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四 (5)
卷第四 (5)
1. 治心氣不足諸方
夫人臟腑充實,氣血和平,榮衛通流,陰陽調順,則心神安靜,疾無所生也。若血脈虛損,神性勞傷,則多恐畏,喜怒,心煩,咽痛口乾,精神恍惚。此皆心氣不足之所致也。
治心氣不足,或喜或悲,時時嗔怒煩悶,或鼻衄,眼目黃赤,或獨言語,不自覺知,咽喉強痛,唇口乾燥,冷汗自出,驚悸,心煩面赤,宜服人參散方。
人參(一兩去蘆頭),白茯苓(一兩),子芩(半兩),桂心(半兩),白朮(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射干(半兩),川升麻(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紫石英(一兩細研如粉)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心氣不足,恍恍惚惚,朝差暮甚,驚悸,心中憧憧,胸滿,不下食飲,陰陽氣虛,脾胃不磨,不欲聞人聲,宜服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一兩),當歸(一兩銼,微炒),龍骨(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炙微赤,銼),桔梗(一兩去蘆頭),黃耆(二兩銼),桂心(一兩),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茯神(一兩),遠志(半兩去心),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白朮(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白粳米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心氣不足,驚悸汗出,心中煩悶,短氣,喜悲怒不自知,咽喉痛,口唇黑,嘔吐,舌本強,水漿不通,宜服紫石英散方。
紫石英(一兩細研如粉),熟乾地黃(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紫蘇莖葉(半兩),遠志(半兩去心),茯苓(神)(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小豆(一合炒熟),麥門冬(一兩去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於溫漸漸服之。
治心氣不足,多汗,心煩喜怒,獨話(語),多夢,不自覺知,咽喉痛,時吐血,舌本強,水漿不通,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去心),白茯苓(一兩),紫菀(三分去苗土),甘草(一分炙微赤,銼),赤小豆(半兩炒熟),紫石英(一兩細研如粉),桂心(三分),人參〔二(一)兩去蘆頭〕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微溫漸漸服之。
治心氣不足,虛悸恐畏,悲怒恍惚,心神不定,惕惕而驚,宜服紫石英散方。
紫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遠志(去心),赤小豆(炒熟),附子(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人參(去蘆頭),乾薑(炮裂,銼),防風(去蘆頭),龍骨(細研),熟乾地黃(以上各半兩),菖蒲(一兩),白朮(一兩),白茯苓(一兩),黃耆(一兩銼)
白話文:
治心氣不足諸方
人體臟腑充實,氣血調和,氣血運行順暢,陰陽平衡,則心神安寧,不會生病。如果氣血虧虛,心神受損,就會容易害怕、恐懼,情緒起伏大,心煩意亂,咽喉疼痛口乾舌燥,精神恍惚。這些都是心氣不足造成的。
針對心氣不足,伴隨喜怒哀樂不定,經常煩躁易怒,或流鼻血、眼睛紅腫發黃,或自言自語神志不清,咽喉劇痛,口唇乾燥,自汗,心悸,心煩面紅等症狀者,宜服用人參散。
人參散組成:人參(一兩,去蘆頭)、白茯苓(一兩)、黃芩(半兩)、桂枝(半兩)、白朮(半兩)、麥門冬(一兩,去心)、射干(半兩)、川升麻(一兩)、炙甘草(半兩,微炙,切碎)、紫石英(一兩,研成細粉)。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煎至六分,過濾藥渣,溫服,飯後服用。忌食辛辣炙烤食物。
針對心氣不足,精神恍惚,早輕晚重,心悸,心中空虛不安,胸悶,飲食減少,陰陽氣虛,脾胃虛弱,不願與人交談者,宜服用熟地黃散。
熟地黃散組成:熟地黃(一兩)、當歸(一兩,切碎,微炒)、龍骨(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炙甘草(一兩,微炙,切碎)、桔梗(一兩,去蘆頭)、黃耆(二兩,切碎)、桂枝(一兩)、半夏(三分,用清水洗七次,去滑膩)、茯神(一兩)、遠志(半兩,去心)、麩炒枳殼(一兩,麩炒至微黃,去瓤)、白朮(半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加生薑半片,大棗三個,白米五十粒同煎至六分,過濾藥渣,溫服,不拘時辰。忌食辛辣炙烤食物。
針對心氣不足,心悸盜汗,心煩意亂,氣短,喜怒無常不自覺,咽喉疼痛,口唇發黑,嘔吐,舌根強硬,不能正常飲水者,宜服用紫石英散。
紫石英散組成:紫石英(一兩,研成細粉)、熟地黃(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紫蘇葉莖(半兩)、遠志(半兩,去心)、茯神(半兩)、當歸(半兩,切碎,微炒)、炙甘草(半兩,微炙,切碎)、赤小豆(一合,炒熟)、麥門冬(一兩,去心)。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煎至六分,過濾藥渣,溫服。
針對心氣不足,多汗,心煩易怒,自言自語,多夢,神志不清,咽喉疼痛,時有吐血,舌根強硬,不能正常飲水者,宜服用麥門冬散。
麥門冬散組成:麥門冬(一兩,去心)、白茯苓(一兩)、紫菀(三分,去苗土)、炙甘草(一分,微炙,切碎)、赤小豆(半兩,炒熟)、紫石英(一兩,研成細粉)、桂枝(三分)、人參(一兩或二兩,去蘆頭)。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煎至六分,過濾藥渣,溫服。
針對心氣不足,心悸害怕,悲怒恍惚,心神不安,容易受驚嚇者,宜服用紫石英散(與上文紫石英散配方略有不同)。
紫石英散組成:紫石英(一兩,研成細粉,水飛過)、遠志(去心)、赤小豆(炒熟)、炮附子(去皮臍)、桂枝(半兩)、人參(去蘆頭)、炮乾薑(切碎)、防風(去蘆頭)、龍骨(研成細粉)、熟地黃(各半兩)、菖蒲(一兩)、白朮(一兩)、白茯苓(一兩)、黃耆(一兩,切碎)。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飯前用溫酒調服二錢。
針對心氣不足,心悸健忘者,宜服用遠志丸。
遠志丸組成:遠志(一兩,去心)、麥門冬(一兩,去心,烘焙)、赤石脂(一兩)、熟地黃(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茯神(一兩)、炙甘草(半兩,微炙,切碎)、白朮(三分或一分)、薯蕷(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加煉蜜充分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飯後用清粥送服三十丸。
針對心氣不足,心悸頻繁,耳目不清,健忘者,宜服用人參丸。
人參丸組成:人參(一兩,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去心,烘焙)、茯神(一兩)、龍齒(一兩)、遠志(一兩,去心)、黃耆(一兩,切碎)、菖蒲(一兩)、赤石脂(一兩)、熟地黃(二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加煉蜜充分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飯後用清粥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