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四 (15)
卷第三十四 (15)
1. 治牙齒歷蠧諸方
夫牙齒者。骨之所養也。手陽明足太陽之脈。皆入於齒。風冷乘之。其經脈虛。則髓骨血損。不能榮潤於牙齒。故令齒黯黑。歷蠧也。
治牙齒歷蠧。齒根黯黑。獨活丸方。
獨活,防風(去蘆頭),芎藭,細辛,當歸,沉香,生乾地黃(各一兩),雞舌香,零陵香,川升麻,甘草(炙微赤銼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化了蠟。和丸如豇豆大。綿裹常含一丸。咽津。
治牙齒歷蠧黯黑。皂莢散方。
皂莢(一挺去皮炙令赤色),川升麻,白礬(燒灰),甘松香,細辛(洗去苗土各一分),槐白皮(半兩),鹽花(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散。以鹽揩齒後。用散半錢勻敷之。以瘥為度。
治牙齒歷蠧。穀精草散方。
穀精草(一兩燒灰),馬齒莧(半兩乾者),甜瓜蔓苗(半兩),川升麻(半兩),白礬(一分燒灰)乾漆(一分),豬牙皂莢(一兩),干蝦蟆(三兩燒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更入缽。細研令勻。每用半錢。敷於患處。有涎即吐卻。日三度用之。
治牙齒歷蠧色黑。宜用黃丹散方。
黃丹(半兩),白礬(一兩),川升麻(一分末),細辛(一分末),麝香(一錢細研)
上件藥。先研白礬黃丹令細。於生鐵銚子內。炒如火色。取出。於地上。用紙一重襯。以物蓋之出火毒。一宿後。入川升麻等三味。同細研為散。每用半錢。摻於患處效。
治牙齒歷蠧。齒根黯黑。川升麻揩齒散方。
川升麻(半兩),白附子(一分炮裂),密陀僧(一分),露蜂房(一分),槐枝灰(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別入地黃汁一合。拌令勻。每用揩齒神效。
又方。
胡桐淚(一兩),硃砂(半兩),麝香〔一兩(分)〕
上件藥。於乳缽內。同研為末。每用揩齒。不過三五度。光白。
又方。
硫黃(一分),白礬(一分)
上件藥相和。於銚子中。熬令黃煙盡為度。細研為散。每日早晨及夜臥時。貼少許揩齒。有涎即吐卻。後以暖水漱口。以瘥為度。
又方。
上燒腐棘。取瀝塗之。十遍後。以雄黃末貼之。即愈。
又方。
上以松節燒灰揩之。神效。
白話文:
牙齒是骨骼所滋養的,手陽明經和足太陽經都連接著牙齒。如果風寒入侵,經脈虛弱,就會損傷骨髓血液,無法滋養牙齒,導致牙齒顏色暗黑,出現蛀牙。
以下是一些治療牙齒蛀牙、牙根發黑的方法:
**獨活丸方:**獨活、防風(去蘆頭)、川芎、細辛、當歸、沉香、生乾地黃(各一兩)、雞舌香、零陵香、川升麻、炙甘草(各半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好的蠟混合,製成像豇豆大小的藥丸,用棉花包裹,含在口中,嚥下唾液。
**皂莢散方:**炙烤至赤色的皂莢(一挺,去皮)、川升麻、燒成灰的白礬、甘松香、洗淨的細辛(各一分)、槐白皮(半兩)、鹽花(半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鹽擦拭牙齒後,取半錢藥粉均勻塗抹,直到痊癒。
**穀精草散方:**燒成灰的穀精草(一兩)、乾馬齒莧(半兩)、甜瓜蔓苗(半兩)、川升麻(半兩)、燒成灰的白礬(一分)、乾漆(一分)、豬牙皂莢(一兩)、燒成灰的乾蟾蜍(三兩)。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用半錢敷在患處,如有唾液則吐出,一日三次。
**黃丹散方:**黃丹(半兩)、白礬(一兩)、川升麻末(一分)、細辛末(一分)、麝香粉(一錢)。先將白礬和黃丹研磨細膩,在生鐵鍋中炒至火紅色,取出放在地上,用紙墊著,蓋上東西散去火毒,一夜後,加入川升麻等三味藥,一起研磨成粉末,每次用半錢敷在患處。
**川升麻揩齒散方:**川升麻(半兩)、炮製的白附子(一分)、密陀僧(一分)、露蜂房(一分)、槐枝灰(半兩)。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生地黃汁一合拌勻,用來擦拭牙齒。
其他方法:
- 胡桐淚(一兩)、硃砂(半兩)、麝香(一分)。研磨成粉末,用來擦拭牙齒,三五次即可使牙齒潔白。
- 硫黃(一分)、白礬(一分)。混合後在鍋中熬製,直至黃煙消失,研磨成粉末,每天早晚少許擦拭牙齒,如有唾液則吐出,然後用溫水漱口,直到痊癒。
- 將燒焦的荊棘取其汁塗抹,十次後,再用雄黃粉敷上即可痊癒。
- 用燒成灰的松節擦拭牙齒,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