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二 (9)

1. 治眼胎赤諸方

黃連(一兩去須),蕤仁(二兩去赤皮),地骨皮(一兩),青鹽(一分),古字錢(十文),曾青(半兩細研),蜜(一斤)

上件藥。搗碎。以蜜漬。安新瓷瓶中。以重湯煮一復時。後以重綿濾去滓。其藥汁復納瓶子內。著露地兩宿。後每以銅箸取少許。點目中。日三五度。

治胎眼赤。宜點龍腦膏方。

白龍腦(一錢細研),蕤仁(一分去赤皮),杏仁(七枚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都研如膏。同人乳汁調和令勻。瓷閤中盛。每以銅箸點少許。著目眥頭。日三兩度。

治胎赤。兼生翳膜痛疼等。宜點硃砂煎方。

硃砂(一兩細研),白蜜(半斤),黃丹(一兩)

上件藥。相和令勻。入有油瓷瓶內。用柳木楔子。緊塞瓶口。又以生布一片。油單兩重。密裹瓶口。勿令透氣。便安瓶於大鼎內。座用一杖子橫著鼎口。以繩子系瓶口懸之。用水常令至瓶項。以文火煮。如鼎內水耗。旋旋添湯。勿入冷水。從寅時煮至酉時。住火候冷。取出。

以新綿濾過。用白龍腦一錢研入。以一新瓷瓶盛之。常令封閉。候三日外用之。以銅箸頭。黏藥如綠豆大點之。每一復時。只得一度。

治眼胎赤及風赤。先洗後點眼方。

釅漿水(一升),青鹽(三兩)

上件藥。用熟銅器中貯漿水。投青鹽在內。浸七日後。即鹽綠出。以物刮入漿水中。數看之。又七日外。取其水洗眼。點鹽綠於眥中。永除根本。

又方。

秦皮(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細辛(一兩),黃芩(一兩),防風(一兩半去蘆頭)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用藥一兩。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放溫洗眼。每日三度。洗了避風。

又方。

馬牙硝(半兩細研)

上取臘月豬膽二枚。納硝入膽中。浸之。陰乾。以少許龍腦同研。點之立瘥。

治眼胎赤。兼生翳膜。疼痛。獨聖還睛丸方。

苦葶藶(半斤淨去塵土)

上件藥。用木杵臼搗爛如餳糖。取醋粟米飯。納淨布巾中。干捩。去水盡。少少入臼中。與藥同搗。令可丸。即丸如綠豆大。每日早晚食後。以溫水下十丸。

白話文:

治療眼睛胎赤的各種方法

蜜漬黃連藥液

準備黃連(去除鬚根,約37.5克),蕤仁(去除紅色外皮,約75克),地骨皮(約37.5克),青鹽(約3.75克),古銅錢(十枚),曾青(磨成細粉,約18.75克),蜂蜜(約600克)。

將上述藥材搗碎,用蜂蜜浸泡,放入新的瓷瓶中。隔水加熱蒸煮約一個小時,然後用厚的棉布過濾去除藥渣。將藥汁重新倒入瓶中,放置在露天兩個晚上。之後,每天用銅筷子取少量藥液,點入眼睛,每天三到五次。

龍腦膏

此方適用於治療新生兒的眼睛發紅。準備白龍腦(磨成細粉,約3.75克),蕤仁(去除紅色外皮,約3.75克),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取雙仁,約26克)。

將上述藥材一同研磨成膏狀,加入少量人乳汁調勻,盛放在瓷盒中。每次用銅筷子取少量點在眼角,每天兩三次。

硃砂煎劑

此方適用於治療新生兒眼睛發紅,同時伴有翳膜生成和疼痛等症狀。準備硃砂(磨成細粉,約37.5克),白蜜(約300克),黃丹(約37.5克)。

將上述藥材混合均勻,放入有油的瓷瓶內。用柳木楔子緊緊塞住瓶口,再用一塊生布和兩層油布緊密包裹瓶口,確保不透氣。將瓶子放入大鍋中,用一根木棍橫放在鍋口,用繩子繫住瓶口懸掛在鍋內,加水至瓶頸位置。用小火慢煮,如果鍋內的水減少,要慢慢添加熱水,不要加入冷水。從寅時(約凌晨三點到五點)煮到酉時(約下午五點到七點)停止加熱,待冷卻後取出。

用新棉布過濾藥液,加入白龍腦(約3.75克)磨成細粉,盛放在新的瓷瓶中,密封保存。三天後即可使用。用銅筷子取少量藥液,約綠豆大小,點在眼睛裡。每次用藥間隔要隔一段時間。

鹽水洗眼及鹽綠點眼法

此方適用於治療新生兒眼睛發紅以及風邪引起的眼睛發紅。首先用藥水清洗眼睛,然後點藥。準備濃米漿水(約600毫升),青鹽(約112.5克)。

用熟銅器盛放米漿水,將青鹽投入其中浸泡七天後,鹽會析出綠色的物質。用工具刮下鹽綠放入米漿水中,觀察。再過七天後,取米漿水洗眼睛,將鹽綠點在眼角,可以徹底根除病因。

秦皮洗眼法

此方適用於治療眼睛發紅。準備秦皮(約37.5克),甘草(炙烤至微紅,約37.5克),細辛(約37.5克),黃芩(約37.5克),防風(去除根部,約56.25克)。

將上述藥材切碎混合均勻,每次取藥材約37.5克,加入兩大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水,去除藥渣,放溫後洗眼,每日三次。洗完後要注意避風。

豬膽馬牙硝點眼法

此方適用於治療眼睛發紅。準備馬牙硝(磨成細粉,約18.75克)。

取臘月的豬膽兩個,將馬牙硝裝入豬膽中浸泡,然後陰乾。使用時,取少量與龍腦一同研磨,點在眼睛裡,很快就能痊癒。

獨聖還睛丸

此方適用於治療新生兒眼睛發紅,同時伴有翳膜生成和疼痛等症狀。準備苦葶藶(去除雜質,約300克)。

將上述藥材用木杵臼搗爛成黏稠狀,將醋粟米飯用乾淨布包裹,擠乾水分,少量多次加入臼中,與藥材一同搗,使之可以搓成丸子。將藥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日早晚飯後,用溫水吞服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