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 (6)

1. 治心氣不足諸方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

治心氣不足,驚悸多忘,宜服遠志丸方。

遠志(一兩去心),麥門冬(一兩去心,焙),赤石脂(一兩),熟乾地黃(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茯神(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朮〔一(三)分〕,薯蕷(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清粥飲下三十丸。

治心氣不足,多驚悸,耳目不明,及健忘,宜服人參丸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去心,焙),茯神(一兩),龍齒(一兩),遠志(一兩去心),黃耆(一兩銼),菖蒲(一兩),赤石脂(一兩),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清粥飲下三十丸。

白話文:

治心氣不足的各種藥方

將藥材磨成細粉過篩。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兩錢(約6克)。

治療心氣不足、心悸健忘,宜服用遠志丸。

藥材包括:遠志(一兩,去心)、麥門冬(一兩,去心,烘烤)、赤石脂(一兩)、熟乾地黃(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茯神(一兩)、炙甘草(半兩,微炙,切碎)、白朮(三分之一兩)、薯蕷(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蜜拌勻,用力搗三百下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後,用清粥送服三十丸。

治療心氣不足、心悸、耳目不清、健忘,宜服用人參丸。

藥材包括:人參(一兩,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去心,烘烤)、茯神(一兩)、龍齒(一兩)、遠志(一兩,去心)、黃耆(一兩,切碎)、菖蒲(一兩)、赤石脂(一兩)、熟乾地黃(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蜜拌勻,用力搗三百下左右,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後,用清粥送服三十丸。

2. 治心臟中風諸方

夫體虛之人,腠理疏泄,風邪外傷,搏於血脈,入於手少陰之經,則心神顛倒,言語謇澀,舌強口乾,面赤頭痛,翕翕發熱,胸背拘急,手心熱盛,但多偃臥,不得傾側,忪悸汗出,恍惚不安,此皆風邪傷於心經,致有斯候,故曰:心中風也。

治心臟中風,虛寒寒顫,心驚掣悸,語聲混濁,口喎冒昧好笑,宜服麻黃散方。

麻黃(一兩去根節),白朮(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桂心(三分),川升麻(三分),芎藭(一兩)茯神(三分),遠志(三分去心),人參(三分去蘆頭),羌活(三分),當歸(三分銼,微炒),漢防己(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入荊瀝半合,更煎一兩沸,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中風,語澀昏悶,四肢沉重,精神不守,宜服茯神散方。

茯神(一兩),羌活(一兩),蔓荊子(三分),龍齒(一兩),人參(三分去蘆頭),薏苡仁(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赤芍藥(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遠志(三分去心),犀角屑(三分),麻黃(一兩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中風,語澀昏昧,四肢不利,翕翕發熱,胸中煩悸,宜服犀角散方。

犀角屑(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沙參(三分去蘆頭),羌活(三分),甘菊花(三分),麻黃(二分去根節),羚羊角屑(三分),茯神(三分),遠志(三分去心),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白蘚皮(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柴胡(三分去蘆頭),麥門冬(三分去心)甘草(一分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中風,言語謇澀,恍惚驚悸,神志錯亂,面赤心煩,四肢不利,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獨活三分,赤茯苓三分,黃耆(三分銼),黃芩(三分秦(艽三分去苗),遠志(三分去心),桂心(三分),芎藭(三分),麥門冬(一兩去心),葛根(三分銼),石膏(一兩),赤箭(三分),白蘚皮(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沙參(三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臟中風,虛煩,目旋眩,恍惚不定,宜服沙參散方。

沙參(三分去蘆頭),麥門冬(半兩去心),石膏(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人參(三分去蘆頭),獨活(三分),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一兩),芎藭(三分),羚羊角屑(三分),遠志(三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治心臟中風諸方

體質虛弱的人,肌膚疏鬆,容易受風寒侵襲,風邪侵入血脈,進入手少陰經,就會導致心神錯亂,說話含糊不清,舌頭僵硬口乾,臉紅頭痛,發熱,胸背部緊繃,手心發熱,總是躺著,不能翻身側臥,心悸汗出,精神恍惚不安。這些都是風邪侵犯心經所致,所以稱為“心中風”。

麻黃散方 (治心臟中風,虛寒寒顫,心驚掣悸,語聲混濁,口喎冒昧好笑)

麻黃(一兩,去根節)、白朮(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桂心(三分)、川升麻(三分)、芎藭(一兩)、茯神(三分)、遠志(三分,去心)、人參(三分,去蘆頭)、羌活(三分)、當歸(三分,銼碎,微炒)、漢防己(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約150ml),加生薑一半,煎至五分(約75ml),去渣,加入荊瀝半合(約75ml),再煎一兩沸,溫服,不拘時間。

茯神散方 (治心臟中風,語澀昏悶,四肢沉重,精神不守)

茯神(一兩)、羌活(一兩)、蔓荊子(三分)、龍齒(一兩)、人參(三分,去蘆頭)、薏苡仁(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赤芍藥(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遠志(三分,去心)、犀角屑(三分)、麻黃(一兩,去根節)、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約150ml),加生薑一半,煎至六分(約90ml),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犀角散方 (治心臟中風,語澀昏昧,四肢不利,翕翕發熱,胸中煩悸)

犀角屑(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沙參(三分,去蘆頭)、羌活(三分)、甘菊花(三分)、麻黃(二分,去根節)、羚羊角屑(三分)、茯神(三分)、遠志(三分,去心)、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白蘚皮(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柴胡(三分,去蘆頭)、麥門冬(三分,去心)、甘草(一分,炙微赤,銼碎)。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約150ml),加生薑一半,煎至六分(約90ml),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羚羊角散方 (治心臟中風,言語謇澀,恍惚驚悸,神志錯亂,面赤心煩,四肢不利)

羚羊角屑(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獨活(三分)、赤茯苓(三分)、黃耆(三分,銼碎)、黃芩(三分)、秦艽(三分,去苗)、遠志(三分,去心)、桂心(三分)、芎藭(三分)、麥門冬(一兩,去心)、葛根(三分,銼碎)、石膏(一兩)、赤箭(三分)、白蘚皮(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沙參(三分,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半水(約150ml),加生薑一半,煎至六分(約90ml),去渣,溫服,不拘時間。

沙參散方 (治心臟中風,虛煩,目旋眩,恍惚不定)

沙參(三分,去蘆頭)、麥門冬(半兩,去心)、石膏(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人參(三分,去蘆頭)、獨活(三分)、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茯苓(一兩)、芎藭(三分)、羚羊角屑(三分)、遠志(三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