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一 (6)

1. 治骨蒸勞諸方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童子小便一大盞。入桃柳嫩枝各一握長。七莖。豉五十粒。生薑半分。蔥白三莖。煎至七分。去滓。食前分溫。二服。忌莧菜。

治骨蒸勞。四肢疼痛。筋脈拘急。寒熱進退。發作如瘧。日漸萎黃。不能飲食。宜服天靈蓋飲子方。

天靈蓋(半兩塗酥炙微黃搗為末),鱉甲(半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搗為末),桃仁(一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柴胡(半兩去苗),知母(半兩),青蒿(半兩),甘草(一分生用),豉心(半合),蔥白(二莖並須)

上件藥。細銼。拌令勻。都用童子小便三大盞。從午時浸至來日五更。煎取一盞。去滓。食前分溫二服。服訖衣蓋。臥至日出。良久審看手十指。節間有毛。如藕絲狀。燒之極臭。毛色白者必瘥。黑者難救。忌莧菜。

治骨蒸勞瘦。體痛煩熱。宜服桃枝飲子方。

嫩桃枝(一握長三七寸),柳枝(一握長三七莖),豉心〔五(半)合〕,甘草(三分生用),生薑(半兩),蔥白(二七寸),薤白〔三握(二莖)〕,青蒿(二兩)

上件藥。細銼。以童子小便二大盞。煎至一盞五分。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治骨蒸勞。煩熱。四肢疼痛。小便赤黃。宜服生地黃飲子方。

生地黃(二兩),柴胡(一兩去苗),蔥白(五寸切),香豉(半合),甘草(半兩生用),生薑(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地骨皮(半兩),赤芍藥(半兩)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童子小便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之。

治骨蒸熱。四肢煩疼。大便秘澀。無問遠近。宜服阿魏散方。

阿魏(一分麩裹煨面熟為度),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檳榔(一兩),木香(一分),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研麝香一錢。和桃仁更研令勻。每服。食前用青蒿汁半合。生薑汁半合。童子小便三合。都暖過。調下二錢。每於食前服。以溏利為度。

治骨蒸勞熱。心神煩躁。口乾。眼澀。咳嗽。宜服黃連煎方。

黃連(一兩去須),紫菀〔二(一)兩洗去苗土〕,甘草(三分炙微赤銼),天靈蓋(一兩半塗酥炙令微黃),青葙子(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童子小便五大盞。浸一宿。慢火熬成膏。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茶匙。忌豬肉。

治骨蒸羸瘦。不能食。宜服此方。

東南桃枝(一握銼),天靈蓋(一枚塗酥炙搗碎),生薑(半分),蔥白(二莖),甘草(二寸),豉(一合)

上件藥。以童子小便三大盞。初夜浸至五更初。煎取一大盞半。去滓。入少許研了麝香。攪令勻。分為三服。空腹頻服之。無不瘥。

白話文:

[治骨蒸勞諸方]

第一種藥方: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碗童子小便,加入一小把桃樹嫩枝和柳樹嫩枝(各七根),五十粒豆豉,半份生薑,三根蔥白,一起煎煮至剩七成。去除藥渣,飯前分兩次溫服。服用期間忌吃莧菜。

針對骨蒸勞,四肢疼痛,筋脈拘攣僵硬,忽冷忽熱,發作像瘧疾,身體逐漸消瘦發黃,食慾不振的症狀。建議服用天靈蓋飲子方。

天靈蓋飲子方:

天靈蓋(半兩,塗上酥油烤至微黃,搗成粉末),鱉甲(半兩,塗上醋烤至微黃,去除邊緣部分,搗成粉末),桃仁(十枚,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以及雙仁的隔膜,再用麩皮炒至微黃),柴胡(半兩,去除莖葉),知母(半兩),青蒿(半兩),甘草(一分,生用),豆豉心(半合),蔥白(兩根,連根須)。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均勻。用三大碗童子小便,從中午浸泡到隔天清晨五更。煎煮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飯前分兩次溫服。服藥後蓋好被子,躺到太陽出來。稍後仔細觀察雙手十指,如果關節之間長出像藕絲一樣的毛,將其燒掉,如果氣味極臭,且毛色是白色的,病就會痊癒;如果是黑色的,則難以救治。服用期間忌吃莧菜。

針對骨蒸勞導致消瘦,身體疼痛煩熱的症狀。建議服用桃枝飲子方。

桃枝飲子方:

嫩桃枝(一小把,長約三七寸),柳枝(一小把,長約七根),豆豉心(五合或半合),甘草(三分,生用),生薑(半兩),蔥白(兩段,長約七寸),薤白(三小把或兩根),青蒿(二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兩大碗童子小便煎煮至剩下一碗五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分三次溫服。

針對骨蒸勞,煩熱,四肢疼痛,小便赤黃的症狀。建議服用生地黃飲子方。

生地黃飲子方:

生地黃(二兩),柴胡(一兩,去除莖葉),蔥白(五寸,切段),香豆豉(半合),甘草(半兩,生用),生薑(半兩),杏仁(半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以及雙仁的隔膜,再用麩皮炒至微黃),地骨皮(半兩),赤芍藥(半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混合均勻。每次服用半兩。用一碗童子小便煎煮至剩五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針對骨蒸熱,四肢煩躁疼痛,大便秘結的症狀。建議服用阿魏散方。

阿魏散方:

阿魏(一分,用麩皮包裹後煨熟),川大黃(半兩,切碎微炒),檳榔(一兩),木香(一分),桃仁(三分,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以及雙仁的隔膜,再用麩皮炒至微黃)。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研磨麝香一錢,與桃仁混合再一起研磨均勻。每次服用,飯前用半合青蒿汁、半合生薑汁、三合童子小便混合加熱後,調服二錢。以大便溏稀為度。

針對骨蒸勞熱,心神煩躁,口乾,眼睛乾澀,咳嗽的症狀。建議服用黃連煎方。

黃連煎方:

黃連(一兩,去除鬚根),紫菀(二兩或一兩,洗淨去除莖葉上的泥土),甘草(三分,烤至微紅色並切碎),天靈蓋(一兩半,塗上酥油烤至微黃),青葙子(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用五大碗童子小便浸泡一晚。用小火熬成膏狀。每次服用,不拘時間,用粥或米湯調下一茶匙。服用期間忌吃豬肉。

針對骨蒸導致消瘦,不能進食的症狀。建議服用此方。

最後一種藥方:

東南方向的桃枝(一小把,切碎),天靈蓋(一枚,塗上酥油烤過後搗碎),生薑(半分),蔥白(兩根),甘草(二寸),豆豉(一合)。

將以上藥材用三大碗童子小便,從初夜浸泡至清晨五更。煎煮至剩一碗半。去除藥渣,加入少量研磨過的麝香,攪拌均勻。分三次空腹頻繁服用,沒有不痊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