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 (13)
卷第三十 (13)
1. 治虛勞耳聾諸方
夫腎候於耳。勞傷則腎氣虛。風邪入於腎經。則令人耳聾而苦鳴。膀胱有停水。浸漬於腎。則耳聾而滿也。
治虛勞腎臟乏損。耳聾體瘦。腳膝少力。疼痛。宜服補腎湯方。
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牛膝(一兩去苗),桂心(一兩),黃耆(一兩半銼),人參(一兩去蘆頭),白茯苓(一兩),獨活(一兩),芎藭(一兩),當歸(一兩),白芍藥(一兩),白朮(一兩),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澤瀉(一兩),漢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粗羅為末。每服。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以水一大盞半。煎羊腎至一盞。去腎。下藥末半兩。更煎至六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分暖為二服。
治虛勞耳聾及虛鳴。宜服此方。
熟乾地黃(一兩),磁石(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防風(三分去蘆頭),羌活(三分),黃耆(一兩銼),白芍藥(三分),木通(三分銼),桂心(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以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腎。入藥末半兩。煎至六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分溫為二服。
治虛勞羸瘦。腳腰無力。耳聾盜汗。心多忪悸。宜服白羊肉湯方。
白羊肉(二斤去脂膜以水四升煮取二升),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白茯苓(一兩),熟乾地黃(一兩半),牛膝(一兩去苗),人參(一兩去蘆頭),黃耆(一兩銼),白朮(一兩),桂心(三分),磁石(三兩搗碎水淘去赤汁),龍骨(一兩),遠志(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用羊肉汁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之。
治虛勞耳聾。宜服菖蒲浸酒方。
菖蒲(三兩),木通(二兩銼),磁石(五兩搗碎水淘去赤汁),防風(二兩去蘆頭),桂心(二兩)牛膝〔二(三)兩去苗〕
上件藥。細銼。用生絹袋盛。以酒一斗。內藥浸七日後。每日食前。暖一小盞服之。
治虛勞腎臟乏弱。耳聾。或常聞鐘磬風雨之聲。宜服補腎虛磁石丸方。
磁石〔一(二)兩燒令赤以醋淬七遍搗碎水飛過〕,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酥炙微黃),人參(一兩去蘆頭),黃耆(一兩銼),白茯苓(一兩),遠志(三分去心),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牡蠣(三分燒為粉),牛膝(一兩去苗),楮實子(一兩半水淘去浮者焙乾),防風(三分去蘆頭),肉蓯蓉(三分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乾),五味子(半兩),薯蕷(三分),巴戟〔二(三)分〕,石斛(一兩去根銼),桂心(三分),熟乾地黃〔二(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白話文:
治虛勞耳聾諸方
腎臟與耳朵的健康相關。勞累傷身就會導致腎氣虛弱,風邪入侵腎經則會引起耳聾和耳鳴。膀胱積水浸漬腎臟,也會造成耳聾和耳悶。
治療因虛勞導致腎臟虧損、耳聾、身體消瘦、腿腳無力、疼痛的方劑:補腎湯方。
藥物組成:磁石(二兩,搗碎後用水淘洗去除紅色汁液)、牛膝(一兩,去苗)、桂心(一兩)、黃耆(一兩半,切碎)、人參(一兩,去除蘆頭)、白茯苓(一兩)、獨活(一兩)、川芎(一兩)、當歸(一兩)、白芍藥(一兩)、白朮(一兩)、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附子(一兩,炮製去皮和臍)、澤瀉(一兩)、漢椒(一兩,去除雜質和閉口者,微炒去汗)。
使用方法:將所有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用一對羊腎,去除脂肪膜,加一大盞半的水煎煮羊腎至一盞,去掉羊腎,加入藥粉半兩,繼續煎煮至六分,過濾掉藥渣。空腹和晚飯前分溫服兩次。
治療虛勞、耳聾和虛鳴的方劑:
藥物組成:熟地黃(一兩)、磁石(二兩,搗碎後用水淘洗去除紅色汁液)、防風(三分,去蘆頭)、羌活(三分)、黃耆(一兩,切碎)、白芍藥(三分)、木通(三分,切碎)、桂心(三分)、人參(一兩,去除蘆頭)。
使用方法:將所有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用一對羊腎,去除脂肪膜,加一大盞半的水煎煮羊腎至一盞,去掉羊腎,加入藥粉半兩,繼續煎煮至六分,過濾掉藥渣。空腹和晚飯前分溫服兩次。
治療虛勞消瘦、腰腿無力、耳聾盜汗、心悸的方劑:白羊肉湯方。
藥物組成:白羊肉(二斤,去除脂肪膜,加四升水煮至二升)、杜仲(一兩,去除粗皮,炙至微黃,切碎)、白茯苓(一兩)、熟地黃(一兩半)、牛膝(一兩,去苗)、人參(一兩,去除蘆頭)、黃耆(一兩,切碎)、白朮(一兩)、桂心(三分)、磁石(三兩,搗碎後用水淘洗去除紅色汁液)、龍骨(一兩)、遠志(一兩,去心)。
使用方法:將所有藥材搗碎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羊肉湯一中盞煎煮至六分,過濾掉藥渣。每次飯前溫服。
治療虛勞耳聾的方劑:菖蒲浸酒方。
藥物組成:菖蒲(三兩)、木通(二兩,切碎)、磁石(五兩,搗碎後用水淘洗去除紅色汁液)、防風(二兩,去蘆頭)、桂心(二兩)、牛膝(二至三兩,去苗)。
使用方法:將所有藥材切碎,用生絹袋盛裝,加入一斗酒浸泡七天,每天飯前溫服一小盞。
治療虛勞、腎臟虛弱、耳聾,或經常聽到鐘聲、磬聲、風雨聲的方劑:補腎虛磁石丸方。
藥物組成:磁石(一至二兩,燒紅後用醋淬七遍,搗碎後水飛)、鹿茸(一兩半,去除毛髮,塗酥炙至微黃)、人參(一兩,去除蘆頭)、黃耆(一兩,切碎)、白茯苓(一兩)、遠志(三分,去心)、附子(三分,炮製去皮和臍)、牡蠣(三分,燒成粉)、牛膝(一兩,去苗)、楮實子(一兩半,用水淘洗去除浮者,烘乾)、防風(三分,去蘆頭)、肉蓯蓉(三分,用酒浸泡一宿,刮去粗皮,炙乾)、五味子(半兩)、山藥(三分)、巴戟天(二至三分)、石斛(一兩,去除根部,切碎)、桂心(三分)、熟地黃(一至二兩)。
使用方法:將所有藥材搗碎成細粉,用蜂蜜調和,反覆研磨三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和晚飯前用溫酒送服。
治療虛勞、腎氣不足、耳聾的方劑:肉蓯蓉丸方。
藥物組成:肉蓯蓉(一兩,用酒浸泡一宿,刮去粗皮,炙乾)、黃耆(一兩,切碎)、熟地黃(一兩)、巴戟天(一兩)、枳殼(三分,麩炒至微黃,去除瓤)、白蘞(三分)、五味子(三分)、白朮(三分)、牛膝(一兩,去苗)、附子(一兩,炮製去皮和臍)、牡蠣粉(三分)、澤瀉(一兩)、乾薑(三分,炮製切碎)、菟絲子(二兩,用酒浸泡三日,曬乾,另行搗碎成粉)。
使用方法:將所有藥材搗碎成細粉,用蜂蜜調和,反覆研磨三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和晚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