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三 (1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三 (13)

1. 治眼生花翳諸方

夫花翳初發之時。眼中發歇疼痛。淚出。赤澀。睛上忽生白翳。如棗花。砌魚鱗相似。此為肝肺積熱。臟腑壅實。而生此疾。宜速治療。不爾失明。遂有所損也。

治眼生白翳。點點如花。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桑根白皮(一兩銼),黃連(一兩去須),決明子(一兩),黃芩(一兩),甘菊(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生花翳不退。宜服黃芩散方。

黃芩,木通(銼),黃連(去須),羚羊角屑(各一兩),犀角屑(半兩),地膚子(三分),葳蕤(三分),甘草(三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生花翳。宜服蕤仁散方。

蕤仁(三分),決明子(三分),黃連(一兩去須),柴胡(一兩去苗),葳蕤(一兩),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黃耆(一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

治眼生花翳侵睛。嚮明不得。宜點馬牙硝散方。

馬牙硝(半兩),黃連末(一兩),硇砂(半分),蘆薈末(一分),真珠末(一分),龍腦(半分)

上件藥。同研如粉。每以銅箸取如麻子大。點之。

治眼生花翳。龍腦散方。

龍腦(一錢),川朴硝(半兩)

上件藥。同研如粉。每以銅箸。取如大豆大。點之。

治眼生花翳。宜點朴硝散方。

川朴硝(半兩炒熟),硃砂(一分細研水飛過),龍腦(半錢細研),烏賊魚骨(半兩細研),黃柏(一兩),黃連(一兩去須)

上件藥。先取黃柏黃連杵碎。以三盞水。煎取濃汁一盞。去滓。於日中煎令乾。然後以諸藥相和。細研如面。每以銅箸。取如綠豆大。點之。

治眼生花翳。澀痛。宜點龍腦膏方。

龍腦(半錢),麝香(半錢),膩粉(二錢),黃連末(半兩),蕤仁(一兩湯浸去赤皮細研),井鹽(一錢細研)

上件藥。細研。先以野駝脂二兩。於瓷碗內。煨合消濾過。以前藥合研如膏。每以銅箸。取米粒大點之。

又方。

上取貝齒一兩。燒灰。研如粉。每取少許。點翳上。

又方。

書中白魚七枚。研令細。每取少許。點於翳上。

又方。

楮白皮。不限多少。曝乾。合作一繩子。如釵股燒作灰。待冷。細研。每取少許。點於翳上。日三五度。漸漸消退。

又方。

蘭香子(一兩)

搗羅為末。更研令細。每取如米大。點於眥頭。

又方。

景天草搗絞取汁。日三五度點之。

又方。

人自落牙齒。燒灰。細研如粉。每取少許。點於眥頭。

白話文:

治眼生花翳諸方

眼睛初發花翳時,會感到眼部時好時壞地疼痛,流淚,眼睛紅腫澀痛,眼球上突然長出白色翳膜,像棗花或魚鱗一樣。這是由於肝肺積熱,臟腑阻塞不通,才會導致這種疾病。應該及時治療,否則會導致失明或其他損害。

治療眼睛長白翳,點點狀如花朵,宜服用羚羊角散:

羚羊角屑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桑根白皮一兩(銼)、黃連一兩(去須)、決明子一兩、黃芩一兩、甘菊一兩、炙甘草半兩(微炙銼碎)。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約150毫升),煎至六分(約90毫升),去渣服用,飯後溫服。

治療眼睛長花翳久治不愈,宜服用黃芩散:

黃芩、木通(銼)、黃連(去須)、羚羊角屑、犀角屑(半兩)、地膚子(三分)、葳蕤(三分)、炙甘草(三分,微炙銼碎),各一兩。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加竹葉七片,煎至六分,去渣服用,飯後溫服。

治療眼睛長花翳,宜服用蕤仁散:

蕤仁(三分)、決明子(三分)、黃連一兩(去須)、柴胡一兩(去苗)、葳蕤一兩、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黃耆一兩(銼)、炙甘草半兩(微炙銼碎)。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渣服用,飯後溫服。

治療眼睛長花翳侵犯瞳孔,影響視力,宜點用馬牙硝散:

馬牙硝半兩、黃連末一兩、硇砂半分、蘆薈末一分、真珠末一分、龍腦半分。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用銅筷子取如麻子大小,點於患處。

治療眼睛長花翳,可使用龍腦散:

龍腦一錢、川朴硝半兩。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用銅筷子取如大豆大小,點於患處。

治療眼睛長花翳,可點用朴硝散:

川朴硝半兩(炒熟)、硃砂一分(細研水飛過)、龍腦半錢(細研)、烏賊魚骨半兩(細研)、黃柏一兩、黃連一兩(去須)。先將黃柏、黃連搗碎,用三盞水煎取一盞濃汁,去渣,在陽光下煎乾。然後與其他藥材混合,研磨成細粉。每次用銅筷子取如綠豆大小,點於患處。

治療眼睛長花翳,伴有澀痛,宜點用龍腦膏:

龍腦半錢、麝香半錢、膩粉二錢、黃連末半兩、蕤仁一兩(湯浸去紅皮,細研)、井鹽一錢(細研)。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再用野駝脂二兩,在瓷碗中煨化過濾,與藥粉混合研磨成膏狀。每次用銅筷子取米粒大小,點於患處。

其他方劑:

  • 將貝殼齒一兩燒成灰,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少量點於翳膜上。
  • 將白魚七枚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少量點於翳膜上。
  • 將楮樹白皮曬乾,作成繩子粗細,燒成灰,待冷卻後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少量點於翳膜上,每日三到五次,逐漸消退。
  • 將蘭香子一兩搗碎過篩研磨成細粉,每次取米粒大小,點於眼角。
  • 將景天草搗碎取汁,每日三到五次點於患處。
  • 將人掉落的牙齒燒成灰,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少量點於眼角。
  • 將烏賊魚骨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少量,每日三到五次點於患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