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三 (1)
卷第三十三 (1)
1. 卷第三十三
2. 眼內障論
夫一身之有雙眸,若層霄之有兩曜,雖浮雲暫起,不妨臨照之功,而纖翳或生,便失毫釐之鑑。所以璧瑕珠類,必傷希代之珠,神水華池,須固養身之道。故眼通五臟,氣貫五輪。肺管白睛,白應庚辛之位;腎關黑水,黑屬壬癸之方;血應丙丁,肉輪戊己;眼歸甲乙,木乃應肝。
心氣通而肝氣和,眼無其疾;心氣滯而肝氣乏,目減其光。養氣存神,安心惜視。體既繼於父母,氣悉受於陰陽,其間或處胎中,或乃生下,自幼及長,厥狀多般。受疾者莫曉患由,專醫者須窮病本。若能審細,無不痊除。凡病眼不痛不癢,端然漸漸昏暗,遂至失明。眼狀雖如尋常,
瞳仁中潛生障翳,作青白色,漸不辨人物,微見三光,名曰內障也。多從一眼先患,久後相牽,俱成此狀。若不預服湯丸除其根本,不下為翳,在內肉脈相連雙損故也。此皆熱風沖腦,腦脂流下灌睛,亦有黑水凝結而作障也。若忽然而暗,經三五十日翳成者,則是腦脂流下所致。
若三五百日之內,漸漸䀮䀮者,即是黑水凝結所成。才覺急須療治,駐其疾勢,不爾昏昧,障翳內成,非草石療之見功,唯金針撥之乃效。又曰內障之眼,凝滑數種,異象多般,有浮有沉,或滑或澀,或形如皓雪,或狀似清冰,或散若梨花,或半分片月。風撮明竅,熱攻翳開,
缺角無垣,斜喎有異。或翳嫩難見,或翳老黏睛。向陽色之不通,背日閃之不動。更有蒼黃非等,灰色殊形。如斯異同,窮論莫盡。其中亦有不可治者。初患之時,腦痛眼疼。又有雖不痛疼,霍之不動者,名曰死翳。其翳作黃赤色,不可治也。又有翳狀或作破散,或深或淺,
中心垂布濃厚者,亦不可治也。凡學針開,然須審細,辨其證候,明其淺深。脫或不曉病源,未達機要,妄行針藥,遂致損傷,深可戒也。儻或盡窮旨趣,洞別纖微,如啟蚌以呈珠,似撥雲而見日,則龍上之功,於茲可得矣。
白話文:
眼內障論
人體雙眼如同天上的日月,即使偶有雲彩遮擋,也不影響其照耀的功能。但如果眼內生了細微的翳障,就會影響視力。就像美玉有了瑕疵,珍貴的珍珠有了裂紋,都會損其價值一樣。所以,要保養好眼睛,就必須注重養生之道。
眼睛與五臟相通,氣息貫通五輪。肺主宰白眼球,白眼球屬金,與庚辛二位(五行屬金)相應;腎主宰黑眼球,黑眼球屬水,與壬癸二位(五行屬水)相應;血與丙丁二位(五行屬火)相應;肌肉與戊己二位(五行屬土)相應;眼睛歸屬於甲乙二位(五行屬木),木又應肝。
心氣通暢,肝氣平和,眼睛就不會生病;心氣鬱滯,肝氣不足,眼睛的光芒就會減弱。因此,要保養元氣,保持精神安定,愛惜眼睛。人體稟賦來自父母,氣息則受陰陽的影響。從胎兒時期到出生成長,致病的原因有很多,患病者常常不知道病因,醫生必須深入探究病根。如果能仔細審察,就能痊癒。
有些眼疾初期不痛不癢,只是逐漸昏暗,直至失明,眼睛外觀看似正常,瞳孔中卻潛藏著青白色翳障,逐漸看不清人或物,只能勉強看見一點光亮,這就是內障。通常是一隻眼睛先發病,久而久之,另一隻眼睛也會受影響。如果不及時服用湯藥或丸藥去除病根,翳障就會深入內部,影響肉脈,造成雙眼受損。這多是因熱風衝擊腦部,腦脂流下侵入眼球所致,也可能是黑水凝結形成翳障。
如果眼睛突然變暗,三五十天內翳障形成,則是腦脂流下所致;如果三五百天內逐漸變暗,則是黑水凝結所致。一旦發現,就要立即治療,阻止病情發展,否則昏暗加重,翳障形成後,單憑草藥是無法見效的,只有用金針撥開才能奏效。
內障的形態有很多種,有的浮在表面,有的沉在深處;有的光滑,有的粗澀;有的像潔白的雪花,有的像清澈的冰塊;有的像散落的梨花,有的像半輪明月;風可以吹開明竅,熱則可以攻開翳障。
翳障的形狀可能缺角、不完整、斜歪,或嫩薄難見,或年久粘連;有的向著陽光看不清,背著陽光卻能看見;顏色也各有不同,有蒼黃、灰色等等。形狀和顏色千差萬別,難以一一窮盡。其中也有一些不可治愈的病例。
初期患病時,會伴有頭痛眼痛,有些患者雖然不痛不癢,但卻無法活動眼球,這種稱為死翳,翳障呈黃赤色,不可治愈。還有,翳障的形狀可能是破裂散開的,深淺不一,中心垂掛著濃厚翳障的,也是不可治愈的。
學習針灸治療內障,必須仔細審察,辨別症狀,明確翳障的深淺。如果不懂病因,不明白治療的關鍵,胡亂用針藥,反而會造成損傷,需謹慎小心。如果能徹底了解病理,精細分辨,如同開啟蚌殼見到珍珠,撥開雲霧見到太陽一樣,就能取得治療的成功。
3. 開內障眼論
凡內障之眼,形候甚多,好惡非一。有冰,有澀,有滑,有散。冰者撥之不下;滑者閉之不牢;澀者收之稍遲;散者刮之難聚。如此之類,各有浮沉,鑑辨者絕稀,造次者尤甚。偶逢有效,以為功能;忽若不痊,便言分命。是以學者,必須洞明形狀,細察根源,窮其是非,固不容易。
翳狀不少,受病多端,或浮或沉,或老或嫩。用針輕重、粗細測量,宜淺宜深,宜遲宜疾。患人或冷或熱,或實或虛。若熱多者,先宜服涼藥,令熱毒消除,然始開之。不爾,恐氣開吐逆。若有風虛者,先宜以祛風鎮心之藥,候四體平和,方始下針。不爾,暈悶驚悸。切在臨時消息。
隨其虛實所宜也。又性熱者,腦脂流下,其翳易老;性冷者,其翳難老。老障者可用小針;嫩薄者須用大針。障浮者,去烏珠近下針之;障沉者,須遠下針。翳若沉,下針近撥之,則其翳不牢;翳若浮,下針遠撥之,則翳多破。若婦人有妊娠及新產後有斯疾者,未宜針。
直候體力安平,方可開之。不爾,則必有所損爾。凡開內障,及諸翳膜息肉等,並須候天氣晴朗無風,仍靜處,斷除喧亂,安心定意,方可行針。隨眼左右,宜向小眥頭下針。隔鼻開眼者,鼻礙於手,下針不妙。令患人正面坐,手捉醫人腰帶,勿令放手。先將鈍針拄穴令定,
使得眼慣,勿令轉動。定呼吸氣五十息,徐徐進針,勿令過重,亦不可全輕。初且須輕輕,未入,即須稍重。針頭若偏,或有傷損,血則隨針出,即不可止,亦不得重手按之,恐血更多。可輕輕裛之。又須緩氣,徐徐用力逼之,血即自止。若血不止,必見大傷,則待血凝塞,
針孔則合也。可依舊法,用藥將息。轉針不過子午。若針覺堅急者,則是入膜;若放手猶滑,及未得全入。若已入了,其眼覺痛。若痛且住歇少時,更漸進之。臨欲過膜,痛即更甚。方便用意針過。待痛稍定,即可倒針向瞳仁,與瞳仁齊平,撥之向下,不得絕重手也。離瞳仁微近,
開眼便見物。既見物,須捻眼合,緩緩抽針出了。停五十息。久開得明,明見物分明,即以綿封之,依法將息,勿令光度稍失其宜。即翳暈卻上,准前更開亦得。若撥後有動靜,隨狀止之。若有痛處,以手隨處搯之即定。若大痛不定,即以火熨之。凡欲下針,預向人說,慮恐下手疾,
人驚惡嘔吐。亦須熁藥止痛,以大黃木香等為末,以醋漿水和如泥,作餅子拓之即定。或吐不定,含白梅咽津,仍預先含之。吐逆盛,即難止。凡諸藥須預備擬,不可臨時闕也。痛久不可忍,即見損也。開眼後,綿封七日,吃豉粥仰臥,不得轉動側臥。常須人看,不得離人,
勿高聲呼喚。大小便緩緩扶起,勿令患人用力,及不得洗面,避風將息。七日後開封。若見物猶白色,或如霜雪,蓋是眼嫩故也。亦未可全除封,看物即可時時一開。若看物甚即睛疼,必有所損。二七日後,方可除封。有物狀如衣帶飛蟲,懸針之動,水輪未定,吃藥漸漸自已。
白話文:
開內障眼論
內障眼的症狀很多,好惡也不盡相同。有的像冰塊一樣,撥弄不動;有的像滑溜的物體,閉合不牢;有的澀滯,收合較慢;有的散漫,刮也難以聚集。諸如此類,各有深淺浮沉,很難分辨,經驗不足者更容易出錯。偶爾有效,就自以為掌握了技巧;一旦治療失敗,就說是命運使然。所以學習者必須透徹了解內障的形狀,仔細觀察其病因,深入探究其是非曲直,這並不容易。
翳膜的形態很多,致病原因也多樣,有的浮在表面,有的沉在深處;有的老舊,有的年輕。用針時,輕重、粗細、深淺、快慢都需要根據情況調整。患者的體質也各有不同,有的寒熱虛實皆有差異。如果患者熱症較重,應先服用涼藥,消除熱毒,然後才能動手術;否則,可能引起氣逆嘔吐。如果患者是風虛體質,則應先服用祛風鎮心的藥物,待四肢平和後再施針,否則容易暈眩、心悸、驚恐。臨症應隨機應變,根據患者的虛實情況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體質偏熱的人,腦脂容易流下,翳膜容易老化;體質偏寒的人,翳膜則難以老化。老化的翳膜可用細針,年輕薄弱的翳膜則需用粗針。翳膜浮在表面的,應在靠近黑眼珠的下端針刺;翳膜沉在深處的,則需遠離黑眼珠針刺。如果翳膜下沉,針刺的位置靠近,撥動時就容易使翳膜脫落;如果翳膜浮在表面,針刺的位置距離太遠,撥動時則容易弄破翳膜。如果是孕婦或產後婦女患此病,不宜立即針刺,待身體恢復正常後再進行治療,否則容易造成損傷。
凡是治療內障或其他翳膜、息肉等疾病,都必須選擇天氣晴朗無風、環境安靜的地方,避免喧囂,讓患者安心靜氣後才能施針。針刺的位置應在眼角內眥下方。如果需要隔著鼻子進行針刺,由於鼻子會阻礙手的操作,針刺效果會不好,應讓患者正面坐好,手抓住醫生的腰帶,避免亂動。先用鈍針探查穴位,讓患者的眼睛適應,避免轉動,讓患者調整呼吸,呼吸五十次後,緩慢進針,力度不宜過重或過輕,開始應輕輕施力,若未進入,則應稍稍加力。如果針頭偏斜,可能造成損傷,出血則應順其自然,不可用力按壓,以免加重出血,只需輕輕拭去即可。同時應緩慢呼吸,緩緩用力推進,血自然會止住。如果血流不止,說明傷得很重,應待血凝固後再處理。針孔癒合後,再按原來的治療方法用藥調養。針刺的時間不宜超過子午時。如果針感堅硬緊迫,說明針已進入翳膜;如果放手後針感仍然滑動,或尚未完全進入;如果針已進入,患者感到疼痛,且疼痛稍作停歇,可再次慢慢推進。當即將穿過翳膜時,疼痛會加劇,此時應集中精力,快速將針刺過去,待疼痛稍減後,即可將針倒轉,與瞳孔齊平,向下撥動,但力度不可過猛。稍稍靠近瞳孔,就能看見東西。一旦看見東西,應輕輕閉合眼睛,緩緩抽出針。休息五十次呼吸。如果視力恢復明亮,能清晰地看見物體,就用棉花封住眼睛,按照方法調養,避免光線過強。如果翳膜再次模糊,可以再次施針。如果撥動後有異樣,應根據情況處理。如有疼痛,用手輕輕揉按即可緩解。如果疼痛劇烈難以忍受,可用熱熨法。每次下針前,應先告知患者,以免患者驚嚇嘔吐。也需要用藥止痛,可用大黃、木香等藥物研末,用醋水調成泥狀,做成餅狀敷貼於患處。如果嘔吐不止,可含白梅以緩解。嘔吐嚴重則難以止住,因此各種藥物都應提前準備,不可臨時準備。疼痛難忍,說明已造成損傷。開眼後,用棉花封住眼睛七天,吃稀飯,仰臥休息,不可翻身側臥,需要有人看護,不可離開人,不可高聲呼喊,大小便時需緩慢起身,避免用力,不可洗臉,注意保暖,避免風寒。七天後拆除棉花,如果視物仍然是白色或像霜雪一樣,說明眼睛還很嫩,還不能完全去除棉花,可以時不時地打開眼睛觀察。如果看東西時眼睛疼痛,說明有損傷,應等到十四天後才能去除棉花。如果出現像衣帶或飛蟲一樣懸掛在眼前,水輪未定,應服用藥物,慢慢自行恢復。二十一天後,如果眼睛突然發癢,無需擔心。開眼時,患者不宜過飽或過飢。開眼後看見東西,如果有些疼痛,可左右針刺,並揉按左右督脈、顳顬、風府等穴位。針痕疼痛一般二三天後會自行緩解。一個月內不宜洗臉,以免水進入針孔造成損傷,可用棉花蘸鹽水輕輕擦拭。七天內不宜吃飯,以免活動牙關,影響水輪,應吃稀飯及軟爛的食物。
治療眼睛疾病,無論是內障、翳膜還是其他複雜的症狀,都應避免迎風看日、喜怒、房事,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酒、麵食、炙烤的、油炸的以及有毒的食物,都應戒除。應保持心情舒暢,謹慎護理,調養身體,就能痊癒。如果放縱恣意,違背禁忌,則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