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二 (2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二 (26)

1. 治眼風淚諸方

治肝臟風虛。淚出不止方。

蕤仁(半兩湯浸去赤皮),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於乳缽內細研。令藥著在乳缽底。然後掘一地坑子。以熟艾半升。納在地坑中。燒令煙出。卻將乳缽合煙上熏之。候艾煙盡。良久取出。熟研勻細。每用時。取麻子大點之。

治眼昏暗赤澀淚多出方。

蕤仁(一兩湯浸去赤皮),鹽綠(一分)

上件藥。一處熟研。入好酥一分。更研令勻。每夜臥時。取麻子大點之。

治眼痛赤腫。眥角多眵淚。洗眼方。

當歸,川升麻,黃連(去須各一兩),葳蕤(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用半錢。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綿濾去滓。每暖三合。日二三度洗之。

治眼衝風多淚。昏暗方。

乾薑(半兩用甘草水煮半日曝乾為末),雄黃(一兩細研),細辛(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雄黃更研令勻。每取少許。日三五度點之。至來日早晨。嚼青鹽津洗眼。如此十日。淚止。

治眼風淚。冷淚。雞舌香丸點眼方。

雞舌香(二錢),黃連(三錢去須搗末),乾薑(二錢末),蕤仁(一百枚去赤皮研),白礬(二錢燒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棗瓤和。丸如雞距。以注眥頭。

治眼風淚。點杏仁膏方。

杏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細研以絹袋盛飯甑中蒸乘熱絞取脂),銅青(一大豆許),胡粉(一大豆許),乾薑末(一大豆許),青鹽(一大豆許)

上件藥。合研如粉。以杏仁脂。調如膏。貯瓷閤中。每以銅箸。取如麻子大。點目眥中。日二三上。

又方。

杏仁(一分去皮尖研如膏),鹽綠(棗核大細研),印成鹽(三大豆許細研)

上件藥。合研如膏。瓷合子盛。每夜臥時。以銅箸。取如麻子大。點三五度。

治目中如煙。淚出。赤暗不得開方。

上以石鹽一分。細研為散。以銅箸取如麻子大。內目眥頭。日三度。

又方。

上以烏雞膽汁。日三五度點之。

白話文:

治療肝臟虛弱引起的眼淚不止的方子

把桃仁(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紅皮)和杏仁(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尖和雙仁)放在乳缽中仔細研磨,讓藥粉貼在乳缽底部。然後挖一個地坑,放入半升熟艾草,點燃讓它冒煙。將乳缽蓋在煙上熏,等到艾草燒完煙散盡後,稍等一會兒取出。再次仔細研磨均勻。每次使用時,取像麻子大小的藥粉點在眼角。

治療眼睛昏花、紅腫澀痛、流淚過多的方子

把桃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紅皮)和鹽綠(一分)放在一起仔細研磨,加入一分好的酥油,繼續研磨均勻。每天晚上睡覺時,取像麻子大小的藥膏點在眼角。

治療眼睛疼痛紅腫、眼角分泌物多、流淚的洗眼方

將當歸、川升麻、黃連(去除鬚根,各一兩)和葳蕤(半兩)搗碎,做成粗散劑。每次取半錢藥散,用三大碗水煎到剩下一碗半。用棉布過濾去除藥渣,每次取溫熱的三合藥汁,每天洗眼睛二到三次。

治療眼睛迎風流淚、視力模糊的方子

將乾薑(半兩,用甘草水煮半天,曬乾後磨成粉)、雄黃(一兩,仔細研磨成粉)和細辛(一兩)搗碎,做成細散劑。加入雄黃粉繼續研磨均勻。每次取少量藥粉,每天點眼睛三到五次。第二天早上,嚼一些青鹽用唾液洗眼睛。這樣持續十天,眼淚就會停止。

治療眼睛迎風流淚、流冷淚的雞舌香丸點眼方

將雞舌香(二錢)、黃連(三錢,去除鬚根搗成粉)、乾薑(二錢,磨成粉)、桃仁(一百枚,去除紅皮研磨成粉)和白礬(二錢,燒成灰)搗碎,做成細散劑,用棗泥調和,做成雞腳趾大小的藥丸,點在眼角。

治療眼睛迎風流淚的杏仁膏點眼方

把杏仁(四十九枚,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尖,仔細研磨,用絹袋裝好放入蒸鍋蒸,趁熱擠出油脂),加入銅青(像一顆大豆那麼多)、胡粉(像一顆大豆那麼多)、乾薑粉(像一顆大豆那麼多)和青鹽(像一顆大豆那麼多)。將這些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用杏仁油調和成膏狀,放入瓷器中儲存。每次用銅筷子取像麻子大小的藥膏,點在眼角,每天二到三次。

另一個方子

將杏仁(一分,去除皮尖研磨成膏狀)、鹽綠(像棗核大小,仔細研磨)和印成鹽(像三大豆大小,仔細研磨)混合研磨成膏狀,放入瓷器中儲存。每天晚上睡覺時,用銅筷子取像麻子大小的藥膏,點眼睛三到五次。

治療眼睛像有煙霧遮蔽、流淚、紅腫黑暗、睜不開眼的方子

將石鹽(一分)仔細研磨成粉末,用銅筷子取像麻子大小的藥粉,放入眼角,每天三次。

另一個方子

用烏雞膽汁,每天點眼睛三到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