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九 (3)
卷第五十九 (3)
1. 治赤白痢諸方
夫痢者。皆由榮衛不足。腸胃虛弱。冷熱之氣。乘虛入客於腸間。虛則泄。故為痢也。然其痢而有赤白者。是熱乘於血。血滲腸內則赤也。冷氣入腸。搏於腸間。津液凝滯則白也。冷熱相交。故赤白相雜。重者狀如膿涕。而血雜之。輕者白膿上有赤脈薄血。狀如魚之腦。世謂之魚腦痢也。
治赤白痢。腹中疼痛。口乾。或作寒熱。黃連散方。
白話文:
痢疾的發生,都是因為身體的正氣和抵抗力不足,導致腸胃虛弱。寒熱之氣就會趁虛而入,侵犯腸道。腸道虛弱,就會腹瀉,因此就會得痢疾。
痢疾中帶有血色的,是因為熱氣侵襲了血液,血液滲入腸道就會變成紅色。寒氣進入腸道,在腸道內與熱氣相搏,津液凝滯就會變成白色。寒熱交錯,所以紅色和白色會混合在一起。嚴重的會像膿涕一樣,並混雜著血液。較輕的會在白色的膿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紅色血跡,看起來就像魚腦一樣,所以人們稱之為「魚腦痢」。
黃連(三分去須微炒),白朮(半兩),黃芩(半兩),當歸(三分銼微炒),烏梅肉(半兩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藥材:
- 黃連(三分,去除鬚根後微炒)
- 白朮(半兩)
- 黃芩(半兩)
- 當歸(三分,切碎後微炒)
- 烏梅肉(半兩,微炒)
- 乾薑(半兩,炮裂後切碎)
- 阿膠(一兩,搗碎後炒至黃色乾燥)
-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後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二(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赤白痢。腹中㽲痛。時作寒熱。阿膠散方。
白話文:
將這些草藥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到三錢,用一個中等大小的杯子裝滿水,煮到只剩下一半左右,去掉渣滓後,在任何時間點趁熱服用。 這可以治療紅色和白色的痢疾,減輕腹部疼痛,以及緩解發冷和發燒的情況。這是阿膠散配方。
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黃連(一兩去須微炒),當歸(半兩銼微炒)
白話文:
阿膠(半兩,搗碎並炒至金黃乾燥) 甘草(半兩,烤至微紅,然後切碎) 附子(一兩,炮裂後去掉皮和臍) 黃連(一兩,去除須根,微炒) 當歸(半兩,切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赤白痢。地榆散方。
白話文:
以上的草藥要研磨並篩選成為粉末狀,每次服用約 10 克左右,加入半杯水煮沸到剩餘一半,去掉渣子後,在任何時間點趁熱服用。 這可以治療紅色和白色的腹瀉問題。
地榆(一兩半銼),樗樹白皮(一兩炙微黃銼),白朮(三分),當歸(三分銼微炒)
白話文:
地榆(60克,切碎) 樗樹白皮(60克,烤至微黃,切碎) 白朮(18克) 當歸(18克,切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赤白痢。無問日數。老少並宜。服此乾薑散方。
乾薑(二兩炮裂銼),梔子仁(十四枚)
白話文:
取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煎煮至五分,去渣,不拘時間,稍熱服用。此方可治赤白痢,不論病程長短,老少皆宜。
方劑名為乾薑散,由二兩炮製切片的乾薑和十四枚梔子仁組成。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薤白七莖。豉半合。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
治赤白痢。日夜不絕。赤石脂散方。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盞水加入七根蔥白和半合豉。煎到剩五分之一。過濾掉藥渣。不限時間,趁微熱時服用。
赤石脂(一兩),龍骨(一兩),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地榆(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訶黎勒(一兩煨用皮),乾薑(一兩炮裂銼),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白話文:
赤石脂(1兩) 龍骨(1兩) 阿膠(1兩,搗碎後用生薑汁炒至焦黃,變乾) 地榆(1兩) 當歸(1兩,切片並稍微炒一下) 厚朴(1兩半,去掉粗皮,塗抹生薑汁後炙烤至香氣四溢) 訶黎勒(1兩,去除果皮後使用) 乾薑(1兩,烘烤後破裂,切片) 黃連(1兩,去除根須後稍微炒一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赤白痢。內補散方。
黃連(一兩去須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乾薑(半兩炮裂銼),紫筍茶(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赤白痢。日夜行數不減。宜服此石榴皮散方。
酸石榴皮(一兩),龍骨(一兩燒過),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赤白痢不止。多渴。附子散方。
附子(一枚生去皮臍),烏梅(二枚)
上件二味。各燒令半生半熟,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一錢。
治赤白痢。日夜不禁。宜服橡實散方。
白話文:
將黃連、甘草、乾薑、紫筍茶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不限時間,用粥水調服。此方用於治療赤白痢。
若赤白痢日夜不止,可服用酸石榴皮、龍骨、訶黎勒等藥材搗碎過篩成的粉末,每次服用兩錢,不限時間,用粥水調服。
若赤白痢不止,且口渴,可將附子、烏梅各燒至半生半熟,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於飯前服用一錢,用粥水調服。
若赤白痢日夜不止,可服用橡實等藥材搗碎過篩成的粉末,每次服用兩錢,不限時間,用粥水調服。
橡實(一兩),酸石榴皮(一兩微炒),黃牛角䚡(一兩燒灰)
白話文:
橡子(50克),石榴皮(50克,微炒),牛角灰(50克)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赤白痢。冷熱未調。下痢不止。枳殼散方。
白話文:
這是一種治療赤白痢疾、冷熱失衡以及持續腹瀉的草藥配方。要將這些草藥研磨成粉末狀,然後在任何時間點都可以用稀飯或水來攪拌服用兩錢。這是《枳殼散》方劑的內容。
枳殼(三分麩炒去瓤),厚朴(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甘草(三分炙微赤銼),臭椿根(三分炙黃銼),地榆(三分銼),紫草(三分)
白話文:
**枳殼:**三分,炒過麥麩後去掉果肉。 厚朴: 三分,去掉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甘草: 三分,炙烤微紅後切碎。 臭椿根: 三分,炙烤至黃色後切碎。 地榆: 三分,切碎。 紫草: 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痢。白多赤少。沒石子散方。
白話文:
以上的古文中提到一種治療痢疾的方法。首先,要準備一些草藥並把它們磨碎、篩過成為粉末狀。接著,在任何時間點服用這份草藥粉時,可以搭配米粥一起吃進去,每次吃的量是兩錢。 這種方法適用於白色排泄物較多而紅色排泄物較少的情況。如果想要瞭解更多關於這個療法的信息,可以在《沒石子散》配方中找到更多詳細資料。
沒石子(半兩),黃連(一兩去須微炒),乾薑(一兩炮裂銼),白茯苓(半兩),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當歸(一兩銼微炒)
白話文:
沒食子(25 克) 黃連(50 克,去鬚後微炒) 乾薑(50 克,炮製後弄碎) 白茯苓(25 克) 厚朴(50 克,去粗皮後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當歸(50 克,弄碎後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用粥飲調下二錢。
治赤白痢。及水穀冷熱氣痢並主之。白朮丸方。
白話文:
以上的草藥要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不用考慮時間,用稀飯或湯水攪拌兩錢服用。 可以治療紅色和白色的腹瀉,以及由食物引起的寒熱型腹瀉。 白朮丸配方。
白朮(三分),赤石脂(三分),犀角屑(三分),乾薑(半兩炮裂銼),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龍骨(三分),黃連(一兩去須),烏梅肉(三分微炒),當歸(三分銼微炒)
白話文:
白朮(三分) 赤石脂(三分) 犀牛角粉末(三分) 乾薑(半兩,炮製後敲裂並切碎) 厚朴(一兩,去掉粗糙的皮,塗上生薑汁烘烤至香熟) 龍骨(三分) 黃連(一兩,去掉根鬚) 烏梅肉(三分,略微炒製) 當歸(三分,切碎並略微炒製)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三十丸。
治赤白痢。行數不減。時或口乾發渴。烏梅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細粉。用煉製的蜂蜜和粉末一起研磨,研磨五百到七百次。將藥末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在飯前,用稀飯送服三十丸。
烏梅肉(半兩微炒),黃連(三分去須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訶黎勒(三分煨用皮),白礬(半兩燒灰)
白話文:
烏梅肉(15 克,略微炒過) 黃連(9 克,去除須後略微炒過) 乾薑(15 克,炮製成裂片,取粉末) 訶黎勒(9 克,煨製,只取果皮) 白礬(15 克,燒成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赤白痢。冷熱相攻。腹中㽲痛。宜服此方。
白話文:
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不限時間,用稀飯或飲料調和後服用兩錢。 治療紅、白腹瀉,寒熱交雜引起的腹部疼痛,適合使用這個藥方。
黃連(半兩去須微炒),蕪荑(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白話文:
- 黃連(半兩,去掉根須,稍微炒一炒)
- 蕪荑(半兩)
- 乾薑(半兩,炮製後裂開,再切碎)
- 甘草(一錢,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二錢。
治赤白痢。服諸藥不效。宜服此麝香丸方。
白話文:
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不限時間,用稀飯或飲料調和後服用兩錢。 治療紅白痢疾,如果其他藥無效,可以試試這個“麝香丸”配方。
麝香(一分),綠豆(一分),硃砂(半分),巴豆(一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用)
白話文:
麝香(0.3 克),綠豆(0.3 克),硃砂(0.15 克),巴豆(30 克,去皮去心,研磨成粉,用紙包起來壓榨出油)
上件藥。都細研。以粟米飯和丸。如綠豆大。空心。以冷粥飲下二丸子。當日忌食熱物。
又方。
白話文:
上述藥物,都要磨成細粉,用粟米飯和成藥丸,顆粒大小如綠豆。空腹時,用涼粥送服兩顆藥丸。當天避免食用熱性食物。
粉霜〔三(二)錢〕,膩粉(二錢),砒霜(一錢)
白話文:
粉霜:三錢(二分) 膩粉:二錢 砒霜:一錢
上件藥。同研。以燒飯和丸。如黍米大。空心。以冷水下三丸。忌食熱物。
又方。
黃丹(一兩炒令微紫色),白麵(半兩),巴豆(九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調攪候澄清。傾卻上面者。用底下稠者。丸如綠豆大。每服。以冷水下三丸。
又方。
乾薑(半兩炮裂銼),雀糞(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軟飯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十丸。
又方。
川烏頭(六枚炮裂去皮臍為末),巴豆(十四枚)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用煮熟的米飯和成丸子,大小如黍米粒,空腹時用冷水吞服三粒,忌食熱性食物。
另一種方法是用黃丹、白麵、巴豆製成藥丸。將藥材用水調和,攪拌至沉澱後,取底部濃稠部分,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用冷水吞服三粒。
再一種方法是用乾薑、雀糞製成藥丸。將藥材研磨成粉,用軟飯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用粥水吞服十粒,不限時間。
最後一種方法是用川烏頭、巴豆製成藥粉。將川烏頭炮裂去皮臍,研磨成粉,與巴豆混合使用。
上件藥。以巴豆於熱油內炸黃焦。去皮心。入烏頭末。相和為末。用米醋一升。於銚子內。以慢火熬成膏。用寒食麵。襯手丸如綠豆大。每服。以二宣湯下三丸。
白話文:
藥材使用如下:
- 將巴豆放入熱油中炸至焦黃。
- 去除巴豆皮和種仁。
- 加入烏頭粉末,混合均勻成細末。
- 使用一升米醋倒入銚子中。
- 用小火熬煮成膏狀。
- 使用寒食麵,保護手掌,將膏狀物丸成綠豆大小。
- 每一次服用,使用二宣湯沖服三丸。
又方。
膩粉(一兩炒令黃),砒霜(一分)
上都研如粉。以飯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以新汲水下二丸。忌食熱物。
治赤白痢神效方。
砒霜(半兩),附子(半兩去皮臍),寒水石(一兩),定粉(一兩)
白話文:
另一種方法是用膩粉(一兩炒至金黃色)和砒霜(一分)。把所有材料一起磨成粉末,然後用飯搓成像黍米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時應配以新鮮自來水吞服兩粒,並避免食用熱的食物。 治療紅白痢疾的特效方:取砒霜(半兩)、附子(半兩去掉皮和芽尖)、寒水石(一兩)和定粉(一兩)。
上件藥。並生用。同研令細。以水浸蒸餅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以冷水下三丸。忌食熱物。
白話文:
把上述藥材一起放入,生用藥材,將其研磨成細粉。用蒸過的餅子加入水拌入藥粉揉成丸劑,丸子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用冷水送服三丸。服用藥丸後忌食熱性食物。
又方。
川烏頭末(一兩),黑豆末(一兩)
上件藥。用新汲水和丸。如綠豆大。硃砂末內滾過。每服。以冷水下七丸。
又方。
黃丹(一兩炒令紫色),黃連(一兩去須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麵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煎生薑甘草湯下五丸。
治赤白痢。服藥過度。未得痊減。宜服此方。
砒霜(半兩),粉霜(半兩),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白話文:
又方:
川烏頭粉末(一兩),黑豆粉末(一兩)
以上兩種藥物,用新鮮汲取的水調和成丸狀,大小如綠豆。然後在硃砂粉末中滾一遍。每次服用時,用冷水送下七顆。
又方:
黃丹(一兩,炒至紫色),黃連(一兩,去除根須後微炒)
以上兩種藥物,搗碎後磨成粉末,再用麵糊和成丸狀,大小如芝麻粒。每次服用時,用煎好的生薑甘草湯送下五顆。
治療紅白痢疾,如果服用藥物過量而未能痊癒,適合服用此方。
砒霜(半兩),粉霜(半兩),巴豆(一分,去皮心後研磨,用紙包裹壓出油)
上件藥。同研令細。以糯米粥和丸。如粟米大。空心。以冷粥飲下一丸。忌食熱物。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糯米粥和成藥丸,大小如粟米粒。空腹時,用冷粥送服一丸。服藥後忌食熱性食物。
治赤白痢。所下不多。遍數不減。宜服此方。
黃丹(一兩炒令紫色),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搗末)
上件藥。用煮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十丸。
又方。
密陀僧(三兩燒令黃色)
上細研如粉。每服一錢。以醋茶調下。日三服。
又方。
定粉(一錢細研)
上以雞子清和作餅子。用煻灰火燒熟。碾為末。空心。以冷水調下半錢。
白話文:
治赤白痢方
第一方:
治療赤白痢,如果排泄量不多,但次數頻繁,可以用這個藥方。
藥材:
- 黃丹:一兩,炒至紫色。
- 附子:一兩,炮製去皮臍,搗成粉末。
製法:
將以上藥材用煮過的棗肉和成丸,大小如梧桐子。
用法:
每次服藥不限時辰,以粥湯送服十丸。
第二方:
藥材:
- 密陀僧:三兩,燒至黃色。
製法:
將密陀僧研磨成細粉。
用法:
每次服用一錢,用醋茶調服,一天三次。
第三方:
藥材:
- 定粉:一錢,細研。
製法:
將定粉用雞蛋清和成餅狀,以煻灰火烤熟,研磨成粉末。
用法:
空腹服用,用冷水調服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