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四 (16)
卷第三十四 (16)
1. 治齒黃黑諸方
夫齒者骨之所終。髓之所養。若腎氣虛。風邪冷氣。客於經絡。髓虛血弱。不能榮養。故骨枯燥無潤澤。令齒黃黑也。
治齒黃黑枯燥無光澤。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生乾地黃(一兩),川升麻(一兩半),藁本(半兩),露蜂房(半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用一錢。以綿裹。常含咽津。
治齒黃黑。龍花蕊散方。
龍花蕊(二兩出安南者),川升麻,郁李根(切),生乾地黃,地骨皮,白蒺藜,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以上各一兩),細辛(半兩),龍腦(半錢細研),麝香(半錢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欲貼時。先以柳枝淨揩齒。以新汲水漱口。更以鹽花。於齒齦內外揩之。有涎即吐卻。不要漱口。便取白薄紙。剪作片子。闊如薤葉。以水蘸紙。摻藥末少許。貼齒齦上。便閉口勿語。有藥汁咽之。
治齒黃黑令白淨。揩齒硃砂散方。
硃砂(一兩細研),海蛤(二兩細研),石膏(一兩),細辛,川升麻,防風(去蘆頭各二兩),寒水石(三兩),芎藭(一兩),檳榔〔三(二)兩〕,生乾地黃(二兩半)
上件藥。搗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日早晨。夜臨臥時。先以暖水漱口三五度。用藥揩齒。或以薄紙貼藥於齦上。便睡。不用漱口。甚佳。
又方。
鹽(四兩燒過),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都研成膏。每用揩齒甚佳。
又方。
上取桑根白皮。擘作片子。如指大。以醋浸三日。常用兩頭揩齒。甚效。
白話文:
治牙齒黃黑的方法
牙齒是骨骼的終點,由骨髓滋養。如果腎氣虛弱,風邪寒氣入侵經絡,骨髓空虛,血液衰弱,無法滋養牙齒,就會導致牙齒乾燥無光澤,呈現黃黑色。
治療牙齒黃黑乾燥無光澤:地骨皮散
藥材:地骨皮一兩、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生乾地黃一兩、川升麻一兩半、藁本半兩、露蜂房半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取一錢,用棉花包裹,含在口中,吞咽唾液。
治療牙齒黃黑:龍花蕊散
藥材:龍花蕊(二兩,產自安南者)、川升麻一兩、郁李根(切片)一兩、生乾地黃一兩、地骨皮一兩、白蒺藜一兩、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細辛半兩、龍腦半錢(研細)、麝香半錢(研細)。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充分混合均勻。每次使用前,先用柳枝清潔牙齒,用清水漱口,再用鹽擦拭牙齦內外,如有唾液則吐掉,不要漱口。然後取一小片薄白紙,大小如薤葉,用水沾濕,沾取少量藥粉,貼在牙齦上,閉口不說話,藥液自行吞咽。
治療牙齒黃黑,使其潔白:揩齒硃砂散
藥材:硃砂(一兩,研細)、海蛤(二兩,研細)、石膏一兩、細辛二兩、川升麻二兩、防風(去蘆頭)二兩、寒水石三兩、芎藭一兩、檳榔二兩、生乾地黃二兩半。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充分研磨混合均勻。每天早晨和睡前,先用溫水漱口三到五次,然後用藥粉刷牙,或用薄紙將藥粉貼在牙齦上,然後睡覺,不用漱口,效果極佳。
其他方法:
方法一:將鹽(四兩,燒過)和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磨成膏狀,用來刷牙,效果很好。
方法二:取桑樹根白皮,掰成指頭大小的片狀,用醋浸泡三天,用其兩端刷牙,效果顯著。
2. 治牙齒動搖諸方
夫手陽明支脈入於齒。足太陽之脈。又遍於齒。為骨之所終。髓之所養。若經脈虛。風邪乘之。血氣損少。不能榮潤。故令動搖也。
治齒根出露。搖動疼痛。宜含柳枝湯方。
柳枝(一握切),地骨皮,細辛,防風(去蘆頭),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蔓荊子(以上各一兩),鹽(半兩),生地黃(一升切)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用一兩。以水一大盞。酒一盞。同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就於患處良久。倦即吐之。含盡為度。日二。盡此一劑永瘥。
治風沖牙齒動搖方。
李根白皮(三兩),蒼耳子(三合)
上件藥。搗碎。分為五度用。每度用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冷吐之。
治牙齒動搖疼痛。芎藭散方。
芎藭,薏苡仁(各二兩),細辛,防風(去蘆頭),地骨皮,柳枝(銼各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用半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熱含吐之。
治牙齒動搖疼痛。齒齦宣露。吃物不得。宜用此方。
細辛〔一(二)兩〕,柳枝皮(四兩)
上件藥。細切。於鐺中炒令黃。納大豆一升。和柳枝皮更炒。候爆聲絕。於瓷器中盛。用好酒五升。浸經一宿。暖一大盞。熱含冷吐。以瘥為度。
治齒風動搖。捍齒牢牙方。
臘月豬脂(三兩),硃砂(一兩細研),青礬(一兩),綠礬(一兩),白礬(一兩燒令汁盡),馬牙硝(一兩),防風(去蘆頭一兩),細辛(一兩),蠟(二兩),松脂(二兩),黃耆(二兩炒),當歸(一兩),麻油(三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先煎油令沸。次下豬脂及蠟。次下藥末。煎三上三下止。每夜臥時。厚貼於患處。
治牙齒動搖。吃食不穩。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當歸(一兩),川升麻(半兩),寒水石(半兩),桂心(半兩),芎藭(半兩),黃藥(一兩),沉香(一兩),麝香(一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貼齒根。重者以綿裹含如彈子大。日二三丸。
治牙齒疼痛。搖動欲落。疳蟲膿血。臭氣黑惡。不能食。細辛散方。
細辛,莽草(微炙),曲頭棘針,垣衣(燒灰各一兩),鹽花(一兩半),蕎麥麵(三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釅醋和蕎麥麵。裹上件藥。以炭火燒令赤。又以醋淋。更燒如此三遍止。研令極細。每日將用揩齒。如根動搖。揩不得時。即以綿裹貼齒根上。咽津無妨。用十日後。齒牢。患十年者皆效。
治牙齒風毒動搖。宜用牢牙駐齒。五靈膏煎方。
五靈脂(半兩),松脂(一兩),黃蠟(一兩),黃丹(一分),蟾酥(少許)
上件藥。同於瓷器中。以慢火煎成膏。用白熟絹。上攤候冷。剪作片子。每夜貼於齦上。吐咽無妨。
治牙齒根搖動宣露。生肌胡桐淚散方。
白話文:
治牙齒動搖諸方
手陽明經脈和足太陽經脈都通達牙齒,牙齒是骨骼的終點,靠骨髓滋養。如果經脈虛弱,風邪入侵,氣血虧損,不能滋養牙齒,就會導致牙齒鬆動。
治齒根外露,搖動疼痛:柳枝湯方
柳枝(一把,切碎)、地骨皮、細辛、防風(去蘆頭)、杏仁(湯浸泡去皮尖雙仁)、蔓荊子(以上各一兩)、鹽(半兩)、生地黃(一升,切碎) 將藥材切碎混合均勻。每次取一兩藥材,用一大碗水和一大碗酒一起煎煮至一大碗,去渣,趁熱含在患處,直到感覺疲倦再吐出,含完為止。每日兩次,用完一劑即可痊癒。
治風邪導致牙齒鬆動:
李根白皮(三兩)、蒼耳子(三合) 將藥材搗碎,分成五份使用。每次取一份,用兩大碗水煎成一大碗,去渣,趁熱含漱,然後吐出。
治牙齒鬆動疼痛:芎藭散方
芎藭、薏苡仁(各二兩)、細辛、防風(去蘆頭)、地骨皮、柳枝(切碎,各一兩) 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取半兩藥粉,用兩大碗水煎成一大碗,去渣,趁熱含漱,然後吐出。
治牙齒鬆動疼痛,牙齦外露,無法正常進食:
細辛(一或二兩)、柳枝皮(四兩) 將藥材切碎,在鍋中炒至黃色,加入大豆一升,與柳枝皮一起繼續翻炒,直到爆裂聲消失。放入瓷器中,用五升好酒浸泡一夜。每次溫熱一大碗含漱,然後吐出,直到痊癒。
治齒風導致牙齒鬆動:捍齒牢牙方
臘月豬脂(三兩)、硃砂(一兩,研細)、青礬(一兩)、綠礬(一兩)、白礬(一兩,燒至汁液耗盡)、馬牙硝(一兩)、防風(去蘆頭,一兩)、細辛(一兩)、蜂蠟(二兩)、松脂(二兩)、黃耆(二兩,炒製)、當歸(一兩)、麻油(三兩) 將藥材搗碎研磨成粉。先將麻油煎沸,然後加入豬脂和蜂蠟,再加入藥粉,煎煮三次,每次煎煮時間相同。每晚睡前,將藥膏厚厚地敷在患處。
治牙齒鬆動,進食不穩: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一兩)、當歸(一兩)、川升麻(半兩)、寒水石(半兩)、桂心(半兩)、芎藭(半兩)、黃藥子(一兩)、沉香(一兩)、麝香(一分,研細) 將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敷貼在牙根處。症狀嚴重者,用棉花包裹藥粉,含在口中,如彈珠大小,每日服用二至三丸。
治牙齒疼痛,鬆動欲脫落,伴隨疳蟲膿血,臭氣難聞,無法進食:細辛散方
細辛、莽草(微炒)、曲頭棘針、垣衣(燒成灰,以上各一兩)、鹽花(一兩半)、蕎麥麵(三兩) 將藥材搗碎研磨成粉。用濃醋和蕎麥麵,包裹藥粉,用炭火燒至發紅,再用醋淋濕,重複三次。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天用藥粉擦拭牙齒,如果牙齒鬆動無法擦拭,則用棉花包裹藥粉敷貼在牙根處。吞咽藥物殘渣無妨。使用十天后,牙齒就會穩固,即使患病十年者也能見效。
治牙齒因風毒導致鬆動:牢牙駐齒五靈膏煎方
五靈脂(半兩)、松脂(一兩)、黃蠟(一兩)、黃丹(一分)、蟾酥(少許) 將藥材一起放入瓷器中,用小火煎成膏狀。用熟白絹布攤開藥膏,待其冷卻後剪成小片,每晚貼在牙齦上,吞咽藥物殘渣無妨。
治牙齒根鬆動外露:生肌胡桐淚散方
胡桐淚(一兩)、波斯鹽綠(一分)、石膽(半兩)、丁香(一兩)、生乾地黃(二兩) 將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每次取一指的藥粉,塗敷在牙根下方,療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