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五 (3)

1. 治咽喉腫痛諸方

夫咽喉者。為脾胃之候。氣所上下。脾胃有熱。則熱氣上衝。致咽喉腫痛。夫生腫痛者。皆挾熱所為也。若風毒結於喉間。其熱盛。則腫塞不通。而水漿不入。便能殺人。臟腑氣微。熱氣上衝。咽喉亦能腫痛。若不早治。即漸至閉塞也。

治咽喉腫痛結毒。氣衝其胸心。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犀角屑(一兩),羚羊角屑(一兩),赤芍藥(一兩),川升麻(二兩),梔子仁(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腫痛。熱毒氣在於胸心。及一切風熱。宜服絡石散方。

絡石(一兩半),木通[二(一)兩銼],川升麻(一兩),射干(一兩),犀角屑(一兩),玄參(一兩),梔子仁(半兩),桔梗(一兩半去蘆頭),赤芍藥(一兩),馬牙硝(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青竹茹一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腫痛。諸惡氣結塞。宜服五香散方。

沉香(一兩),木香(一兩),雞舌香(一兩),薰陸香(一兩),麝香(三分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麝香研令勻。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不計時候。溫服。

治咽喉腫痛。風熱上攻胸膈。心神煩熱。宜服鉛霜散方。

鉛霜(一分細研),磁藥(一兩細研),馬牙硝(一兩細研),龍腦(一分細研),羚羊角屑[二分(一兩)],黃耆(一兩銼),黃芩(二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冷水調下一錢。

治咽喉腫痛。熱毒在肺脾。上焦壅滯。心神煩悶。宜服含化升麻丸方。

川升麻(一分),川大黃(一分銼微炒),玄參(一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射干(一分),馬牙硝(三分),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蠟和丸。如杏核大。每服以綿裹一丸。含咽津。日五六服。

治咽喉腫痛。祛熱毒。利胸膈。地黃煎方。

生地黃(一斤研取汁),白蜜(五兩),馬牙硝(三兩細研)

上件藥。先將地黃汁蜜。入於石鍋內。慢火熬成膏。去卻火。次下馬牙硝。攪令勻。用瓷合盛。不計時候。抄一杏核大。含咽津。冷水調下亦得。

治咽喉腫痛。立效龍腦丸方。

龍腦(一分),白藥(一兩搗羅為末)

上件藥。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常含一丸咽津。

治咽喉腫痛。咽物不得方。

蛇蛻皮(一條燒令煙盡),馬勃(一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綿裹一錢。含咽津。

治咽喉卒腫。不下食方。

白話文:

治咽喉腫痛諸方

咽喉是脾胃的反應部位,氣息在此上下通行。脾胃有熱,熱氣就會往上衝,導致咽喉腫痛。所有生腫痛的,都是因為夾帶熱邪所致。如果風毒阻塞在喉嚨之間,熱邪很盛,就會腫脹阻塞不通,水也喝不下去,甚至會危及生命。臟腑氣虛,熱氣上衝,也會導致咽喉腫痛,如果不早治療,就會逐漸阻塞。

治咽喉腫痛,毒邪結聚,氣衝胸心,宜服桔梗散方:

桔梗(一兩,去蘆頭)、犀角屑(一兩)、羚羊角屑(一兩)、赤芍藥(一兩)、川升麻(二兩)、梔子仁(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約100毫升)煎至六分,濾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咽喉腫痛,熱毒氣滯於胸心,以及一切風熱,宜服絡石散方:

絡石(一兩半)、木通(二兩,銼碎)、川升麻(一兩)、射干(一兩)、犀角屑(一兩)、玄參(一兩)、梔子仁(半兩)、桔梗(一兩半,去蘆頭)、赤芍藥(一兩)、馬牙硝(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加入青竹茹一分煎至六分,濾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咽喉腫痛,諸多惡氣阻塞,宜服五香散方:

沉香(一兩)、木香(一兩)、雞舌香(一兩)、薰陸香(一兩)、麝香(三分,細研)。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加入麝香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中盞煎至六分,濾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咽喉腫痛,風熱上攻胸膈,心神煩熱,宜服鉛霜散方:

鉛霜(一分,細研)、磁石(一兩,細研)、馬牙硝(一兩,細研)、龍腦(一分,細研)、羚羊角屑(一兩,二分)、黃耆(一兩,銼碎)、黃芩(二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一錢,不拘時辰,用冷水調服。

治咽喉腫痛,熱毒在肺脾,上焦壅塞,心神煩悶,宜服含化升麻丸方:

川升麻(一分)、川大黃(一分,銼碎,微炒)、玄參(一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射干(一分)、馬牙硝(三分)、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煉蜜和蠟製成丸藥,如杏核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棉花包裹,含在口中,咽下唾液,每日服用五至六次。

治咽喉腫痛,祛熱毒,利胸膈,地黃煎方:

生地黃(一斤,研取汁液)、白蜜(五兩)、馬牙硝(三兩,細研)。

先將生地黃汁液與蜂蜜放入石鍋中,小火熬成膏狀,離火,再加入馬牙硝,攪拌均勻,盛入瓷器中保存。每次取如杏核大小的藥膏含服,或用冷水調服,不拘時辰。

治咽喉腫痛,立效龍腦丸方:

龍腦(一分)、白芷(一兩,搗碎,過篩成粉末)。

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用煉蜜製成丸藥,如雞頭實大小,經常含一丸在口中,咽下唾液。

治咽喉腫痛,吞咽困難:

蛇蛻皮(一條,燒至煙盡)、馬勃(一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棉花包裹一錢,含在口中,咽下唾液。

治咽喉突然腫脹,無法進食:

白頸地龍(十四枚)。

將白頸地龍搗爛,敷在喉嚨外,用布條綁好。

另一方:

取牛蒡子搗碎,用棉花包裹二錢,用熱水浸泡後,含在口中,咽下唾液,即可見效。

另一方:

取地龍一條,用鹽醃製使其溶解,取少量蜂蜜調勻服用。

另一方:

取鯇魚膽,滴入喉嚨中。如果喉嚨外側腫痛,可用魚膽塗抹患處,效果極佳。

另一方:

取馬牙硝細研,用竹筒吹入喉嚨中,即可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