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一 (2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一 (23)

1. 治骨蒸下蟲諸方

治骨蒸。有蟲相傳不絕。宜服此方。

蓬莪朮(三分),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柴胡(一兩半去苗),紫菀(三分去苗土),桂心(一兩),當歸(一兩),蜈蚣(一枚赤足者炙黃去頭足),蜴蜥〔二(一)枚炙黃去頭足〕,斑蝥(二十枚糯米拌炒令黃去翅足),桃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腹以清粥飲調下一錢。服後穩臥將息。小便中。亦有病根下。或蟲物出。如未應。隔日再服。忌莧菜。

治傳屍骨蒸。出蟲下積惡物。雄黃丸方。

雄黃(半兩細研),雌黃(半兩細研),代赭(半兩細研),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蝦蟆(一枚塗酥炙令黃),麝香(半兩細研),天靈蓋(半兩塗酥炙令微黃為末),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青黛(半兩細研)

上件藥。都重研令細。用軟飯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水下二十丸。以利下惡物及蟲為效。

治骨蒸。傳屍鬼氣。皂莢丸方。

上取皂莢並樹白皮棘刺。各五七片。各燒為灰。水淋取汁。將汁更於灰上再淋。如此三五遍。即煎成霜取二兩。入麝香三分。同細研。用軟飯和丸。如小豆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七丸。瀉下癆蟲即愈。如未利。即加丸服之。以利為度。

白話文:

治骨蒸下蟲諸方

治療骨蒸,伴隨蟲子不斷傳播的症狀,宜服用以下方劑:

方一:

將蓬莪朮(三分)、鱉甲(一兩,塗醋炙至微黃,去除裙襴)、柴胡(一兩半,去苗)、紫菀(三分,去苗土)、桂心(一兩)、當歸(一兩)、蜈蚣(一枚赤足者,炙至黃色,去頭足)、蜥蜴(二枚,炙至黃色,去頭足)、斑蝥(二十枚,用糯米拌炒至黃色,去翅足)、桃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取雙仁麩炒至微黃)、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檳榔(一兩)等藥材,搗碎過篩製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空腹用清粥送服。服藥後應平臥休息。小便中可能排出病根或蟲物。如果沒有效果,隔日再服用。忌食莧菜。

**方二(雄黃丸方):**治療因屍體傳染引起的骨蒸,伴隨蟲子及積聚的惡物排出,服用此方:

將雄黃(半兩,細研)、雌黃(半兩,細研)、代赭石(半兩,細研)、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蟾蜍(一枚,塗酥炙至黃色)、麝香(半兩,細研)、天靈蓋(半兩,塗酥炙至微黃,研成粉末)、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研碎,用紙包好壓榨去油)、青黛(半兩,細研)等藥材,研磨至極細。用軟飯調和,反覆搗三百至二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溫水送服,以利於排出惡物和蟲子。

**方三(皂莢丸方):**治療因屍體傳染引起的骨蒸,伴隨鬼氣,服用此方:

取皂莢、皂莢樹白皮、棘刺各五七片,燒成灰,用水淋取汁液,再將汁液淋在灰燼上,如此反覆三到五遍,煎熬成霜,取二兩,加入麝香三分,共同研磨成細粉。用軟飯調和製成小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丸,空腹溫酒送服,以瀉下癆蟲,直至痊癒。如果沒有通便效果,就增加丸藥劑量,直至通便為止。

2. 治傳屍骨蒸沐浴諸方

治傳屍骨蒸沐浴。絕病根源方。

爛棘刺(三升),蒴藋莖葉(五升銼),桃柳枝葉(五升銼)

上以水八斗。煎至六斗。去滓。入盆。於暖室內浴。如汗出。宜避風厚蓋衣臥。

又方。

桃枝,柳枝,槐枝,蒴藋,皂莢枝

上件藥。各細銼。共一斗。以水一碩。煮取六斗。去滓。依前法浴之。

白話文:

治療傳染性屍骨蒸熱的沐浴療法:

第一個方子(治本方):

用爛棘刺三升、蒴藋的莖葉五升(切碎)、桃柳枝葉五升(切碎),加水八斗煎煮至六斗,過濾掉藥渣,倒入盆中,在溫暖的房間內沐浴。如果出汗,應避免風寒,蓋好衣服躺下休息。

第二個方子:

用桃枝、柳枝、槐枝、蒴藋、皂莢枝各等份,切碎,共一斗,加水一碩煎煮至六斗,過濾掉藥渣,按照上述方法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