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 (14)
卷第三十 (14)
1. 治虛勞耳聾諸方
治虛勞腎氣不足。耳聾。宜服肉蓯蓉丸方。
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黃耆(一兩銼),熟乾地黃(一兩),巴戟(一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白蘞(三分),五味子(三分),白朮(三分),牛膝(一兩去苗),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牡蠣粉(三分),澤瀉(一兩),乾薑(三分炮裂銼),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曝乾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白話文:
治療因虛勞導致腎氣不足、耳聾的藥方,適合服用肉蓯蓉丸。
肉蓯蓉(一兩,用酒浸泡一晚,刮去皺皮,炙烤乾燥)、黃耆(一兩,切碎)、熟乾地黃(一兩)、巴戟天(一兩)、枳殼(三分,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瓤)、白蘞(三分)、五味子(三分)、白朮(三分)、牛膝(一兩,去除莖苗)、附子(一兩,炮製裂開,去除外皮和臍)、牡蠣粉(三分)、澤瀉(一兩)、乾薑(三分,炮製裂開切碎)、菟絲子(二兩,用酒浸泡三天,曬乾後另外搗成粉末)。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製三五百下,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日早晨空腹和晚上飯前,用溫酒吞服三十丸。
2. 治虛勞浮腫諸方
夫腎主水。脾主土。若脾虛則土不能剋制於水。腎虛則水氣流溢。散於皮膚。故令身體浮腫。勞傷之人。氣血皆澀。則變成水病也。
治虛勞通體洪滿。腹堅脹喘急。不能飲食。宜服郁李仁散方。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柴胡(三分去苗),澤瀉(三分),赤芍藥(三分),豬苓(三分去黑皮),桔梗(三分去蘆頭),桑根白皮(三分銼),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茯苓(半兩),鱉甲(一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麻黃(三分去根節)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四肢浮腫。喘息促。小便不利。坐臥不安。漢防己散方。
漢防己(三分),豬苓(三分去黑皮),海蛤(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木香(半兩)白朮(半兩),桑根白皮(三分銼),赤茯苓(三分),檳榔(一兩),紫蘇莖葉(一兩),木通(一兩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心胸壅悶。喘促。四肢腫。宜服細辛散方。
細辛(半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漢防己(半兩),桂心(半兩),黃耆(一兩銼),白朮(三分),赤茯苓(三分),赤芍藥(三分),當歸(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損。臍下痛。抽腎入腹。四肢浮腫。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一兩),五加皮(一兩),松節〔一(二)兩銼〕,桑根白皮(一兩銼),薏苡仁(三分),檳榔(一兩),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微炒),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微炒),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四肢浮腫。宜服麻仁散方。
大麻仁(一兩),商陸(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漢防己(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赤小豆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四肢浮腫。心胸滿悶。不欲飲食。宜服前胡丸方。
前胡(一兩去蘆頭),旋覆花(半兩),人參(三兩去蘆頭),檳榔(一兩),木香(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皮(一兩),赤茯苓(三分),桑根白皮(三分銼),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桂心(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煎薑棗湯下三十丸。日三服。
白話文:
治虛勞浮腫諸方
腎臟主水,脾臟主土。如果脾虛,土氣不足以制約水氣;腎虛,則水氣溢出,散佈於皮膚,導致身體浮腫。勞傷的人,氣血都阻塞不通暢,就會變成水腫病。
治療虛勞全身浮腫、腹部堅硬脹滿、呼吸急促、食慾不振,宜服用郁李仁散:
郁李仁(一兩,用水浸泡去皮尖,微炒)、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柴胡(三分,去苗)、澤瀉(三分)、赤芍藥(三分)、豬苓(三分,去黑皮)、桔梗(三分,去蘆頭)、桑根白皮(三分,切碎)、杏仁(半兩,用水浸泡去皮尖,雙仁麩炒至微黃)、赤茯苓(半兩)、鱉甲(一兩,塗醋炙烤至微黃,去裙襴)、麻黃(三分,去根節)。
以上藥材,搗碎篩選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加生薑半片,煎至六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虛勞四肢浮腫、呼吸急促、小便不利、坐臥不安,宜服用漢防己散:
漢防己(三分)、豬苓(三分,去黑皮)、海蛤(一兩)、陳橘皮(一兩,用水浸泡去白瓤,烘乾)、木香(半兩)、白朮(半兩)、桑根白皮(三分,切碎)、赤茯苓(三分)、檳榔(一兩)、紫蘇莖葉(一兩)、木通(一兩,切碎)。
以上藥材,搗碎篩選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加生薑半片,煎至六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虛勞心胸鬱悶、呼吸急促、四肢腫脹,宜服用細辛散:
細辛(半兩)、枳殼(三分,麩炒至微黃,去瓤)、漢防己(半兩)、桂心(半兩)、黃耆(一兩,切碎)、白朮(三分)、赤茯苓(三分)、赤芍藥(三分)、當歸(半兩)。
以上藥材,搗碎篩選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加生薑半片,煎至六分,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治療虛勞損傷、臍下疼痛、腎氣上衝、四肢浮腫,宜服用木香散:
木香(一兩)、五加皮(一兩)、松節(一到二兩,切碎)、桑根白皮(一兩,切碎)、薏苡仁(三分)、檳榔(一兩)、桃仁(一兩,用水浸泡去皮尖,雙仁微炒)、陳橘皮(三分,用水浸泡去白瓤,微炒)、郁李仁(一兩,用水浸泡去皮尖,微炒)。
以上藥材,搗碎篩選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煎至六分,去渣,不限時間,稍溫服。
治療虛勞四肢浮腫,宜服用麻仁散:
大麻仁(一兩)、商陸(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製去皮臍)、陳橘皮(一兩,用水浸泡去白瓤,烘乾)、漢防己(一兩)。
以上藥材,搗碎篩選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水,加赤小豆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渣,飯前溫服。
治療虛勞四肢浮腫、心胸鬱悶、食慾不振,宜服用前胡丸:
前胡(一兩,去蘆頭)、旋覆花(半兩)、人參(三兩,去蘆頭)、檳榔(一兩)、木香(半兩)、陳橘皮(半兩,用水浸泡去白瓤,烘乾)、訶黎勒皮(一兩)、赤茯苓(三分)、桑根白白皮(三分,切碎)、郁李仁(一兩,用水浸泡去皮尖,微炒)、桂心(半兩)。
以上藥材,搗碎篩選成細粉,用蜂蜜混合,用力攪拌三百下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生薑紅棗湯送服,一日三次。
治療虛勞心胸鬱悶、呼吸急促、大小便不利、四肢浮腫,宜服用陳橘皮丸:
陳橘皮(二兩,用水浸泡去白瓤,烘乾)、紫蘇子(三分,微炒)、郁李仁(一兩,用水浸泡去皮尖,微炒)、甘遂(半兩,煨至微黃)、漢防己(半兩)、桑根白皮(一兩,切碎)、甜葶藶(一兩,隔紙炒至紫色)、赤茯苓(一兩)、木通(一兩,切碎)。
以上藥材,搗碎篩選成細粉,用蜂蜜混合,用力攪拌三百下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或晚飯前,用生薑紅棗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