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九 (13)
卷第二十九 (13)
1. 治虛勞大便難諸方
夫虛勞之人。脾肺損弱。穀食減少。氣血阻隔。陰陽不和。胃氣壅滯。上焦虛熱。流注大腸。故令秘澀也。
治虛勞氣壅。大便難。頭目昏。心神煩熱。宜大黃散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芎藭(半兩),檳榔(三分),桑根白皮(半兩銼),漢防己(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臟腑氣滯。大便難。頭目昏。心酸壅悶。宜服檳榔散方。
檳榔(三分),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木香(一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郁李仁(一分湯浸去皮尖)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心酸。氣壅滯。大便難。四肢拘急。宜服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屑(一兩),獨活(一兩),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威靈仙(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檳榔(一兩),大麻仁(一兩),郁李仁(二兩去皮尖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虛勞胸膈氣滯。心腹脹滿。大便結澀。宜服郁李仁丸方。
郁李仁(三兩湯浸去皮尖微炒),訶黎勒皮(一兩),木香(一兩),桂心(一兩),枳實(一兩微炒黃),前胡(二兩去蘆頭),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芎藭(一兩),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煎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虛勞氣壅。大便秘澀。四肢煩疼。宜服麻仁丸方。
大麻仁(二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一兩),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木香(半兩),檳榔(一兩),柴胡(一兩去苗)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治虛勞大便不通的各種方法
虛勞患者,脾肺虛弱,食慾不振,氣血運行受阻,陰陽失衡,胃氣鬱滯,上焦虛熱下注大腸,因此導致大便秘結。
治療虛勞、氣滯、大便秘結、頭昏、心煩熱的方子:大黃散
成分: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芎藭(半兩)、檳榔(三分)、桑根白皮(半兩,切碎)、漢防己(半兩)、甘草(半兩,炙微黃,切碎)
製法: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加生姜半片,煎至三分之二,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治療虛勞、臟腑氣滯、大便秘結、頭昏、心酸胸悶的方子:檳榔散
成分:檳榔(三分)、川大黄(一兩,切碎微炒)、木香(一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一分,炙微黃,切碎)、郁李仁(一分,湯浸去皮尖)
製法: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
用法: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煎至三分之二,去渣,溫服,飯前服用。
治療虛勞、心酸、氣滯、大便秘結、四肢拘攣的方子:羚羊角丸
成分:羚羊角屑(一兩)、獨活(一兩)、川大黃(二兩,切碎微炒)、威靈仙(三分)、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檳榔(一兩)、大麻仁(一兩)、郁李仁(二兩,去皮尖微炒)
製法:將所有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搗至二百至三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每次飯前服用三十丸,溫水送服。
治療虛勞、胸膈氣滯、心腹脹滿、大便乾燥的方子:郁李仁丸
成分:郁李仁(三兩,湯浸去皮尖微炒)、訶黎勒皮(一兩)、木香(一兩)、桂心(一兩)、枳實(一兩,微炒至黃色)、前胡(二兩,去蘆頭)、川大黃(二兩,切碎微炒)、芎藭(一兩)、檳榔(一兩)
製法:將所有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搗至二三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每次飯前服用三十丸,用煎好的生姜湯送服。
治療虛勞、氣滯、大便秘結、四肢酸痛的方子:麻仁丸
成分:大麻仁(二兩)、川大黃(一兩,切碎微炒)、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一兩)、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木香(半兩)、檳榔(一兩)、柴胡(一兩,去苗)
製法:將所有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反覆搗至一百多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每次飯前服用三十丸,用生姜湯送服。
2. 治虛勞小便不利諸方
夫虛勞小便不利者。蓋膀胱是津液之府也。腎主於水。二經合為表裡。水氣通行。流於小腸。入於脬而為小便也。今脬內有客熱。則水不流通而凝澀。故小便難也。
治虛勞骨節疼痛。心膈躁悶。小便不利。宜服澤瀉散方。
澤瀉(一兩),鱉甲(一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襴),麥門冬(半兩去心),梔子仁(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木通(三分銼),赤芍藥(三分),黃芩(三分),赤茯苓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小便不利。心神煩熱。宜服蘧麥散方。
蘧麥(半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茅根(半兩銼),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子芩(半兩),木通(半兩銼),赤芍藥(半兩),川朴硝(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以利為度。
治虛勞下焦氣滯。臍腹妨悶。小便不利。宜服紫蘇散方。
紫蘇莖葉(二兩),木通(三分),石葦(三分去毛),冬葵子(一兩),木香(半兩),青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赤茯苓(一兩),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小便不利。氣攻腹內。妨痛。宜服赤茯苓散方。
赤茯苓(一兩),豬苓(一兩去黑皮),當歸(一兩),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羚羊角屑(一兩),大麻仁(一兩),木香(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芍藥(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煩熱。小腸不利。陰中疼痛。宜服石葦散方。
石葦(三分去毛),蘧麥(一兩),王不留行(三分),冬葵子(一兩),車前子(一兩),當歸(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煎木通湯。調下二錢。
治虛勞下焦有熱。小便不利。骨節疼痛。肌肉急。腹內痞滿。宜服赤芍藥散方。
赤芍藥(三分),柴胡(一兩去苗),赤芍藥〔(茯苓)一兩〕,大麻仁(一合),木通(半兩銼),檳榔(三枚)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豉五十粒。蔥白五寸。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小便不利。腹脅滿悶。四肢煩疼。宜服大黃丸方。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赤芍藥(三分),木通(一兩銼),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大麻仁(一兩),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清粥飲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治虛勞小便不利。心神煩悶。不欲飲食。四肢羸瘦。宜服大麻仁丸方。
白話文:
治虛勞小便不利諸方
虛勞導致小便不利,是因為膀胱是儲存津液的器官,腎臟主管水液代謝,兩者經絡互相表裡,水液才能正常運行,流經小腸,進入膀胱形成小便。現在膀胱內有熱邪阻滯,導致水液運行不暢,因此小便困難。
澤瀉散方:治療虛勞、骨節疼痛、心煩氣悶、小便不利。藥物包括澤瀉、鱉甲、麥門冬、梔子仁、甘草、木通、赤芍藥、黃芩、赤茯苓。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蔥白七寸、豉五十粒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蘧麥散方:治療虛勞、小便不利、心煩熱。藥物包括蘧麥、川大黃、茅根、枳殼、子芩、木通、赤芍藥、川朴硝、甘草。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每日服用三到四次,以通便為度。
紫蘇散方:治療虛勞、下焦氣滯、臍腹脹悶、小便不利。藥物包括紫蘇莖葉、木通、石葦、冬葵子、木香、青橘皮、赤茯苓、檳榔。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煎煮至六分,去渣,飯前溫服。
赤茯苓散方:治療虛勞、小便不利、腹痛。藥物包括赤茯苓、豬苓、當歸、枳殼、羚羊角屑、大麻仁、木香、甘草、赤芍藥。將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煎煮至六分,去渣,飯前溫服。
石葦散方:治療虛勞、煩熱、小便不利、陰部疼痛。藥物包括石葦、蘧麥、王不留行、冬葵子、車前子、當歸。將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飯前用木通煎湯送服二錢。
赤芍藥散方:治療虛勞、下焦有熱、小便不利、骨節疼痛、肌肉緊張、腹部痞滿。藥物包括赤芍藥、柴胡、赤茯苓、大麻仁、木通、檳榔。將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豉五十粒、蔥白五寸煎煮至六分,去渣,飯前溫服。
大黃丸方:治療虛勞、小便不利、腹部脅肋脹悶、四肢煩痛。藥物包括川大黃、赤芍藥、木通、陳橘皮、大麻仁、檳榔。將藥物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清粥送服三十丸,以通便為度。
大麻仁丸方:治療虛勞、小便不利、心煩悶、不想吃東西、四肢消瘦。藥物包括大麻仁、枳實、赤芍藥、杏仁、川大黃、陳橘皮。將藥物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清粥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