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七 (18)
卷第二十七 (18)
1. 治虛勞裡急諸方
夫虛勞裡急者。為腎氣不足。傷於衝脈。衝脈為陰脈之海。起於關元。關元穴在臍下。循腹裡。上至咽喉。今勞傷內損。故腹裡拘急也。上部之脈微細者。而臥引裡急。心隔上有熱者。則口乾渴也。寸口脈。陽弦下急。陰弦裡急。弦為胃氣虛。食則難飽。飽則裡急痛不得息。寸口脈微。關上實。尺中弦緊者。則小腹腰背下苦拘急痛也。如不喜寒。身憒憒也。
治虛勞小腹裡急。少氣羸弱。不能飲食。宜服黃耆散方。
黃耆(銼),白茯苓,當歸,牛膝(去苗),五味子,桂心,人參(去蘆頭),附子(炮裂去皮臍以上各一兩),半夏(半兩湯浸七遍去滑),熟乾地黃〔一(二)兩〕,白芍藥(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裡急少氣。心胸疼冷。手足不和。身體每日汗出。宜服補諸不足。熟乾地黃散方。
熟乾地黃(二兩),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人參(一兩去蘆頭),桂心(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黃耆(一兩銼),白芍藥(半兩),川椒(一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白茯苓(一兩),白朮(三分),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當歸(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虛勞裡急諸不足。宜服建中黃耆散方。
黃耆(二兩銼),桂心(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五味子(三分),牡丹皮(三分),澤瀉(一兩),白芍藥(三分),山茱萸(一兩),遠志(半兩去心),當歸(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更入飴糖棗許大。同煎一兩沸。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四肢羸弱。兩脅裡急。飲食無味。宜服此方。
黃耆(一兩銼),人參(一兩去蘆頭),白茯苓(一兩),當歸(三分),白芍藥〔五(三)分〕,五味子(三分),牛膝(一兩去苗),甘草(一兩炙微赤銼),五加皮(三分),桂心(三分),熟乾地黃〔二(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虛勞裡急。四肢疼痛。氣引胸脅不利。宜服芍藥散方。
白芍藥(一兩),黃耆(二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人參(一兩去蘆頭),熟乾地黃(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當歸(一兩),前胡(一兩去蘆頭),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訶黎勒皮(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內飴糖棗許大。更煎一兩沸。每於食前溫服。忌菘菜。
白話文:
所謂的虛勞裡急,是因為腎氣不足,損傷到衝脈。衝脈是陰經的海洋,起於關元穴(在肚臍下方),沿著腹部內部,向上到達咽喉。現在因為勞累損傷內部,所以腹部內部會產生拘急的感覺。上部的脈搏如果微弱細小,躺下時會感覺腹部更拘急。心口有熱的人,會口乾舌燥。寸口的脈象如果是陽弦下急,陰弦裡急,弦脈代表胃氣虛弱,吃飯時容易感到難以飽足,一旦吃飽就會覺得腹部拘急疼痛,難以休息。寸口的脈象如果微弱,關脈浮實,尺脈弦而且緊張,就會感到小腹、腰部、背部下方都拘急疼痛。如果患者不喜歡寒冷,身體會感到昏沉。
治療虛勞導致小腹內部拘急,氣短虛弱,無法進食,適合服用黃耆散:
黃耆(切碎)、白茯苓、當歸、牛膝(去除莖部)、五味子、桂心、人參(去除蘆頭)、附子(炮製裂開,去除外皮和臍部,以上各一兩)、半夏(半兩,用熱水浸泡七次去除滑液)、熟地黃(一到二兩)、白芍藥(三分)、甘草(半兩,烤到微紅並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半份生薑和三枚紅棗,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虛勞導致內部拘急,氣短,心胸疼痛寒冷,手腳不協調,身體每天都出汗,適合服用補益不足的熟地黃散:
熟地黃(二兩)、川烏頭(半兩,炮製裂開,去除外皮和臍部)、人參(一兩,去除蘆頭)、桂心(半兩)、乾薑(半兩,炮製裂開並切碎)、黃耆(一兩,切碎)、白芍藥(半兩)、川椒(一分,去除籽和閉合的果實,稍微炒過去除汗液)、白茯苓(一兩)、白朮(三分)、半夏(半兩,用熱水浸泡七次去除滑液)、當歸(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半份生薑和三枚紅棗,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飯前溫服。
治療虛勞導致內部拘急,各種虛損,適合服用建中黃耆散:
黃耆(二兩,切碎)、桂心(一兩)、甘草(半兩,烤到微紅並切碎)、五味子(三分)、牡丹皮(三分)、澤瀉(一兩)、白芍藥(三分)、山茱萸(一兩)、遠志(半兩,去除心)、當歸(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碗水,加入半份生薑和三枚紅棗,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再加入如紅棗大小的麥芽糖,一起煎煮沸騰一兩次。每次飯前溫服。
治療虛勞導致四肢虛弱無力,兩側肋骨內部拘急,食慾不佳,適合服用此方:
黃耆(一兩,切碎)、人參(一兩,去除蘆頭)、白茯苓(一兩)、當歸(三分)、白芍藥(三或五分)、五味子(三分)、牛膝(一兩,去除莖部)、甘草(一兩,烤到微紅並切碎)、五加皮(三分)、桂心(三分)、熟地黃(一或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碗水,加入半份生薑和三枚紅棗,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每次飯前溫服。
治療虛勞導致內部拘急,四肢疼痛,氣息牽引胸脅不順暢,適合服用芍藥散:
白芍藥(一兩)、黃耆(二兩,切碎)、甘草(半兩,烤到微紅並切碎)、人參(一兩,去除蘆頭)、熟地黃(一兩)、附子(一兩,炮製裂開,去除外皮和臍部)、桂心(一兩)、乾薑(半兩,炮製裂開並切碎)、當歸(一兩)、前胡(一兩,去除蘆頭)、枳殼(半兩,用麩皮炒至微黃並去除內瓤)、訶子皮(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碗水,加入半份生薑和三枚紅棗,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再加入如紅棗大小的麥芽糖,一起煎煮沸騰一兩次。每次飯前溫服。忌吃白菜。
治療虛勞導致氣血不足,身體消瘦疲憊,兩側肋骨內部拘急,四肢煩躁疼痛無力,嗜睡但睡眠不足,腰背疼痛,適合服用五加皮散:
五加皮(半兩,切碎)、牛膝(一兩,去除莖部)、五味子(半兩)、桂心(三分)、白茯苓(三分)、當歸(三分)、甘草(半兩,烤到微紅並切碎)、人參(一兩,去除蘆頭)、白芍藥(三分)、黃耆(一兩,切碎)、白朮(三分)、附子(一兩,炮製裂開,去除外皮和臍部)。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半份生薑和三枚紅棗,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飯前溫服。
治療虛勞導致虛損不足,小腹內部拘急,四肢無力疼痛,不想吃東西,適合服用白茯苓散:
白茯苓(一兩)、黃耆(一兩,切碎)、半夏(三分,用熱水浸泡七次去除滑液)、甘草(半兩,烤到微紅並切碎)、人參(一兩,去除蘆頭)、桂心(一兩)、白芍藥(一兩)、麥門冬(一兩半,去除心並烘烤)、陳皮(三分,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瓤並烘烤)、熟地黃(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半份生薑和三枚紅棗,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飯前溫服。
治療虛勞導致內部拘急,四肢不協調,身體疼痛,不想吃東西,適合服用白朮散:
白朮(一兩)、白芍藥(三分)、人參(一兩,去除蘆頭)、甘草(半兩,烤到微紅並切碎)、當歸(一兩)、半夏(半兩,用熱水浸泡七次去除滑液)、桂心(三分)、附子(一兩,炮製裂開,去除外皮和臍部)、黃耆(一兩,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半份生薑和三枚紅棗,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飯前溫服。
治療虛勞導致內部拘急,兩側肋骨疼痛,四肢無力,不想吃東西,適合服用訶子散:
訶子皮(一兩)、木香(三分)、陳皮(三分,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內瓤並烘烤)、當歸(三分)、黃耆(一兩,切碎)、甘草(半兩,烤到微紅並切碎)、白朮(三分)、牛膝(一兩,去除莖部)、白茯苓(一兩)、人參(一兩,去除蘆頭)、白芍藥(一兩)、桂心(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半份生薑和三枚紅棗,煎煮至六分。去除藥渣,飯前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