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七 (20)
卷第二十七 (20)
1. 治虛勞心熱不得睡諸方
夫血為榮。氣為衛。晝行於陽。夜行於陰。行於陽者行於身。行於陰者行於臟。上下循環。榮華表里也。今虛勞之人。氣血俱弱。邪氣稽留於內。衛氣獨行於外。灌注於陽。不入於陰。陽脈滿溢。陰氣既虛。則陽氣大盛。遂生煩熱。榮衛不和。故不得睡也。
治虛勞煩熱。驚恐不得睡臥。宜服酸棗仁散方。
酸棗仁(微炒),當歸,茯神,黃耆(銼),人參(去蘆頭),五味子(以上各一兩),防風(去蘆頭),甘草(炙微赤銼),遠志(去心),豬苓(去黑皮),桂心,芎藭,白朮,白芍藥,熟乾地黃(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熱。不得睡臥。四肢疼痛。宜服白茯苓散方。
白茯苓,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襴),黃芩,萆薢(銼),麥門冬(去心),酸棗仁(微炒),甘草(炙微赤銼),生乾地黃,人參(去蘆頭),黃耆(銼),柴胡(去苗以上各一兩),白芍藥(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秫米一百粒。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熱。四肢節拘急疼痛。不得睡臥。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三分),當歸(三分),白茯苓(一兩),酸棗仁(一兩微炒),黃耆(三分銼),半夏(湯浸七遍去滑),防風(去蘆頭),麥門冬(一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黃芩,遠志(去心),萆薢(銼),人參(去蘆頭以上各半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心熱煩躁。憂恚少睡。宜服麥門冬散方。
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榆白皮(銼),苦參(銼),地骨皮,黃連(去須),黃芩,龍膽(去蘆頭),生乾地黃,甘草(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忌豬肉蕪荑。
治虛勞。心煩熱不得睡臥。宜服此方。
麥門冬(去心),人參(去蘆頭),白茯苓,酸棗仁(微炒),前胡(去蘆頭),甘草(炙微赤銼),地骨皮(以上各一兩),生乾地黃(三兩)
上件藥。搗篩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粟米一百粒。豉五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熱。不得睡臥。宜調順榮衛。宜服此方。
酸棗仁(一兩微炒),白茯苓(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當歸(半兩),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紫蘇子(一兩微炒),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陳橘皮(三分湯浸去白瓤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治療虛弱勞損、心熱無法入睡的各種方法】
我們身體中的血液是滋養之源,氣則是防護之本。白天時,氣血運行在身體表面,夜晚則深入臟腑之中,這種循環使我們的身體內外都能得到滋養。然而,對於虛弱勞損的人來說,他們的氣血都很弱,邪氣滯留在體內,導致氣只能在外層活動,過多的氣灌注在身體表面,無法深入臟腑。這使得身體表面的氣血過剩,而臟腑中的氣血卻不足,進而產生煩熱感。由於氣血運行不協調,所以會出現失眠的情況。
針對虛弱勞損、心煩熱、驚恐無法安睡的狀況,推薦服用酸棗仁散:
所需材料包括微炒的酸棗仁、當歸、茯神、黃耆、人參(去蘆頭)、五味子(各一兩)、防風(去蘆頭)、炙甘草、遠志(去心)、豬苓(去黑皮)、桂心、芎藭、白朮、白芍藥、熟乾地黃(各半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中碗的水,加入少量生薑和三枚棗子,煮沸後再煮至剩下六分之一,去除渣滓,不論何時都可以溫服。
對於虛弱勞損、心煩熱、無法安睡、四肢疼痛的情況,建議服用白茯苓散:
所需材料包括白茯苓、醋烤鱉甲(去裙襴)、黃芩、萆薢、麥門冬(去心)、微炒酸棗仁、炙甘草、生乾地黃、人參(去蘆頭)、黃耆、柴胡(去苗)(各一兩)、白芍藥(半兩)。將這些藥材研磨篩選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中碗的水,加入一百粒秫米和少量生薑,煮沸後再煮至剩下六分之一,去除渣滓,不論何時都可以溫服。
對於虛弱勞損、心煩熱、四肢關節拘急疼痛、無法安睡的狀況,推薦服用羚羊角散:
所需材料包括羚羊角屑、當歸、白茯苓、微炒酸棗仁、黃耆、半夏(湯浸七遍去滑)、防風(去蘆頭)、麥門冬(去心)、炙甘草、桂心、黃芩、遠志(去心)、萆薢、人參(去蘆頭)(各半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中碗的水,加入少量生薑和三枚棗子,煮沸後再煮至剩下六分之一,去除渣滓,不論何時都可以溫服。
針對虛弱勞損、心熱煩躁、憂慮少眠的狀況,推薦服用麥門冬散:
所需材料包括麥門冬(去心焙)、榆白皮、苦參、地骨皮、黃連(去須)、黃芩、龍膽(去蘆頭)、生乾地黃、炙甘草(各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中碗的水煮沸後再煮至剩下五分之一,去除渣滓,不論何時都可以溫服。但要注意不要食用豬肉和蕪荑。
對於虛弱勞損、心煩熱無法安睡的情況,建議服用以下方劑:
所需材料包括麥門冬(去心)、人參(去蘆頭)、白茯苓、微炒酸棗仁、前胡(去蘆頭)、炙甘草、地骨皮(各一兩)、生乾地黃(三兩)。將這些藥材研磨篩選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中碗的水,加入一百粒粟米和五粒豆豉,煮沸後再煮至剩下六分之一,去除渣滓,不論何時都可以溫服。
對於虛弱勞損、心煩熱無法安睡的狀況,建議服用以下方劑以調理氣血:
所需材料包括微炒酸棗仁、白茯苓、人參(去蘆頭)(各一兩)、當歸(半兩)、麥門冬(去心焙)、紫蘇子(各一兩)、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炙甘草(各半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中碗的水煮沸後再煮至剩下六分之一,去除渣滓,不論何時都可以溫服。但要注意避免食用醋製品和菘菜。
對於虛弱勞損、心煩熱無法安睡、兩側肋骨部位感到壓迫和悶痛、食慾不佳的情況,建議服用木香散:
所需材料包括木香(半兩)、微炒酸棗仁(一兩)、人參(去蘆頭)、白朮(各半兩)、黃耆(銼)、訶黎勒皮、檳榔、柴胡(去苗)(各一兩)、桂心(半兩)、白茯苓(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篩選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中碗的水,加入少量生薑煮沸後再煮至剩下六分之一,去除渣滓,不論何時都可以溫服。
對於虛弱勞損、容易出汗、稍微熱就多驚恐、無法安睡的狀況,建議服用茯神散:
所需材料包括茯神、人參(去蘆頭)、熟乾地黃、牡蠣(燒為粉)、麥門冬(去心焙)、黃耆(銼)、微炒酸棗仁、龍骨(各一兩)、五味子、蒼朮、炙甘草(各半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中碗的水,加入少量生薑和三枚棗子,煮沸後再煮至剩下六分之一,去除渣滓,不論何時都可以溫服。
對於虛弱勞損、四肢疼痛、無法安睡的情況,建議服用以下方劑:
所需材料包括微炒酸棗仁、白茯苓、麥門冬(去心焙)、白芍藥、紫蘇莖葉、黃耆(銼)(各三兩)、人參(去蘆頭)、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炙甘草(各三分)。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中碗的水,加入少量生薑煮沸後再煮至剩下六分之一,去除渣滓,不論何時都可以溫服。
對於虛弱勞損、心煩熱無法安睡、胸悶、脅下氣攻心的情況,建議服用五味子散:
所需材料包括五味子(三分)、微炒酸棗仁(一兩)、人參(去蘆頭)、白朮(各一兩)、炙甘草(半兩)、黃耆(銼)、訶黎勒皮(各一兩)、柴胡(去苗)。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中碗的水,加入少量生薑煮沸後再煮至剩下六分之一,不論何時都可以溫服。
對於虛弱勞損、氣短、四肢疼痛、心神煩熱、無法安睡、食慾減退的情況,建議服用人參散:
所需材料包括人參(去蘆頭)、黃耆(銼)、麥門冬(去心焙)、炙甘草(各半兩)、熟乾地黃、當歸(各一兩)、白芍藥、白朮(各三分)、微炒酸棗仁(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中碗的水,加入少量生薑和三枚棗子,煮沸後再煮至剩下六分之一,去除渣滓,不論何時都可以溫服。
對於虛弱勞損、心煩熱無法安睡、氣短、口乾無食慾的情況,建議服用以下方劑:
所需材料包括麥門冬(去心焙)、前胡(去蘆頭)、人參(去蘆頭)、黃耆(銼)、檳榔、茯神(各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中碗的水,加入少量生薑和一百粒小麥煮沸後再煮至剩下六分之一,去除渣滓,不論何時都可以溫服。
對於虛弱勞損、心煩熱無法安睡的情況,建議服用黃芩散:
所需材料包括黃芩(三分)、知母(一兩)、羚羊角屑(一兩)、炙甘草(半兩)、白茯苓、微炒酸棗仁(各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中碗的水,加入三枚棗子煮沸後再煮至剩下六分之一,去除渣滓,不論何時都可以溫服。
對於虛弱勞損、體重減輕、四肢煩熱疼痛、食慾下降、無法安睡的情況,建議服用鱉甲丸:
所需材料包括鱉甲(塗酥烤黃去裙襴)、微炒酸棗仁、羌活、黃耆、麥門冬(去心焙)、柴胡、白茯苓、人參(去蘆頭)、牛膝(去苗)、知母、五味子、白芍藥(各一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煉蜜攪拌至粘稠,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時,不論何時都可以用溫水吞服三十顆。
對於虛弱勞損、心煩熱無法安睡的情況,建議服用酸棗仁丸:
所需材料包括微炒酸棗仁、榆葉、麥門冬(去心焙)(各二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煉蜜攪拌至粘稠,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時,不論何時都可以用糯米粥飲吞服三十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