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 (14)
卷第四 (14)
1. 治心風恍惚諸方
夫心臟者,神之所止也,安靜則神爽,煩亂則病生。是以虛損之人,血氣不足,風邪所乘,入於手少陰之經,則神思不安,志意錯亂,故令恍惚也。
治心風恍惚驚恐,心氣不安,宜服龍齒散方。
龍齒(三分細研如粉),漢防己(三分),麥門冬(三分去心),黃耆(三分銼),人參(一兩去蘆頭),獨活(一兩),羚羊角屑(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銼),細辛(三分),桂心(三分)生乾地黃(一兩),遠志(三分去心),白茯苓(一兩),杏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先以水一大盞,入銀一兩,煎至六分,去銀;次入藥末四錢,又煎至四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風虛悸,恍惚多忘,驚恐,宜服沙參散方。
沙參(三分去蘆頭),白茯苓(三分),遠志(半兩去心),犀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防風(半兩去蘆頭),龍齒(一兩),天門冬(一兩去心),生乾地黃(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風虛煩,神思恍惚不安,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龍骨(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遠志(一兩去心),茯神(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牡蠣(一兩半燒為粉),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風虛悸,恍惚多忘,或夢寐驚厭,宜服大定心散方。
人參(去蘆頭),茯神,熟乾地黃,遠志(去心),龍齒,白朮,琥珀,白芍藥,紫菀(淨去苗土),防風(去蘆頭),赤石脂(以上各一兩),柏子仁(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風煩熱,恍惚,狂言妄語,時復驚恐,不自覺知,發作有時,宜服小草散方。
小草(一兩),柏子仁(一兩),犀角屑(半兩),赤茯苓(一兩),鐵精(一兩細研),龍齒(三分細研),天竺黃(一兩細研),生乾地黃(一兩),琥珀末(一兩細研)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竺黃(竹葉)湯調下一錢。
治心風恍惚,驚恐妄語,忽喜忽瞋,悲傷不樂,宜服龍骨散方。
龍骨(一兩),牡蠣粉(一兩半),遠志(三分去心),白茯苓(一兩),柏子仁(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焙),寒水石(一兩),犀角屑(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金銀湯放溫,調下一錢。
白話文:
治心風恍惚諸方
心臟是神明寄居的地方,心神安定則精神爽朗,心神煩亂則疾病產生。因此,體虛的人,血氣不足,外邪乘虛而入,侵犯手少陰經脈,就會導致精神不安,意志錯亂,出現恍惚的症狀。
治療心風恍惚、驚恐、心氣不安,宜服用龍齒散。
龍齒(三分,研成細粉)、漢防己(三分)、麥門冬(三分,去心)、黃耆(三分,切碎)、人參(一兩,去蘆頭)、獨活(一兩)、羚羊角屑(一兩)、甘草(三分,炙微赤,切碎)、細辛(三分)、桂心(三分)、生乾地黃(一兩)、遠志(三分,去心)、白茯苓(一兩)、杏仁(四十九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篩成粉。先用一大盞水,加入銀子一兩,煎煮至六分,去銀子;然後加入藥粉四錢,再煎煮至四分,去渣,加入竹瀝半合,再煎煮一兩沸,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心風虛悸、恍惚健忘、驚恐,宜服用沙參散。
沙參(三分,去蘆頭)、白茯苓(三分)、遠志(半兩,去心)、犀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防風(半兩,去蘆頭)、龍齒(一兩)、天門冬(一兩,去心)、生乾地黃(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篩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二枚,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心風虛煩、神思恍惚不安,宜服用黃耆散。
黃耆(一兩,切碎)、龍骨(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遠志(一兩,去心)、茯神(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牡蠣(一兩半,燒成粉)、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細篩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加棗三枚,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心風虛悸、恍惚健忘,或夢中驚嚇厭惡,宜服用大定心散。
人參(去蘆頭)、茯神、熟乾地黃、遠志(去心)、龍齒、白朮、琥珀、白芍藥、紫菀(淨去雜質)、防風(去蘆頭)、赤石脂(以上各一兩)、柏子仁(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細篩成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加棗三枚,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心風煩熱、恍惚、狂言妄語,時而驚恐,神志不清,發作有時,宜服用小草散。
小草(一兩)、柏子仁(一兩)、犀角屑(半兩)、赤茯苓(一兩)、鐵精(一兩,研成細粉)、龍齒(三分,研成細粉)、天竺黃(一兩,研成細粉)、生乾地黃(一兩)、琥珀末(一兩,研成細粉)。
將以上藥材搗碎,細篩成粉,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錢,用竹葉湯調服,不拘時間。
治療心風恍惚、驚恐妄語、喜怒無常、悲傷不樂,宜服用龍骨散。
龍骨(一兩)、牡蠣粉(一兩半)、遠志(三分,去心)、白茯苓(一兩)、柏子仁(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烘焙)、寒水石(一兩)、犀角屑(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細篩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用金銀湯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心風恍惚妄語,出現幻覺幻聽,心悸,意志不定,宜服用茯神散。
茯神(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赤小豆(半兩)、菖蒲(三分)、龍骨(或龍角)(一兩)、犀角屑(一兩)、鐵粉(半兩,研磨)、金箔(三十片,研磨)。
將以上藥材搗碎,細篩成粉,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一錢,用金銀湯溫服,不拘時間。
治療心風恍惚、驚恐失常,或憤怒悲愁,情緒低落,宜服用鎮心丸。
紫石英(研成細粉,水飛過)、硃砂(研成細粉,水飛過)、白石英(研成細粉,水飛過)、龍齒(研成細粉)、人參(去蘆頭)、細辛、赤箭、天門冬(去心,烘焙)、熟乾地黃、白茯苓、犀角屑、沙參(去蘆頭)、菖蒲、防風(去蘆頭)(以上各一兩)、遠志(半兩,去心)。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煉蜜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溫酒送服,不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