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八 (8)
卷第二十八 (8)
1. 治虛勞不思食諸方
夫脾胃者。候身體肌肉也。胃為水穀之海。若虛勞。則臟腑不和。令脾胃氣弱。故不思食也。
治虛勞。脾胃氣虛。不思飲食。宜服白朮散方。
白朮,木香,草豆蔻(去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人參(去蘆頭),肉豆蔻(去殼),益智子(去皮),乾薑(炮裂銼),白茯苓,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以上各一兩),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氣不和。心腹冷氣。不思飲食。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人參(一兩去蘆頭),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朮(一兩),白茯苓(一兩),草豆蔻(一兩去皮),桂心(半兩),高良薑(半兩銼),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甘草(二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虛勞。脾胃氣虛弱。不思飲食。四肢無力。睡常不足。面色萎黃。宜服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三分煨用皮),人參(半兩去蘆頭),當歸(半兩),白朮(一兩),芎藭(半兩),丁香(半兩),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黃耆〔三(二)分銼〕,桂心(半兩),熟乾地黃(一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脾胃不和。少思飲食。或時自瀉。宜服厚朴散方。
厚朴(五兩去粗皮細銼用生薑五兩研取汁和浸厚朴一宿以生薑捏焙乾後微火炒令香熟紫色煙盡為度),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朮(一兩),訶黎勒(二兩煨用皮),草豆蔻(一兩去皮),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生薑棗湯調下一錢。
治虛勞。脾胃虛冷。不思飲食。宜服溫脾散方。
訶黎勒(二兩煨用皮),肉桂(二兩去皺皮),木香(一兩),肉豆蔻(一兩去殼),人參(一兩去蘆頭),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白茯苓(一兩),丁香(半兩),沉香(半兩),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藿香(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醋物菘菜。
治虛勞不思食。煮肝散方。
木香(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桂心(半兩),胡椒(一分),補骨脂(半兩),白朮(一兩),白芍藥(一兩),高良薑(半兩銼),乾薑(半兩炮裂銼),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縮砂(半兩去皮)
白話文:
我們的脾胃負責身體肌肉的運作,胃是食物與水分的儲存庫。如果身體過度疲憊,會導致臟腑運作失調,使脾胃功能減弱,進而影響食慾。
【白朮散方】適用於因虛弱疲憊導致脾胃功能減弱、食慾不佳的情況。 所需材料:白朮、木香、草豆蔻(去皮)、陳皮(去白瓤,烘乾)、人參(去蘆頭)、肉豆蔻(去殼)、益智子(去皮)、乾薑(烘烤)、白茯苓、厚朴(去粗皮,塗薑汁,烘烤)、半夏(去滑)、甘草(烘烤)各一兩;半夏(去滑)半兩。
將所有藥材混合後磨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中等大小的一碗水,再加入一半分量的生薑和三顆棗子,煎煮至剩下三分之二的水量,濾掉渣滓,不論何時都可溫熱服用。
【厚朴散方】適用於虛弱疲憊導致脾胃不協調、腹部冷、食慾不佳的情況。 所需材料:厚朴(去粗皮,塗薑汁,烘烤)、人參(去蘆頭)、吳茱萸(烘乾微炒)、青皮、白朮、白茯苓、草豆蔻(去皮)、桂心、高良薑、附子(去皮臍,烘烤)、甘草各一兩。
將所有藥材混合後磨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中等大小的一碗水,再加入一半分量的生薑和三顆棗子,煎煮至剩下三分之二的水量,濾掉渣滓,不論何時都可溫熱服用。
【訶黎勒散方】適用於虛弱疲憊導致脾胃功能減弱、食慾不佳、四肢無力、睡眠不足、面色蒼白的情況。 所需材料:訶黎勒(去皮,烘焙)、人參(去蘆頭)、當歸、白朮、芎藭、丁香、甘草(烘烤)、陳皮(去白瓤,烘烤)、黃耆、桂心、熟乾地黃、麥門冬(去心,烘烤)。
將所有藥材混合後磨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中等大小的一碗水,再加入一半分量的生薑和三顆棗子,煎煮至剩下三分之二的水量,濾掉渣滓,不論何時都可溫熱服用。
【厚朴散方】適用於虛弱疲憊導致脾胃不協調、食慾不佳、偶爾腹瀉的情況。 所需材料:厚朴(去粗皮,細切,用薑汁浸泡一夜,烘烤)、人參(去蘆頭)、陳皮(去白瓤,烘烤)、白朮、訶黎勒(去皮,烘焙)、草豆蔻(去皮)、甘草(烘烤)各一兩。
將所有藥材混合後磨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在飯前用生薑棗湯調和服用。
【溫脾散方】適用於虛弱疲憊導致脾胃虛寒、食慾不佳的情況。 所需材料:訶黎勒(去皮,烘焙)、肉桂(去皮)、木香、肉豆蔻(去殼)、人參(去蘆頭)、附子(去皮臍,烘烤)、乾薑(烘烤)、白茯苓、丁香、沉香、厚朴(去粗皮,塗薑汁,烘烤)、甘草(烘烤)。
將所有藥材混合後磨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中等大小的一碗水,再加入一半分量的生薑和三顆棗子,煎煮至剩下三分之二的水量,濾掉渣滓,不論何時都可溫熱服用。避免食用醋、菘菜。
【煮肝散方】適用於虛弱疲憊導致食慾不佳的情況。 所需材料:木香、人參(去蘆頭)、桂心、胡椒、補骨脂、白朮、白芍藥、高良薑、乾薑(烘烤)、陳皮(去白瓤,烘烤)、厚朴(去粗皮,塗薑汁,烘烤)、縮砂(去皮)。
將所有藥材混合後磨碎成粉末。每次使用一具母豬肝,切成細片,加入五錢藥粉,攪拌均勻,放入鍋中,加入三大碗漿水,加入五根蔥白,煮至熟透,隨意食用。
【和氣通真丸方】適用於虛弱疲憊,能溫暖脾胃、壯健胃部,增進食慾,調節氣血的情況。 所需材料:厚朴(去粗皮,塗薑汁,烘烤)、楮實、石斛(去根)、肉桂(去皮)、乾薑(烘烤)、附子(去皮臍,烘烤)、牛膝(去苗)、白朮、青皮(去白瓤,烘烤)、人參(去蘆頭)、白茯苓、檳榔、薯蕷、木香、乳香、肉豆蔻。
將所有藥材混合後磨碎成粉末,加入煉製的蜂蜜,攪拌並搗碎300-500次,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在飯前服用30粒,可以用生薑棗湯或酒送服。
【桔梗丸方】適用於虛弱疲憊導致脾胃虛寒、氣脹、食慾不佳的情況。 所需材料:桔梗(去蘆頭)、白朮、桂心、吳茱萸(烘乾微炒)、厚朴(去粗皮,塗薑汁,烘烤)、陳皮(去白瓤,烘烤)、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人參(去蘆頭)、乾薑(烘烤)、甘草(烘烤)、麥曲(炒微黃)、神麴(炒微黃)、肉豆蔻。
將所有藥材混合後磨碎成粉末,加入煉製的蜂蜜,攪拌並搗碎200-300次,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在飯前服用20粒,可以用溫酒送服,直到病情好轉為止。
【厚朴丸方】適用於虛弱疲憊導致脾胃不調、腹部脹滿、食慾不佳的情況。 所需材料:厚朴(去粗皮,塗薑汁,烘烤)、五味子、桔梗(去蘆頭)、白朮、枳殼(麩炒微黃,去瓤)、訶黎勒(去皮,烘焙)、桂心、乾薑(烘烤)、人參(去蘆頭)、黃柏(炒微黃)、益智子(去皮)。
將所有藥材混合後磨碎成粉末,加入煉製的蜂蜜,攪拌並搗碎200-300次,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在飯前服用20粒,可以用溫酒送服。
【蓽茇丸方】適用於虛弱疲憊導致腸胃極度虛寒、完全沒有食慾、或有脹氣的情況。 所需材料:蓽茇、人參(去蘆頭)、桂心、乾薑(烘烤)、訶黎勒(去皮,烘焙)、白茯苓、胡椒、陳皮(去白瓤,烘烤)。
將所有藥材混合後磨碎成粉末,加入煉製的蜂蜜,攪拌並搗碎100-200次,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在飯前服用20粒,可以用粥飲送服。
【木香丸方】適用於虛弱疲憊導致脾胃虛寒、食慾不佳、或有氣脹、刺痛的情況。 所需材料:木香、訶黎勒(去皮,烘焙)、肉豆蔻(去殼)、麝香。
將所有藥材混合後磨碎成粉末,加入煮熟的棗肉,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在飯前服用10粒,可以用溫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