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七 (2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七 (23)

1. 治虛勞不足諸方

夫虛勞不足者。是因中風傷寒熱病。勞損溫瘧大病之後。血氣減耗。臟腑未和。故使虛乏不足。虛乏不足則經絡受邪。隨其所犯。變成諸病也。

治虛勞不足。四肢無力。不能飲食。食即多汗。宜服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牡蠣,黃耆(銼),人參(去蘆頭),麥門冬(去心),白茯苓(以上各一兩),續斷,白芍藥,桂心,五味子,甘草(炙微赤銼),當歸,白朮,山茱萸(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不汗出而悶。脈結心悸虛煩。宜服龍齒散方。

龍齒(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耆(一兩銼),麥門冬(一兩去心),熟乾地黃(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桂心(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不足。小便數。四肢無力。不能自持。宜服此方。

石斛(一兩半去根銼),黃耆〔二(一)兩銼〕,澤瀉(一兩),補骨脂(一兩微炒),遠志(三分去心),牛膝(一兩去苗),當歸(三分),人參(一兩去蘆頭),熟乾地黃(二兩),桂心(三分),五味子(半兩),白茯苓(一兩),鹿茸(一兩半去毛塗酥炙微黃),龍骨(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膜。以水一大盞半。煮取汁一盞。去羊腎。入藥五錢。煎至五分。去滓。食前溫服。晚食前覆滓再煎服之。

治虛勞不足。臟腑虛弱。四肢乏力。不能飲食。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銼),人參(去蘆頭),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當歸,附子(炮裂去皮臍),石斛(去根銼),白朮,山茱萸,白茯苓(以上各一兩),桂心(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麥門冬(一兩半去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不足。咳逆上氣。不欲飲食。四肢乏力。宜服胡麻散方。

胡麻,桂心,甘草(炙微赤銼),人參(去蘆頭),澤瀉,黃耆(銼),白茯苓(以上各一兩),五味子,麥門冬(去心焙),地骨皮,天門冬(去心以上各半兩),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薤白兩莖。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不足。乏力少食。宜服大補益石斛散方。

石斛(二兩去根銼),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令乾),遠志(一兩去心),菟絲子(一兩酒浸三日曝乾別搗為末),續斷(一兩),天雄(三分炮裂去皮臍),熟乾地黃(二兩),枸杞子(二兩)

白話文:

治虛勞不足諸方

虛勞不足,是因中風、傷寒、熱病、勞損、溫瘧等大病之後,導致血氣消耗,臟腑失調,因而出現虛弱乏力等症狀。虛乏不足會使經絡受邪,進而引發各種疾病。

一、治虛勞不足,四肢無力,不能飲食,食即多汗,宜服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牡蠣、黃耆(切碎)、人參(去除蘆頭)、麥門冬(去除心)、白茯苓(以上各一兩)、續斷、白芍藥、桂心、五味子、甘草(炙微赤,切碎)、當歸、白朮、山茱萸(以上各三分)。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加入生薑半分,大棗三枚,煎煮至六分,去渣服用。飯前溫服。

二、治虛勞,不汗出而悶,脈結心悸虛煩,宜服龍齒散方:

龍齒(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黃耆(一兩,切碎)、麥門冬(一兩,去除心)、熟乾地黃(一兩)、人參(一兩,去除蘆頭)、桂心(半兩)、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阿膠(一兩,搗碎炒至黃燥)。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加入大棗三枚,煎煮至六分,去渣服用。溫服,不拘時辰。

三、治虛勞不足,小便頻數,四肢無力,不能自主行走,宜服此方:

石斛(一兩半,去除根,切碎)、黃耆(二兩,切碎)、澤瀉(一兩)、補骨脂(一兩,微炒)、遠志(三分,去除心)、牛膝(一兩,去除苗)、當歸(三分)、人參(一兩,去除蘆頭)、熟乾地黃(二兩)、桂心(三分)、五味子(半兩)、白茯苓(一兩)、鹿茸(一兩半,去除毛,塗酥炙至微黃)、龍骨(一兩)。

將以上藥物粗略研磨成粉。每次服用,用羊腎一對,切去脂肪膜,加一大盞半水煎煮取一盞汁,去羊腎,加入藥粉五錢,煎煮至五分,去渣。飯前溫服,晚飯前再煎煮殘渣服用。

四、治虛勞不足,臟腑虛弱,四肢乏力,不能飲食,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切碎)、人參(去除蘆頭)、陳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內層後烘乾)、當歸、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石斛(去除根,切碎)、白朮、山茱萸、白茯苓(以上各一兩)、桂心(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切碎)、麥門冬(一兩半,去除心)。

將以上藥物粗略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加入生薑半分,大棗三枚,煎煮至六分,去渣。飯前溫服。

五、治虛勞不足,咳嗽氣逆,不想飲食,四肢乏力,宜服胡麻散方:

胡麻、桂心、甘草(炙微赤,切碎)、人參(去除蘆頭)、澤瀉、黃耆(切碎)、白茯苓(以上各一兩)、五味子、麥門冬(去除心,烘乾)、地骨皮、天門冬(去除心,以上各半兩)、熟乾地黃(二兩)。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加入薤白兩莖,生薑半分,煎煮至六分,去渣。溫服,不拘時辰。

六、治虛勞不足,乏力少食,宜服大補益石斛散方:

石斛(二兩,去除根,切碎)、肉蓯蓉(二兩,用酒浸泡一夜,刮去粗皮,烘乾)、遠志(一兩,去除心)、菟絲子(一兩,用酒浸泡三日後曬乾,另行研磨成粉)、續斷(一兩)、天雄(三分,炮製後去除皮和臍)、熟乾地黃(二兩)、枸杞子(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