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六 (1)
卷第六 (1)
1. 肺臟論
論曰: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在臭為腥。在液為涕。在蟲為介。在性為義。其華在毛。其充在皮。
白話文:
古文:論曰: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臟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在臭為腥。在液為涕。在蟲為介。在性為義。其華在毛。其充在皮。
古人說:西方產生燥氣。燥氣產生金屬性。金屬性產生辛辣味。辛辣味滋養肺。肺滋養皮毛。皮毛滋養腎。肺管理鼻子。在天象中代表燥氣。在地理中代表金屬。在人體中代表皮毛。在臟腑中代表肺。在顏色中代表白色。在音律中代表商音。在聲音中代表哭泣。在病變中代表咳嗽。在孔竅中代表鼻子。在味道中代表辛辣味。在精神情緒中代表憂傷。在氣味中代表腥味。在體液中代表鼻涕。在昆蟲類中代表甲殼蟲。在性格中代表正義。以頭髮為華表,以皮膚為充實。
其在神為魄。並精出入謂之魄。魄者神之別靈。精氣之所輔佐也。故肺者金也。王於秋。手太陰是其經。與大腸手陽明合。大腸為腑。主表。肺為臟。主裡。肺氣盛為有餘。則喘嗽上氣。肩背痛。汗出陰股膝脛皆痛。是謂肺氣之實也。則宜瀉之。肺氣不足則少氣。不能太息。
白話文:
在神魂方面,魄是與精氣相伴的。魄是神魂的另一種靈氣,由精氣所輔助。因此,肺金之氣屬秋季。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合。大腸是小腸的外腑,主表。肺是內臟,主裡。肺氣旺盛則為過剩,會導致喘咳、氣喘、肩背疼痛、出汗、股膝脛部疼痛。這是肺氣過盛的表現,應瀉之。肺氣不足則氣短,無法深呼吸。
胸滿嗌乾。是為肺氣之虛也。則宜補之。肺脈來浮澀而短者。是平脈也。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肺。火之剋金。為大逆。不可治也。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肺。子之克母。雖病當愈。反得大而緩者。是脾之乘肺。母之克子。雖病不死。反得弦而長者。是肝之乘肺。木之乘金。
白話文:
胸悶口乾。這是肺氣虛弱的表現。這種情況需要補肺氣。
肺部的脈搏浮淺、短促。這是正常的脈象。
如果脈搏變成浮大而有力,那是因為心氣侵犯了肺,火氣剋制了金氣。這是嚴重的病症,難以治療。
如果脈搏變得沉穩、濡滑,那是因為腎氣侵犯了肺,子氣剋制了母氣。雖然有病,但病情會好轉。
如果脈搏變得寬大而緩慢,那是因為脾氣侵犯了肺,母氣剋制了子氣。雖然有病,但不會致命。
如果脈搏變得弦緊而細長,那是因為肝氣侵犯了肺,木氣剋制了金氣。
其病可治。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按之索消。如風吹毛。曰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色赤不澤。毛折者死矣。
白話文:
這種病是可以治療的。肺部的脈搏摸起來不上不下,像撫摸雞毛一樣。如果按壓下去感覺脈搏消失了,像風吹毛髮一樣,這表明已經死亡。真正的肺脈摸起來,脈搏會比較大而空虛,像用羽毛尖輕輕點到人身上。脈搏顏色淡紅而無光澤,如果脈搏像折斷的羽毛一樣,這表明患者已經死亡。
2. 治肺虛補肺諸方
夫肺為華蓋。覆於諸臟。若肺虛則生寒。寒則陰氣盛。陰氣盛則聲嘶。語言用力。顫掉緩弱。少氣不足。咽中干。無津液。虛寒之氣。恐怖不樂。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診其脈沉緩者。此是肺虛之候也。
白話文:
肺就好比蓋在其他臟器上的華蓋。如果肺虛,就會產生寒氣。寒氣旺盛,則陰氣增多。陰氣增多,就會導致聲音嘶啞、說話用力、聲音顫抖虛弱、呼吸淺短、咽喉乾澀、津液缺乏。虛寒之氣會讓人感到恐懼和不開心,還會引起咳嗽和喘息,鼻涕清稀,皮膚乾燥。診脈時發現脈象沉緩,就是肺虛的徵兆。
治肺氣虛。惡寒咳嗽。鼻有清涕。喘息氣微。四肢少力。宜服補肺白石英散方。
白話文:
治療肺氣虛弱,畏寒咳嗽,鼻流清涕,呼吸急促而微弱,四肢無力的情況下,適合服用補肺白石英散。
石英(一兩細研如粉),五味子(一兩),麥門冬(三分去心),乾薑(半兩炮裂銼),白茯苓(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一兩),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人參(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
白話文:
石英(一兩,研磨成細粉) 五味子(一兩) 麥門冬(三分,去除中心的芯) 乾薑(半兩,炮製過後,壓碎) 白茯苓(一兩) 附子(一兩,炮製過後,去除外皮和肚臍)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壓碎) 桂心(一兩) 阿膠(一兩,搗碎後炒至發黃變乾) 人參(一兩,去除蘆頭) 陳橘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瓤,烘乾)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生冷油膩等。
治肺臟氣虛。胸中短氣。咳嗽聲微。四肢少力。宜服此補肺阿膠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盞水加入三枚大棗,煎煮至剩六分水量,然後濾去渣滓。隨時可以溫服,不受時間限制。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和油膩的食物。 此方適用於治療肺臟氣虛、胸悶氣短、咳嗽聲音微弱及四肢無力的症狀,建議使用補肺阿膠散。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薯蕷(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五味子(一兩),麥門冬〔一(半)兩去心焙〕,乾薑(半兩炮裂銼),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白朮(一兩),桂心(三分)
白話文:
- 阿膠:1兩,搗碎後炒至微黃乾燥
- 薯蕷:1兩
- 人參:1兩,去除蘆頭
- 五味子:1兩
- 麥門冬:半兩,去除心部,炒製
- 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
- 杏仁:三分,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尖,後炒至微黃
- 白朮:1兩
- 桂心: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調下一錢。
治肺臟氣虛無力。手腳顫掉。吃食減少。宜服補肺黃耆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時,不論何時,用粥湯調和後服用一錢。 適用於肺臟氣虛無力、手腳顫抖、食慾減退的情況,建議服用補肺黃耆散。
黃耆(一兩銼),人參(一兩去蘆頭),茯神(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白朮(三分),五味子(一兩),桂心(一兩),熟乾地黃(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當歸(三分銼微炒),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芍藥(三分),牛膝(三分去苗)
白話文:
- 黃耆(60克,切碎)
- 人參(60克,去除須根)
- 茯神(60克)
- 麥門冬(60克,去除中心)
- 白朮(18克)
- 五味子(60克)
- 桂心(60克)
- 熟地黃(60克)
- 陳橘皮(60克,用熱水浸泡去除果肉,然後烘乾)
- 當歸(18克,切碎,微炒)
- 甘草(30克,炙烤至微紅,切碎)
- 白芍藥(18克)
- 牛膝(18克,去除莖葉)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約1.5克)。取一中杯水,放入半片生薑和三枚大棗。煎煮至水量剩下約六分之四。過濾掉藥渣。不拘時間,溫熱後服用。
治肺臟氣虛。咳嗽少力。言語聲嘶。吃食全少。日漸羸瘦。宜服補肺人參散方。
白話文:
治療肺臟氣虛,咳嗽無力,說話聲音沙啞,食慾不振,日漸消瘦的情況,應該服用補肺人參散。
人參(一兩去蘆頭),紫菀(半兩洗去苗土),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黃耆(一兩銼)桂心(一兩),紫蘇莖葉(三分),白朮(三分),五味子(半兩),熟乾地黃(一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乾薑(半兩炮裂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材料:
- 人參:一兩,去除蘆頭
- 紫菀:半兩,洗淨去除根鬚
- 鹿角膠:一兩,搗碎炒至金黃色
- 黃耆:一兩,切碎
- 桂心:一兩
- 紫蘇莖葉:三分
- 白朮:三分
- 五味子:半兩
- 熟乾地黃:一兩
- 杏仁:半兩,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炒至微黃
- 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
治肺臟氣虛。傷冷咳嗽。怯寒無力。不思飲食。宜服補肺杏仁散方。,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桂心(一兩),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人參(一兩去蘆頭),訶黎勒(一兩煨用皮),白朮(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乾薑(三分炮裂銼),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白茯苓(一兩)
白話文:
治療肺氣虛弱
症狀: 傷寒咳嗽,身體虛弱怕冷,沒有食慾。
適用的藥方:補肺杏仁散
藥材:
- 杏仁(60克,先泡水去皮尖,炒至微黃)
- 桂心(60克)
- 厚朴(120克,去除外層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 人參(60克,去除蘆頭)
- 訶黎勒(60克,煨製後使用果皮)
- 白朮(18克)
- 甘草(30克,炙烤至微紅,切碎)
- 乾薑(18克,炮裂後切碎)
- 陳橘皮(60克,泡水去除白瓤,烘烤)
- 附子(60克,炮裂後去除皮臍)
- 白茯苓(60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肺臟氣虛。失聲。胸中痛。喘急鳴。宜服補肺鍾乳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中盞水和三枚大棗,煎煮到剩六分水量時,去掉渣滓。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肺臟氣虛、聲音嘶啞、胸痛、喘息急促伴有哮鳴聲,適合服用補肺鍾乳丸。
鍾乳粉(一兩),麥門冬(三分去心焙),桂心(一兩),五味子(一兩),桑根白皮(半兩銼)白石英(一兩細研水飛過),人參(一兩去蘆頭),乾薑(半兩炮裂銼),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薯蕷(三分),白茯苓(三分)
白話文:
- 鍾乳石粉:1 兩
- 麥門冬:三分,去心後烘焙
- 桂心:1 兩
- 五味子:1 兩
- 桑根白皮:半兩,切成碎屑
- 白石英:1 兩,研磨細緻並過濾
- 人參:1 兩,去除須根
- 乾薑:半兩,炮製後切碎
- 陳皮:1 兩,用熱水泡製去白瓤後烘焙
- 山藥:三分
- 白茯苓: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三十丸。
白話文:
將上列的藥物打爛成粉末,用棗肉和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不限時間,用稀粥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