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 (10)
卷第三十 (10)
1. 治虛勞目暗諸方
夫肝候於目而藏於血。血為榮養於五臟。今臟腑已有勞傷。則血氣俱虛。五臟既虛。則不能榮養於目。故令昏暗也。
治虛勞肝腎風虛。頭昏目暗。四肢少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半兩),黃耆(一兩銼),柴胡(一兩半去苗),防風(一兩去蘆頭),人參(三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澤瀉(三分),山茱萸(一兩),覆盆子(一兩),決明子(一兩),車前子(一兩),青葙子(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肝氣乏弱。四肢不收。筋骨疼痛。目多昏暗。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三分去蘆頭),山茱萸(三分),羚羊角屑(三分),枳實(半兩麩炒微黃),黃耆〔二(三)分銼〕,白茯苓(一兩),羌活(三分),黃芩(半兩),當歸(三分),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五味子(半兩),薏苡仁(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虛勞益肝明目。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鍾乳粉(一兩半),白茯苓(一兩),雲母粉(一兩半),遠志(一兩去心),細辛(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鍾乳粉等。更都研令勻。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二三服。
治虛勞乏弱。四肢無力。頭昏目暗。身體疼痛。不欲吃食。宜服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三(二)分〕,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醋炙微黃),山茱萸(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牛膝(一兩半去苗),薯蕷(三分),密蒙花(三分),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乾別搗為末),當歸(三分),白茯苓(一兩),黃耆(三分銼),車前子(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五味子(半兩),桂心(三分),細辛(半兩),地膚子(半兩),甘菊花(半兩),決明子(半兩),青葙子(半兩),熟乾地黃(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日三服。棗湯下亦得。忌炙爆熱面葷辛。
治虛勞目暗。宜服還睛丸方。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乾別搗為末),真珠(三分細研),遠志(半兩去心),防風(半兩去蘆頭),蔓荊子(半兩),車前子(半兩),石斛(一兩去根銼),白茯苓(一兩),玄參(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木香(半兩),決明子(半兩),地膚子(半兩),蕤仁(半兩湯浸去赤皮),芎藭(半兩),羌活(半兩),羚羊角屑(半兩),熟乾地黃(一兩),枸杞子(半兩),牛膝(一兩去苗),薯蕷(半兩),甘菊花(半兩),黃耆(半兩銼),地骨皮(半兩),覆盆子(三分),兔肝(二兩炙微黃)
白話文:
治虛勞目暗諸方
肝臟的健康狀況會反映在眼睛上,而肝臟儲藏血液。血液滋養五臟六腑。如果臟腑受損,就會導致氣血虛弱。五臟虛弱,便無法滋養眼睛,因此眼睛就會昏暗。
治療因肝腎風虛引起的虛勞、頭昏、目暗、四肢無力,宜服用羚羊角散:
羚羊角屑(半兩)、黃耆(一兩,切碎)、柴胡(一兩半,去苗)、防風(一兩,去蘆頭)、人參(三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製後去皮臍)、澤瀉(三分)、山茱萸(一兩)、覆盆子(一兩)、決明子(一兩)、車前子(一兩)、青葙子(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半碗水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因肝氣不足引起的虛勞、四肢無力、筋骨疼痛、目昏暗,宜服用防風散:
防風(三分,去蘆頭)、山茱萸(三分)、羚羊角屑(三分)、枳實(半兩,麩炒至微黃)、黃耆(二或三分,切碎)、白茯苓(一兩)、羌活(三分)、黃芩(半兩)、當歸(三分)、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烘焙)、五味子(半兩)、薏苡仁(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
治療虛勞,滋補肝腎,明目,宜服用黃耆散:
黃耆(一兩)、鍾乳粉(一兩半)、白茯苓(一兩)、雲母粉(一兩半)、遠志(一兩,去心)、細辛(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與鍾乳粉等充分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二錢,溫酒送服,每日服用二到三次。
治療虛勞乏弱、四肢無力、頭昏目暗、身體疼痛、食慾不振,宜服用羚羊角丸:
羚羊角屑(二或三分)、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醋炙至微黃)、山茱萸(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夜,刮去皺皮,炙乾)、牛膝(一兩半,去苗)、薯蕷(三分)、密蒙花(三分)、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曬乾,另研磨成粉)、當歸(三分)、白茯苓(一兩)、黃耆(三分,切碎)、車前子(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五味子(半兩)、桂心(三分)、細辛(半兩)、地膚子(半兩)、甘菊花(半兩)、決明子(半兩)、青葙子(半兩)、熟地黃(一兩)、附子(一兩,炮製後去皮臍)、磁石(二兩,燒醋淬七遍,搗碎,細研,水飛過)、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研磨五百到七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溫酒送服,每日三次。也可棗湯送服。忌食炙烤、油膩、辛辣食物。
治療虛勞目暗,宜服用還睛丸:
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曬乾,另研磨成粉)、真珠(三分,細研)、遠志(半兩,去心)、防風(半兩,去蘆頭)、蔓荊子(半兩)、車前子(半兩)、石斛(一兩,去根,切碎)、白茯苓(一兩)、玄參(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木香(半兩)、決明子(半兩)、地膚子(半兩)、蕤仁(半兩,湯浸去赤皮)、芎藭(半兩)、羌活(半兩)、羚羊角屑(半兩)、熟地黃(一兩)、枸杞子(半兩)、牛膝(一兩,去苗)、薯蕷(半兩)、甘菊花(半兩)、黃耆(半兩,切碎)、地骨皮(半兩)、覆盆子(三分)、兔肝(二兩,炙至微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