎)、甘草半兩(生,切碎)、玄參一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去雙仁,麩炒至微黃)、絡石一兩。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150ml),煎煮至六分(約90ml),濾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咽喉疼痛,四肢寒熱,痰涎阻塞,煩躁頭痛,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馬牙硝一兩、白礬一分、川升麻三分、甘草半兩(生,切碎)、桔梗半兩(去蘆頭)、細辛一分、石膏一兩、前胡三分(去蘆頭)。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150ml),煎煮至六分(約90ml),濾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咽喉疼痛,宜服含咽丸方:

黃藥、白藥、栝蔞根、牛蒡子、馬勃(以上各一兩)、玄參一兩半、砂糖三兩、蜂蜜三兩。以上六味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蜂蜜和砂糖,和成彈丸大小的藥丸。不限時間,含一丸,咽下藥汁。

治咽喉閉塞,胸膈熱毒侵犯,疼痛,宜服此方:

射干、川升麻、川朴硝(以上各二兩)。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150ml),煎煮至六分(約90ml),濾渣,放溫,慢慢嚥下,以咽喉暢通為度。

治咽喉風熱,腫脹疼痛,宜服此方:

牛黃一分、龍腦一錢、石膏一兩、馬牙硝一兩、羚羊角屑半兩、寒水石半兩。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新汲水調服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