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四 (3)

1. 治牙疼諸方

治牙疼。草烏頭丸方。

草烏頭(半兩炮裂),躑躅花(二錢)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黃蠟消汁。和丸如綠豆大。綿裹一丸。於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附子(半兩生用),馬夜眼(一枚炙令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糯米飯和丸。如綠豆大。綿裹一丸。於痛處咬之。有涎吐卻。

治牙疼。烏頭丸方。

川烏頭(一分生用),附子(一分生用)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麵糊和丸。如小豆大。以綿裹一丸。於痛處咬之。以瘥為度。

又方。

蟾酥(一字湯浸研),麝香(一字)

上件藥。和研為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以綿裹於痛處咬之。有涎即吐卻。

又方。

阿魏,臭豆(各一分)

上件藥。同研如粉。以麵糊和丸。如綠豆大。每用一丸。綿裹隨患處左右。插在耳門內。立效。

又方。

上以巴豆一粒。煨至黃熟。去殼。用蒜一瓣。切一頭作蓋。剜去中心。可按巴豆在內。以蓋子合之。用新綿裹。隨患處左右塞耳中。

又方。

上以蘿蔔子二七粒。去赤皮。細研。以人乳和。左邊牙痛。即於右鼻中點少許。如右邊牙疼。即於左鼻中點之。立效。

白話文:

治療牙痛的各種藥方

第一種藥方:草烏頭丸

使用草烏頭(半兩,炮製過使其裂開)、躑躅花(二錢)。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融化的黃蠟汁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棉花包裹一丸,放在疼痛處咬住。如果有口水產生就吐掉。 另外還可以用附子(半兩,生用)、馬夜眼(一枚,烤乾)。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糯米飯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棉花包裹一丸,放在疼痛處咬住。如果有口水產生就吐掉。

第二種藥方:烏頭丸

使用川烏頭(一分,生用)、附子(一分,生用)。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麵糊混合,製成小豆大小的藥丸。用棉花包裹一丸,放在疼痛處咬住,直到疼痛緩解為止。

第三種藥方

使用蟾酥(一字,用熱水浸泡研磨)、麝香(一字)。

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丸,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一丸,用棉花包裹放在疼痛處咬住,如果有口水產生就吐掉。

第四種藥方

使用阿魏、臭豆(各一分)。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粉末,用麵糊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用一丸,用棉花包裹,根據患處位置,塞入左右耳門內,效果迅速。

第五種藥方

將巴豆一粒,用火煨烤至黃熟,去殼。取一瓣蒜,切開一頭當作蓋子,挖去中心,將巴豆放入,用蒜頭蓋子蓋好,再用新棉花包裹,根據患處位置,塞入左右耳中。

第六種藥方

將蘿蔔子十四粒(二七粒),去掉紅皮,仔細研磨成粉末,用人乳混合。如果是左邊牙痛,就將少許藥粉點在右鼻孔中;如果是右邊牙痛,就將藥粉點在左鼻孔中,效果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