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 (22)
卷第四 (22)
1. 補心益智及治健忘諸方
夫心者,精神之本,意智之根,常欲清虛,不欲昏昧,昏昧則氣濁,氣濁則神亂,心神亂則血脈不榮,氣血俱虛,精神離散,恆多憂慮,耳目不聰,故令心智不利而健忘也。
補心虛,治健忘,久服聰明益智,茯神散方。
茯神(三分),熟乾地黃(一兩),人參(三分去蘆頭),龍骨(三分),菖蒲(三分),遠志(半兩去心),天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一(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孔子大聖智補心虛健忘助神枕中方。
龜甲(塗酥炙令黃),龍骨,遠志,菖蒲(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一錢。
補心定志,益智明目,遠志散方。
遠志(一兩去心),人參(一兩去蘆頭),菖蒲(一兩),白茯苓〔一(三)分〕,決明子(三分),薯蕷(三分),桂心(半兩),熟乾地黃〔二(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一錢。
補心益智,安神強記,薯蕷丸方。,薯蕷(一兩),牛膝(一兩去心),遠志(三分去心),人參(一兩去蘆頭),桔梗(三分去蘆頭)天門冬(三分去心焙),菖蒲(三分),桂心(三分),白茯苓(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枸杞子(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補心益智,治健忘,除虛損,菖蒲丸方。
菖蒲(一兩),杜仲(三分去粗皮炙微黃銼),熟乾地黃(一兩),白茯苓(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丹參(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柏子仁(三分),百部(三分),遠志(三分去心)五味子(三分),薯蕷(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焙),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溫粥飲下二十丸。
補心益智,強記助神,令身體光潤,人參丸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赤石脂(一兩),杜仲(一兩去粗皮炙令微黃銼),遠志(一兩去心),黃耆(三分銼),白茯苓(二分),菖蒲(一兩),桂心(三分),柏子仁(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以溫粥下二十丸。
補心虛,治健忘,令耳目聰明,宜服此方。
菖蒲(二兩),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如粉),人參(一兩去蘆頭),茯神(二兩),薯蕷(二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焙),遠志(一兩去心),熟乾地黃(二兩),赤石脂(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搗三、二百杵,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又方
丁酉日,取遠志一分,著衣中,常帶,令人不忘。
白話文:
心是精神的根本,也是智慧的源頭,應該保持清淨虛靈,避免昏沉迷亂。昏沉則氣機阻塞,氣機阻塞則精神紊亂,心神紊亂則氣血運行不暢,導致氣血兩虛,精神渙散,經常憂慮,耳目失聰,因此影響心智,造成健忘。
以下是一些補益心氣、改善健忘、增強智慧的藥方:
茯神散方: 用茯神、熟地黃、人參、龍骨、菖蒲、遠志、天門冬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加三枚大棗,煎至原量的六分,去渣,飯前溫服。
孔子大聖智補心虛健忘助神枕中方: 用龜甲(塗酥炙黃)、龍骨、遠志、菖蒲等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飯前用溫酒送服。
遠志散方: 用遠志、人參、菖蒲、白茯苓、決明子、薯蕷、桂心、熟地黃等藥材研磨成細粉。飯前用溫粥送服一錢。
薯蕷丸方: 用薯蕷、牛膝、遠志、人參、桔梗、天門冬、菖蒲、桂心、白茯苓、附子、枸杞子等藥材研磨成粉末,加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或晚飯前用溫酒送服。
菖蒲丸方: 用菖蒲、杜仲、熟地黃、白茯苓、人參、丹參、防風、柏子仁、百部、遠志、五味子、薯蕷、麥門冬、桂心等藥材研磨成粉末,加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前用溫粥送服二十丸。
人參丸方: 用人參、赤石脂、杜仲、遠志、黃耆、白茯苓、菖蒲、桂心、柏子仁等藥材研磨成粉末,加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前用溫粥送服二十丸。
補心虛、治健忘、令耳目聰明方: 用菖蒲、磁石、人參、茯神、薯蕷、麥門冬、遠志、熟地黃、赤石脂等藥材研磨成粉末,加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前用溫酒送服二十丸。
其他藥方:
- 丁酉日,將一分遠志放在衣服裡隨身攜帶,可以防止健忘。
- 甲子日,取一寸九節菖蒲,研磨成粉末,飯前用溫酒送服一錢。
- 用七月七日採摘的麻勃和人參研磨成粉末,蒸煮後,睡前用溫粥送服一錢。
- 戊子日,取二十七寸的東引桃枝放在枕頭裡枕着,可以防止健忘。
- 五月五日日出前,取三寸東引桃枝刻成木人,放在衣服裡隨身攜帶,可以防止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