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三十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 (3)

1. 治虛勞痿痹不遂諸方

治虛勞痿痹。四肢不舉。頭目昏重。不能飲食。身體乏力。疼痛。宜服牛膝丸方。

牛膝(一兩去苗),黃耆(三分銼),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羌活(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白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銼去皺皮炙),防風(三分去蘆頭),芎藭(一兩),桂心(一兩),巴戟(一兩),乾蠍〔三(半)兩微炒〕,白茯苓(一兩),五加皮(一兩)甘菊花(三分),天麻(一兩),補骨脂(一兩微炒),熟乾地黃(一兩),萆薢(一兩銼),茵芋(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痿痹。腰腳不遂。頭昏目暗。心煩健忘。身體沉重。羌活丸方。

羌活(一兩),茯神(一兩),五加皮(一兩),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酥炙微黃),防風(三分去蘆頭),牛膝(一兩半去苗),人參(一兩去蘆頭),遠志(三分去苗),薯蕷(一兩),桂心(一兩),五味子(三分),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酸棗仁(一兩微炒),枸杞子(三分),山茱萸(一兩),黃耆(一兩銼),熟乾地黃(一兩),羚羊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治虛勞痿痹。腰腳不遂。骨節痠疼。筋脈拘急。宜服萆薢丸方。

萆薢(一兩銼),牛膝(一兩去苗),杜仲(一兩去粗皮炙微黃銼),酸棗仁(一兩微炒),當歸(一兩),防風(三分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茵芋(三分),熟乾地黃(一兩),丹參(一兩),赤芍藥(三分),桂心(一兩),黃耆(一兩銼),羚羊角屑(三分),羌活(一兩),石斛(一兩去根銼),薏苡仁(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暖酒下三十丸。

白話文:

針對虛勞導致的肢體痿弱麻痺、無力等症狀的方劑

第一個方子:牛膝丸

這個方子適用於治療因虛勞引起的四肢無力、活動困難、頭暈眼花、食慾不振、身體虛弱、疼痛等症狀。

藥材包含:牛膝(一兩,去除莖部)、黃耆(三分,切碎)、側子(一兩,炮製過,去除皮和核)、羌活(一兩)、人參(一兩,去除蘆頭)、白附子(一兩,炮製過,去除皮和核)、肉蓯蓉(一兩,用酒浸泡一夜,去除皺皮並炙烤)、防風(三分,去除蘆頭)、芎藭(一兩)、桂心(一兩)、巴戟天(一兩)、乾蠍(三兩半,稍微炒過)、白茯苓(一兩)、五加皮(一兩)、甘菊花(三分)、天麻(一兩)、補骨脂(一兩,稍微炒過)、熟地黃(一兩)、萆薢(一兩,切碎)、茵芋(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三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

第二個方子:羌活丸

這個方子適用於治療因虛勞引起的腰腿無力、活動困難、頭暈眼花、心煩健忘、身體沉重等症狀。

藥材包含:羌活(一兩)、茯神(一兩)、五加皮(一兩)、鹿茸(一兩半,去除絨毛,塗抹酥油稍微炙烤至微黃)、防風(三分,去除蘆頭)、牛膝(一兩半,去除莖部)、人參(一兩,去除蘆頭)、遠志(三分,去除莖部)、薯蕷(一兩)、桂心(一兩)、五味子(三分)、附子(一兩,炮製過,去除皮和核)、酸棗仁(一兩,稍微炒過)、枸杞子(三分)、山茱萸(一兩)、黃耆(一兩,切碎)、熟地黃(一兩)、羚羊角屑(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三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

第三個方子:萆薢丸

這個方子適用於治療因虛勞引起的腰腿無力、活動困難、骨節痠痛、筋脈拘急等症狀。

藥材包含:萆薢(一兩,切碎)、牛膝(一兩,去除莖部)、杜仲(一兩,去除粗皮,稍微炙烤至微黃,切碎)、酸棗仁(一兩,稍微炒過)、當歸(一兩)、防風(三分,去除蘆頭)、附子(一兩,炮製過,去除皮和核)、茵芋(三分)、熟地黃(一兩)、丹參(一兩)、赤芍藥(三分)、桂心(一兩)、黃耆(一兩,切碎)、羚羊角屑(三分)、羌活(一兩)、石斛(一兩,去除根部,切碎)、薏苡仁(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三二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