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八 (10)
卷第五十八 (10)
1. 治大便不通諸方
夫大便不通者。是三焦五臟不和。冷熱不調。熱氣遍入腸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痞結。壅塞不通也。
治大便不通。下焦傷熱悶。大黃散方。
白話文:
"若遇到大便不通的情形,這代表三焦和五臟之間的平衡出現問題,體內的寒熱元素未能適度調節。過熱的氣息遍及腸胃,導致津液耗盡、乾燥,從而使得食物殘渣聚集、堵塞,無法順利排出體外。
對於大便不通的情況,如果下焦因熱力過盛而感到困擾,可以使用「大黃散」這種藥方進行治療。"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檳榔(一兩),木香(半兩),川芒硝(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子芩(半兩)
白話文:
大黃(1兩,切碎,略微炒一下) 檳榔(1兩) 木香(半兩) 芒硝(1兩) 枳殼(1兩,炒至微黃,去除內瓤) 陳皮(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蔥白七寸。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溫服。如未通晚再服。
治腸胃積滯。大便不通。氣壅上奔。宜服大戟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粉,每次服四錢。取約半碗水,放進半分生薑和七寸長的蔥白,煎煮至水量剩下六分之四。濾去藥渣,趁熱空腹服用。如果服後不通便,可於晚上再服一次。
大戟(一兩銼碎微炒),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木香(半兩),羌活(一兩),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桑根白皮(一兩銼),牽牛子(四兩微炒別搗羅取末二兩)
白話文:
- 大戟(1兩,搗碎,微炒)
- 川大黃(2兩,搗碎,微炒)
- 木香(0.5兩)
- 羌活(1兩)
- 陳橘皮(1兩,泡在湯裡去除白色瓤後烘乾)
- 桑根白皮(1兩,搗碎)
- 牽牛子(4兩,微炒,另搗爛,取2兩粉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牽牛子末。同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心。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大便不通。臍腹妨悶。不下飲食。遍宜服此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成細末。加入牽牛子細末,一起研磨均勻。用煉製的蜂蜜和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空腹時,用生薑湯送服 20 丸。
烏巢子(二兩),木香(一兩),芎藭(一兩),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川大黃〔二(三)兩銼碎微炒〕
白話文:
烏巢子(60 克) 木香(30 克) 川芎(30 克) 青橘皮(30 克,以湯浸泡去除白色內瓤,後烘焙) 川大黃(60-90 克,切碎並略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食前。煎蔥白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大便不通。腹內壅悶。喘息促。宜服此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川芒硝(一兩),桑根白皮(一兩銼),大麻仁(一兩別研)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煉好的蜂蜜混合,反覆研磨一百多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前用蔥白和生薑煎湯服用二十丸。此方適用於大便不通、腹內脹悶、呼吸急促等症狀。
藥材:川大黃(二兩,切碎略炒)、川芒硝(一兩)、桑根白皮(一兩,切碎)、大麻仁(一兩,單獨研磨)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麻仁令勻。煉蜜和搗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生薑湯下三十丸。以利為度。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麻仁攪拌均勻。加入煉製的蜂蜜,搗杵一百到二百下。搓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丸子。於飯前服用,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三十粒。以大便通暢為準。
治大腸結實。枳殼丸方。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川芒硝(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湯下三十丸。
治干糞塞腸。症腸脹痛不通方。
毛桃花(一兩濕者),面(三兩)
上件藥。和麵作餛飩。熟煮。空腹食之。至日午後。腹中如雷鳴。當下惡物為效。
治大便不通。十日秘者方。
棗(一枚去核),膩粉(一錢)
上以膩粉。納於棗中。和白麵裹之。於火上炙令熟。碾羅為末。以煎湯調頓服之。立效。
治大便旬日不通方。
鼠糞(二枚),白膠香(半棗大)
白話文:
治療大腸便秘,可以用枳殼丸方:取枳殼一兩,麩炒至微黃色,去瓤;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川芒硝一兩。將以上三味藥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煉蜜和成丸,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飯前用生薑湯送服三十丸。
治療因糞便乾燥而導致的便秘,症狀包括腸脹痛、排便不通,可以用桃花餛飩方:取桃花一兩,濕潤後,與面粉三兩和在一起,做成餛飩,煮熟後空腹食用。至午后,腹中如有雷鳴聲,便會排出宿便,有效。
治療便秘十日不排便的,可以用棗粉方:取紅棗一枚,去核,用膩粉一錢填入棗核中,再用白麵裹住,於火上炙烤至熟,研磨成粉末,用煎湯調服,即可見效。
治療便秘十天不排便的,可以用鼠糞白膠香方:取鼠糞二枚,白膠香半棗大小。
上件藥。細研。入水少許。和丸如棗核大。以油塗。納穀道中。良久便通。神妙。
白話文:
用 20 粒糙米煮熟,搗碎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 3 丸,用溫水送服。如果服藥後 10 分鐘內沒有通便,可以再服一次。 又方。
膩粉(一分),黃丹(一錢)
上件藥。同研令勻。每服。以粥飲調下一錢。不過三服效。
治大便秘澀不通方。
上用大麻子爛研。以米相和。煮粥食之良。
又方。
蜣螂(微炒去翅足)
上搗羅為末。以熱酒調下一錢。
又方。
牽牛子(二兩一半微炒一半生用)
上搗細羅為散。每服。以生薑湯調下二錢。良久。以熱茶投。
又方。
皂莢(二挺去黑皮微炙黃)
上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水下三十丸。
又方。
巴豆(一枚去皮以油燥焦去心膜)
上以粳米飯二十粒同研熟。丸如綠豆大。每服。以溫水下三丸。如人行十里當通。未通即再服。
又方。
上用瓜蒂五枚。搗羅為末。以綿裹。納下部中。即通。
又方。
檳榔(半兩)
上搗羅為末。以童子小便一大盞。煎至六分。入蔥白三寸。蓋定良久。去蔥頓服。
白話文:
【又一方法】
使用瓜蒂五枚。先將其搗碎研磨成粉末,然後用綿花包裹,放入下部(可能是指肛門或生殖器區域),即可達到通暢的效果。
【又一方法】
使用檳榔(半兩)。將檳榔先搗碎研磨成粉末。
接著,用童子小便一大杯,煮沸後減至六分量,再加入蔥白段三寸長,蓋上鍋蓋讓藥物充分發散,然後將蔥取出,趁熱服用。
以上是兩個簡單的古方,請根據自身情況適度使用,如有不適請立即停止並尋求專業醫生的建議。
2. 治大便難諸方
夫大便難者。由五臟不調。陰陽偏有虛實。謂三焦不和。則冷熱並結故也。胃為水穀之海。水穀之精化為榮衛。其糟粕。行之於大腸以出也。五臟三焦既不調和。冷熱壅澀。結在腸胃之間。其腸胃本實。而又為冷熱之氣所並。結聚不宣。故令大便難也。
白話文:
便祕的原因是由於五臟失調,陰陽氣血虛實不平衡,導致三焦不協調,因此冷熱之氣交結在一起。胃是儲存食物和水的地方,食物和水的精華化為氣血,而殘渣廢物則通過大腸排出。當五臟三焦不調和時,冷熱之氣瘀阻在腸胃之間。由於腸胃原本就有實熱,加上冷熱之氣同時作用,形成結塊,無法正常排出,所以才會導致便祕。
治身有大熱。熱毒流於四肢。骨節急痛不可忍。腹中煩滿。大便澀難。大黃飲子方。
白話文:
【治療身體出現大熱症狀。熱毒蔓延至四肢,骨骼與關節疼痛劇烈到無法忍受。腹部感到煩躁、脹滿。大便困難、乾結。使用大黃飲子方劑。】
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梔子仁(一兩),川升麻(一兩),枳實(一兩麩炒微黃),黃芩(一兩),生地黃(二兩),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川大黃(一兩,切碎後微炒) 杏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切成兩瓣,麩炒至微黃) 梔子仁(一兩) 川升麻(一兩) 枳實(一兩,麩炒至微黃) 黃芩(一兩) 生地黃(兩兩) 人參(半兩,去除蘆頭)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豉半合。煎至五分。去滓。空腹溫服。
治五實病。大便難。宜服此方。
白話文:
上述藥物粉碎研磨均勻。每次服用半兩。用一大杯水,加入生薑半片和半合豆豉。煎至藥水剩五分之一。去掉渣滓。空腹時溫熱服用。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川朴硝〔一(二)兩半〕,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話文:
- 川大黃(兩兩,切碎並微炒)
- 郁李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然後微炒)
- 川朴硝(兩半至兩兩)
- 吳茱萸(半兩,用熱水浸泡七次,然後烘乾並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蜜水調下三錢。以利為度。
治大便難。五臟氣壅。三焦不和。熱結秘澀。麻仁丸方。
白話文:
上級藥材,需研磨細碎後混合成散劑。在每次進食前,以蜂蜜與水調和,服用三錢份量,直至感到通暢為止。
此方用於治療大便困難,五臟氣血壅塞,三焦功能不協調,以及因熱邪凝聚導致的大便乾結、排便困難等症狀。這是麻仁丸的配方。
大麻仁(二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一兩),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川芒硝(一兩),檳榔(一兩)
白話文:
- 大麻子(100 克)
- 川大黃(50 克,切碎並微炒)
- 枳殼(50 克,用麩炒至微黃,去瓤)
- 赤芍藥(50 克)
- 郁李仁(50 克,用水浸泡後去皮微炒)
- 川芒硝(50 克)
- 檳榔(50 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湯下三十丸。晚再服之。
治宿食不消。大便難。宜服此方。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材搗碎成粉末,然後用蜂蜜混合,反覆研磨三百到兩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服用三十丸,用生薑湯送服。晚上再服用一次。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宿食積滯、大便不通的症狀。建議服用這個方子。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川芒硝(一兩),杏仁〔二(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青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微炒)〕
白話文:
- 川大黃(2 兩,切碎並微炒)
- 甜葶藶(1 兩,隔紙炒至紫色)
- 川芒硝(1 兩)
- 杏仁(2 兩,用水浸泡去皮尖,取雙仁,麩炒至微黃)
- 青橘皮(1 兩,用水浸泡去白瓤,烘烤(或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湯下三十丸。晚再服之。
治腸胃冷熱不和。大便難秘。食飲不消。心腹妨悶。檳榔丸方。
白話文:
治療腸胃冷熱不調,大便困難或便祕,飲食消化不良,心腹有阻塞感或不舒適的情況,有一個名為「檳榔丸」的藥方。
做法是:取藥材研磨成粉末,然後用煉製過的蜂蜜與之混合,製成大約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天早晨空腹時,以生薑湯送服三十粒,晚上再服用一次。
檳榔(一兩),訶黎勒皮(一兩),柴胡(三分去苗),桂心(一兩),草豆蔻(半兩去皮),木香(半兩),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微炒)
白話文:
檳榔(50公克),訶黎勒果皮(50公克),柴胡(15公克,去除根苗),桂皮(50公克),草豆蔻(25公克,去除果皮),木香(25公克),郁李仁(50公克,以熱水浸泡後去除果皮,微炒),川大黃(50公克,切碎,微炒),吳茱萸(25公克,以熱水浸泡七次,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脾胃不和。常患大便堅難。宜服此方。
白話文:
上件藥材,搗碎後研磨成粉末。然後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狀,每個丸子大小約如梧桐樹籽。每天在用餐前,以生薑湯送服二十個丸子。
這方藥物適用於治療脾胃功能不協調的情況,經常出現大便困難者,適合服用此方。
川大黃(二兩銼碎微炒),枳實(一兩麩炒微黃),大麻仁(二兩別搗如膏),赤芍藥(二兩)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川大黃(兩百公克,切碎後微炒) 枳實(一百公克,與麩皮一起炒至微黃) 大麻仁(兩百公克,搗成膏狀) 赤芍藥(兩百公克) 厚朴(兩百公克,去除粗皮後塗上生薑汁,烤至香氣四溢)
上件藥。搗羅為末。研入麻仁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生薑湯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以利為度。強羸臨時加減。
白話文:
上述藥方:
- 將藥材搗成細末。
- 加入麻仁粉,研磨均勻。
- 將蜂蜜煉製,加入藥末中搗打 300-400 下。
- 將藥末搓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
- 每服在空腹時,用生薑湯送服 30 粒。
- 晚餐前再服一次,以利便為宜。
- 根據個人體質虛弱或強壯隨時調整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