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二 (25)
卷第三十二 (25)
1. 治眼風淚諸方
夫五臟六腑。皆有津液。通於眼者為淚。若肝氣不足。風熱所乘。則不能收制其液。故眼淚出也。
治眼衝風多淚。防風散方。
防風(去蘆頭),黃芩,葳蕤,黃連(去須),甘草(炙微赤銼各一兩),梔子仁(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煎竹葉湯。調下一錢。忌油膩熱酒濕面。
治眼赤痛。或生翳膜。頭面多風。淚出不止。宜服決明子散方。
決明子(微炒),車前子,茺蔚子,黃連(去須),防風(去蘆頭),赤茯苓,人參(去蘆頭),菥蓂子,遠志(去心),蔓荊子,甘菊花,白芷,秦皮,玄參,枳殼(麩炒微黃去瓤),蕤仁(湯浸去赤皮),細辛(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肝臟風虛。目視䀮䀮。常多淚出方。
芎藭(一兩),細辛(一分),白芷(一分),桂心(一分),甘菊花(一兩),烏蛇(一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酒調下一錢。
又方。
酸棗仁,五味子,蕤仁(湯浸去赤皮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後。以溫酒調下一錢。
治肝臟壅毒。眼目昏暗。熱淚出不止。宜服犀角丸方。
犀角屑(半兩),玄參(三分),苦參(三分),丹參(半兩),沙參(半兩去蘆頭),甘菊花(三分)旋覆花(半兩),車前子(一兩),檳榔(三分),牽牛子(一兩半微炒),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前胡(三分去蘆頭),黃柏根皮(一兩微炒),知母(半兩),白蘚皮(三分),槐子(一兩微炒),赤芍藥(一兩),芎藭(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煎淡竹葉湯。下二十丸。
治肝臟風虛。時多冷淚。眼目昏暗。宜服龍腦青葙丸方。
龍腦(半兩細研),青葙子,人參(去蘆頭),車前子,白茯苓,芎藭,羌活,細辛,天麻,防風(去蘆頭),石決明(搗細研水飛過),黃耆(銼以上各一兩),牛黃(半兩細研),旋覆花(三分),麝香(一分細研),曾青(半兩燒過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煎羌活湯。嚼下十丸。
治點眼。止冷淚散方。
雄黃,曾青,白礬(燒灰),細辛(為末),乾薑(燒灰各一分),龍腦(一錢)
上件藥。同研如粉。每至夜臥時。取少許。點在眼大眥頭。至來日早朝。吊熱水洗眼。神效。
治眼風淚昏暗。視物不見方。
硃砂(半兩細研水飛過),貝齒(五枚燒令白),衣中白魚(七枚),乾薑(一分用甘草水煮半日曝乾為末)
上件藥。同研令極細。每度用一麻子大。點眼中。其淚立止。
白話文:
治療眼風流淚的各種藥方
人體的五臟六腑都有津液,其中通往眼睛的就形成了淚水。如果肝氣不足,受到風熱侵襲,就無法控制這些液體,因此眼睛會流淚。
-
治療眼睛吹到風而多流淚:防風散
-
材料:防風(去除蘆頭)、黃芩、葳蕤、黃連(去除鬚)、甘草(烤過略帶紅色,切碎)各一兩、梔子仁(三分)
-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
-
服用方法:每次飯後,用竹葉湯送服一錢。忌食油膩、熱酒、濕麵。
-
治療眼睛紅腫疼痛、或產生翳膜、頭面容易受風、流淚不止:決明子散
-
材料:決明子(稍微炒過)、車前子、茺蔚子、黃連(去除鬚)、防風(去除蘆頭)、赤茯苓、人參(去除蘆頭)、菥蓂子、遠志(去除心)、蔓荊子、甘菊花、白芷、秦皮、玄參、枳殼(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瓤)、蕤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紅皮)、細辛 各一兩。
-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
-
服用方法:每次飯後,用溫酒送服一錢。
-
治療肝臟虛弱,眼睛看東西模糊不清,經常流淚:
-
材料:芎藭(一兩)、細辛(一分)、白芷(一分)、桂心(一分)、甘菊花(一兩)、烏蛇(一兩,用酒浸泡後去皮骨,烤至微黃)。
-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
-
服用方法:每次飯後,用溫酒送服一錢。
-
另一種藥方:
-
材料:酸棗仁、五味子、蕤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紅皮),各一兩。
-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
-
服用方法:每次飯後,用溫酒送服一錢。
-
治療肝臟積聚毒素,導致眼睛昏暗,發熱流淚不止:犀角丸
-
材料:犀角屑(半兩)、玄參(三分)、苦參(三分)、丹參(半兩)、沙參(半兩,去除蘆頭)、甘菊花(三分)、旋覆花(半兩)、車前子(一兩)、檳榔(三分)、牽牛子(一兩半,稍微炒過)、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川大黃(一兩,切碎稍微炒過)、前胡(三分,去除蘆頭)、黃柏根皮(一兩,稍微炒過)、知母(半兩)、白蘚皮(三分)、槐子(一兩,稍微炒過)、赤芍藥(一兩)、芎藭(三分)。
-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搗三百次左右,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
服用方法:每次飯後,用淡竹葉湯送服二十丸。
-
治療肝臟虛弱,時常流冷淚,眼睛昏暗:龍腦青葙丸
-
材料:龍腦(半兩,研磨成細末)、青葙子、人參(去除蘆頭)、車前子、白茯苓、芎藭、羌活、細辛、天麻、防風(去除蘆頭)、石決明(搗碎研磨成細末,用水飛過)、黃耆(切碎)各一兩、牛黃(半兩,研磨成細末)、旋覆花(三分)、麝香(一分,研磨成細末)、曾青(半兩,燒過後研磨成細末)。
-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已研磨好的藥材,一起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搗三百次左右,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
服用方法:每次飯後,用羌活湯送服十丸,咬碎吞下。
-
治療點眼,止冷淚散
-
材料:雄黃、曾青、白礬(燒成灰)、細辛(磨成粉)、乾薑(燒成灰)各一分、龍腦(一錢)。
-
製法: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
-
用法:每天晚上睡覺時,取少量點在眼角內側,到第二天早上,用熱水洗眼,效果顯著。
-
治療眼風流淚,昏暗,視物不清:
-
材料:硃砂(半兩,研磨成細末,用水飛過)、貝齒(五枚,燒至白色)、衣中白魚(七枚)、乾薑(一分,用甘草水煮半天,曬乾後磨成粉)。
-
製法: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
-
用法:每次用一麻子大小的量,點入眼中,淚水立刻停止。
-
治療肝臟虛弱,淚流不止:
-
材料:蕤仁(半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紅皮)、杏仁(半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雙仁)。
-
製法:將以上藥材在乳缽內研磨細,讓藥粉附著在乳缽底部,然後挖一個地坑,將半升熟艾草放入坑中,點燃,讓煙冒出,再將乳缽放在煙上熏,待艾草煙盡,過一會兒取出,研磨均勻細緻。
-
用法:每次取一麻子大小的量點入眼內。
-
治療眼睛昏暗,紅澀,淚水多出:
-
材料:蕤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紅皮)、鹽綠(一分)。
-
製法: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細,加入一分好的酥油,再次研磨均勻。
-
用法:每天晚上睡覺時,取一麻子大小的量點入眼內。
-
治療眼睛紅腫疼痛,眼角多眼屎淚水:洗眼方
-
材料:當歸、川升麻、黃連(去除鬚)各一兩、葳蕤(半兩)。
-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粗粉末。
-
用法:每次用半錢,加入三大碗水,煎至一碗半,用棉布過濾去除藥渣,每次取溫熱的藥液三合,每天洗二到三次。
-
治療眼睛吹到風而多流淚,昏暗:
-
材料:乾薑(半兩,用甘草水煮半天,曬乾後磨成粉)、雄黃(一兩,研磨成細末)、細辛(一兩)。
-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加入雄黃,再次研磨均勻。
-
用法:每次取少量,每天點入眼內三到五次,到第二天早晨,用青鹽水漱口洗眼。這樣持續十天,淚水就會停止。
-
治療眼風流淚,冷淚:雞舌香丸點眼方
-
材料:雞舌香(二錢)、黃連(三錢,去除鬚,搗成粉末)、乾薑(二錢,磨成粉末)、蕤仁(一百枚,去除紅皮,研磨)、白礬(二錢,燒成灰)。
-
製法: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棗肉混合,製成如雞距大小的藥丸。
-
用法:將藥丸放入眼角內側。
-
治療眼風流淚:點杏仁膏
-
材料:杏仁(四十九枚,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研磨細緻,用絹布袋裝好,放入飯甑中蒸,趁熱絞取油脂)、銅青(如一顆大豆大小)、胡粉(如一顆大豆大小)、乾薑末(如一顆大豆大小)、青鹽(如一顆大豆大小)。
-
製法: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用杏仁油脂調製成膏狀,放入瓷器中保存。
-
用法:每次用銅筷取如麻子大小的藥膏,點在眼角內側,每天二到三次。
-
另一種藥方:
-
材料:杏仁(一分,去除皮尖,研磨成膏狀)、鹽綠(如棗核大小,研磨細緻)、印成鹽(如三大豆大小,研磨細緻)。
-
製法: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膏狀,放入瓷器中保存。
-
用法:每天晚上睡覺時,用銅筷取如麻子大小的藥膏,點三到五次。
-
治療眼睛像被煙霧遮住,流淚,紅腫,睜不開眼睛:
-
材料:石鹽一分,研磨成粉末。
-
用法:用銅筷取如麻子大小的量,放入眼角內側,每天三次。
-
另一種藥方:
-
材料:烏雞膽汁。
-
用法:每天點入眼內三到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