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七 (2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七 (24)

1. 治虛勞不足諸方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能益氣補不足。建中散方。

黃耆(銼),桂心,白芍藥,白朮,當歸,附子(炮裂去皮臍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木香(三分),熟乾地黃(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下飴糖如棗大。更煎一兩沸。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不足。陰陽失度。傷筋損脈。噓吸短氣。漏泄不止。小便赤黃。陰下濕痹。腰脊如折。顏色不悅。宜服菟絲子散方。

菟絲子(三兩搗),甘草(二兩炙微赤銼),棗肉(三兩),桂心(三兩銼),杜仲(五兩去皴皮銼)麥門冬(二兩去心),生乾地黃(五兩),肉蓯蓉(三兩銼去皺皮切)

上件藥。以酒五升。漬三宿。出曝乾。復浸更曝乾。以酒盡為度。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脾腎氣寒。飢不欲食。面色黑。少氣不足。宜服磁石散方。

磁石(三兩搗碎水淘去赤汁),黃耆(一兩銼),杜仲(一兩半去粗皮微炙銼),五味子(三分),白石英(一兩),白茯苓(一兩),白朮(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絕傷羸極。氣少不足。四肢消瘦。宜服胡麻湯方。

胡麻(三兩),熟乾地黃(二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分炙微赤銼),麥門冬(二兩去心焙),藁本(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不足。補益思食助力。宜服此方。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桑螵蛸(三分微炒),紫芝(三分),五味子(三分),紫菀(三分洗去苗土),熟乾地黃(一兩),鍾乳粉(一兩),遠志(半兩去心),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不足。益氣力。思飲食。宜服鍾乳散方。

鍾乳粉(二兩),黃耆(一兩銼),桂心(一兩),乾薑(三分炮裂銼),肉蓯蓉(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乾),白朮(一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虛勞不足。補養五臟。療風氣。堅筋骨。益精髓。宜服鍾乳浸酒方。

鍾乳粉(三兩),石斛(二兩去根銼),牛膝(二兩去苗),黃耆(二兩銼),防風(二兩去蘆頭),熟乾地黃(五兩)

上件藥細銼。都以生絹袋盛。以酒二斗浸三日後。每於食前。溫飲一小盞。

治虛勞腎氣不足夢與鬼交。心多忪悸。頭目昏悶。四肢少力。不欲飲食。宜服肉蓯蓉丸方。

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乾),熟乾地黃(二兩),鍾乳粉〔一(二)兩〕,五味子(三分),龍骨(三分),山茱萸(三分),車前子(一兩),桂心(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牛膝(一兩去苗),枸杞子(三分),遠志(三分去苗),白茯苓(一兩),黃耆(三分銼),杜仲(一兩半去粗皮微炙銼),防風(三分去蘆頭),薯蕷(三分),石菖蒲(三分),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石斛(一兩去根銼),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焙乾別搗為末)

白話文:

治虛勞不足諸方

第一方: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在飯前用溫酒調服二錢。

此方名為建中散,主治虛勞,能補益氣血,改善身體虛弱。

藥材包含:黃耆(切碎)、桂心、白芍藥、白朮、當歸、附子(炮製過,去除皮和臍部,各一兩)、甘草(半兩,炙烤至微赤色後切碎)、木香(三分)、熟地黃(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小碗,加入生薑半份、紅棗三顆,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然後加入飴糖,大小如棗子,再煎煮一兩次。在飯前溫服。

此方主治虛勞不足,陰陽失調,筋脈損傷,呼吸短促,遺精不止,小便發紅發黃,陰部潮濕麻痺,腰背酸痛如折,臉色不好。此方名為菟絲子散。

藥材包含:菟絲子(三兩,搗碎)、甘草(二兩,炙烤至微赤色後切碎)、紅棗肉(三兩)、桂心(三兩,切碎)、杜仲(五兩,去除粗皮後切碎)、麥門冬(二兩,去除中心)、生地黃(五兩)、肉蓯蓉(三兩,切碎並去除皺皮)。

將以上藥材用五升酒浸泡三日,取出曬乾。再浸泡、再曬乾,直到酒都用完。然後磨成細粉。每次在飯前,用溫酒調服二錢。

此方主治虛勞,脾腎氣虛寒,沒有食慾,面色發黑,氣短乏力。此方名為磁石散。

藥材包含:磁石(三兩,搗碎後用水淘洗去除赤色汁液)、黃耆(一兩,切碎)、杜仲(一兩半,去除粗皮後微炙切碎)、五味子(三分)、白石英(一兩)、白茯苓(一兩)、白朮(一兩)、附子(一兩,炮製過,去除皮和臍部)、桂心(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小碗,煎煮至剩六分,去除藥渣。在飯前溫服。

此方主治虛勞,身體極度虛弱,氣血不足,四肢消瘦。此方名為胡麻湯。

藥材包含:胡麻(三兩)、熟地黃(二兩)、人參(一兩,去除蘆頭)、甘草(一分,炙烤至微赤色後切碎)、麥門冬(二兩,去除中心並烘乾)、藁本(三分)。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小碗,煎煮至剩五分,去除藥渣。在飯前溫服。

此方主治虛勞不足,可以補益身體,增進食慾,增加力氣。

藥材包含:石斛(一兩半,去除根部後切碎)、桑螵蛸(三分,稍微炒過)、紫芝(三分)、五味子(三分)、紫菀(三分,洗淨去除苗土)、熟地黃(一兩)、鐘乳粉(一兩)、遠志(半兩,去除中心)、附子(三分,炮製過,去除皮和臍部)。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在飯前,用溫酒調服二錢。

此方主治虛勞不足,可以補益氣力,增進食慾。此方名為鐘乳散。

藥材包含:鐘乳粉(二兩)、黃耆(一兩,切碎)、桂心(一兩)、乾薑(三分,炮製過後切碎)、肉蓯蓉(一兩,用酒浸泡一夜,刮去皺皮並炙乾)、白朮(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在飯前,用溫酒調服二錢。

此方主治虛勞不足,可以補養五臟,治療風邪,強健筋骨,補益精髓。此方為鐘乳浸酒方。

藥材包含:鐘乳粉(三兩)、石斛(二兩,去除根部後切碎)、牛膝(二兩,去除苗)、黃耆(二兩,切碎)、防風(二兩,去除蘆頭)、熟地黃(五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生絹袋裝好,放入兩斗酒中浸泡三日。每次在飯前,溫飲一小杯。

此方主治虛勞,腎氣不足,容易做夢,心悸不安,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沒有食慾。此方名為肉蓯蓉丸。

藥材包含:肉蓯蓉(二兩,用酒浸泡一夜,刮去皺皮並炙乾)、熟地黃(二兩)、鐘乳粉(一或二兩)、五味子(三分)、龍骨(三分)、山茱萸(三分)、車前子(一兩)、桂心(三分)、人參(三分,去除蘆頭)、牛膝(一兩,去除苗)、枸杞子(三分)、遠志(三分,去除苗)、白茯苓(一兩)、黃耆(三分,切碎)、杜仲(一兩半,去除粗皮後微炙切碎)、防風(三分,去除蘆頭)、薯蕷(三分)、石菖蒲(三分)、附子(一兩,炮製過,去除皮和臍部)、石斛(一兩,去除根部後切碎)、菟絲子(二兩,用酒浸泡三日後烘乾,單獨搗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