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八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八 (10)

1. 治虛勞心腹痛諸方

夫虛勞者。臟氣不足故也。復為風邪所乘。邪正相干。冷熱擊搏。故為心腹痛也。

治虛勞。肩背疼悶。心腹脹痛。腸胃虛鳴。臍下拘急。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一兩半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柴胡〔二(一)兩半去苗〕,京三稜(一兩炮銼),當歸(一兩半),赤芍藥(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大腹皮(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

治虛勞。肩背及心腹疼痛。或四肢不和。腹胃脹滿。宜服芎藭散方。

芎藭(一兩),柴胡(一兩半去苗),桂心(三分),赤芍藥(一兩),白朮(一兩),大腹皮〔二(三)分〕,桃仁(二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木香(二分)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心腹痛。胃氣不和。腹脅脹滿。宜服木香散方。

木香,芎藭,枳殼(麩炒微黃去瓤),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桂心,赤芍藥,人參(去蘆頭),檳榔(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冷氣攻。心腹痛疼。宜服丁香散方。

丁香(半兩),當歸(三分),赤芍藥(三分),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木香(三分),桂心(三分),人參(半兩去蘆頭),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心腹痛。小腹滯悶。宜服沉香散方。

沉香(一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檳榔,肉桂(去皺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蘹香子(以上各一兩),當歸(半兩),丁香(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熱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心腹脹滿刺痛。食不消。宜服肉豆蔻丸方。

肉豆蔻(一兩去殼),木香(一兩),丁香(半兩),當歸(半兩),京三稜(一兩炮銼),神麯(一兩搗碎微炒),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麝香(一分),桃仁〔一(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安息香(半兩),麥糵(一兩炒微黃)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熱酒下十五丸。

治虛勞。心腹或臍下疼痛。兼暖脾腎。順氣思食。阿魏丸方。

阿魏(半兩細研用白麵一兩拌溲作餅子爆令黃焦),木香(一兩),補骨脂(二兩微炒),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乾薑〔二(三)兩炮裂銼〕,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蘹香子(二兩微炒),檳榔(二兩),肉桂(二兩去皺皮),吳茱萸(二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話文:

治虛勞心腹痛諸方

虛勞是因為臟腑元氣不足,又受風邪侵襲,邪正交爭,寒熱交迫,所以引起心腹疼痛。

鱉甲散方(治虛勞,肩背疼痛悶脹,心腹脹痛,腸胃虛鳴,臍下拘急):

鱉甲(一兩半,用醋塗炙至微黃,去掉裙邊)、柴胡(一兩半,去苗)、京三稜(一兩,炮製後切碎)、當歸(一兩半)、赤芍藥(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陳橘皮(三分,用湯浸泡去白瓤後烘乾)、大腹皮(半兩)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150毫升),加生薑半片,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去渣,飯前溫服。

芎藭散方(治虛勞,肩背及心腹疼痛,或四肢不協調,腹胃脹滿):

芎藭(一兩)、柴胡(一兩半,去苗)、桂心(三分)、赤芍藥(一兩)、白朮(一兩)、大腹皮(三分)、桃仁(二十枚,用湯浸泡去皮尖和雙仁後麩炒至微黃)、陳橘皮(三分,用湯浸泡去白瓤後烘乾)、木香(二分)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150毫升),加生薑半片,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去渣,隨時溫服。

木香散方(治虛勞,心腹痛,胃氣不和,腹脅脹滿):

木香、芎藭、枳殼(麩炒至微黃,去瓤)、桃仁(用湯浸泡去皮尖和雙仁後麩炒至微黃)、陳橘皮(用湯浸泡去白瓤後烘乾)、桂心、赤芍藥、人參(去蘆頭)、檳榔(以上各一兩)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150毫升),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去渣,隨時溫服。

丁香散方(治虛勞,寒氣入侵,心腹疼痛):

丁香(半兩)、當歸(三分)、赤芍藥(三分)、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抹薑汁炙烤至香熟)、青橘皮(一兩,用湯浸泡去白瓤後烘乾)、木香(三分)、桂心(三分)、人參(半兩,去蘆頭)、桃仁(三分,用湯浸泡去皮尖和雙仁後麩炒至微黃)、川椒(一分,去蒂頭和閉口者,微炒去汗)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約150毫升),加生薑半片,大棗三枚,煎煮至六分(約90毫升),去渣,隨時溫服。

沉香散方(治虛勞,心腹痛,小腹脹悶):

沉香(一兩半)、附子(炮製後去皮和臍)、檳榔、肉桂(去粗皮)、陳橘皮(用湯浸泡去白瓤後烘乾)、蘹香子(以上各一兩)、當歸(半兩)、丁香(半兩)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飯前用熱酒調服二錢。

肉豆蔻丸方(治虛勞,心腹脹滿刺痛,消化不良):

肉豆蔻(一兩,去殼)、木香(一兩)、丁香(半兩)、當歸(半兩)、京三稜(一兩,炮製後切碎)、神麴(一兩,搗碎後微炒)、陳橘皮(半兩,用湯浸泡去白瓤後烘乾)、麝香(一分)、桃仁(一兩,用湯浸泡去皮尖和雙仁後麩炒至微黃)、安息香(半兩)、麥芽(一兩,炒至微黃)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反覆研磨五百至七百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熱酒送服十五丸。

阿魏丸方(治虛勞,心腹或臍下疼痛,兼溫補脾腎,調理氣機,增進食慾):

阿魏(半兩,研細後與一兩白麵混合,做成餅子,烘烤至黃焦)、木香(一兩)、補骨脂(二兩,微炒)、青橘皮(一兩,用湯浸泡去白瓤後烘乾)、乾薑(二兩,炮製後切碎)、附子(二兩,炮製後去皮和臍)、蘹香子(二兩,微炒)、檳榔(二兩)、肉桂(二兩,去粗皮)、吳茱萸(二兩,用湯浸泡七次後烘乾,微炒)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反覆研磨三百至五百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溫酒或熱酒送服十五丸,用生薑湯送服也可以。

又一方:

青橘皮(一兩,用湯浸泡去白瓤後烘乾)、桂心(一兩)、木香(二兩)、桃仁(一兩,用湯浸泡去皮尖和雙仁後麩炒至微黃)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飯前用熱酒調服一錢。

又一方:

乾漆(一兩,搗碎後炒至冒煙)、京三稜(一兩,炮製後切碎)、蓬莪朮(半兩,煨制)、青橘皮(三分,用湯浸泡去白瓤後烘乾)、桃仁(一兩,用湯浸泡去皮尖和雙仁後麩炒至微黃)、桂心(一兩)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飯前用熱酒調服一錢。

(注:以上劑量單位為古代中藥劑量單位,現代使用需遵從醫生囑咐,切勿自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