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七 (12)
卷第二十七 (12)
1. 治虛勞渴諸方
治虛勞煩渴。津液竭絕。宜服含化生地黃丸方。
生乾地黃,知母,栝蔞根,烏梅肉(微炒),麥門冬(去心焙),土瓜根,五味子(以上各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彈子大。食後及夜臥時。以綿裹含一丸咽津。
治虛勞。口中苦渴。骨節煩疼。宜服地骨皮散方。
地骨皮(二兩),麥門冬(二兩去心),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小麥一百粒。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虛勞煩渴。鎮心神。宜服玉飲主。
真玉(可重十兩),粟谷(一升)
上以水一斗。煮粟谷取汁五升。去粟谷澄濾卻。以此汁煮玉至三升。旋分呷服之。神驗。
治虛勞苦渴。宜服此方。
栝蔞根(五兩銼)
上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慢慢分呷服之。
又方。
上以白羊肺一具。去肥膩。於柳木砧上。以竹刀細切。復於砂盆內。以柳木槌研。傾於淨瓷器中。以冷熟水三升浸。經一日一夜。取其汁湯。即旋旋飲之極效。
白話文:
治療虛勞引起的煩渴,津液枯竭:
適合服用含化生地黃丸的配方。
配方: 生地黃、知母、栝蔞根、烏梅肉(稍微炒過)、麥門冬(去心烘焙)、土瓜根、五味子各一兩,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攪拌,搗三四百下,製成如小彈珠大小的藥丸。飯後及睡前,用棉布包裹一丸,含在口中慢慢吞嚥藥汁。
治療虛勞,口中苦澀乾渴,骨節煩痛:
適合服用地骨皮散的配方。
配方: 地骨皮二兩,麥門冬二兩(去心),甘草一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將以上藥材搗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碗水,加入小麥一百粒,煎煮至剩下六分。去除藥渣,不計時間溫服。
治療虛勞引起的煩渴,安定心神:
適合服用玉飲的配方。
配方: 真玉(約十兩重),粟米一升。
用水一斗煮粟米,取汁五升,去除粟米殘渣,澄清過濾。用此米汁煮玉至三升,分次慢慢飲用,效果顯著。
治療虛勞引起的苦渴:
適合服用此配方。
配方: 栝蔞根五兩(切碎)。
用水五升,煮至剩二升半,去除藥渣,慢慢分次飲用。
又一方:
用白羊肺一副,去除肥膩部分,在柳木砧板上用竹刀切細。再在砂盆中用柳木槌搗爛,倒入乾淨瓷器中,用三升冷開水浸泡,經過一天一夜。取其汁液,慢慢飲用,效果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