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七 (5)
卷第五十七 (5)
1. 治蝮蛇螫諸方
蝮蛇者。形不甚長。頭褊。口尖。頭斑。身赤紋斑色。亦有青色黑色者。人犯之。頭腹貼著地者是也。東間諸山甚多。其毒最烈。草中行。不可不慎。又有一種。狀如蝮而短。有四腳。能跳來齧人。東名為千歲蝮。中此。必然其齧人竟。即跳上樹。作聲云斫木斫木者。但營棺具判其不救。若云博叔博叔者。猶可急療。吳音。呼藥云叔故也。
白話文:
蝮蛇的體型不大。頭部較窄,嘴尖,頭上長有斑點。身體是紅色,上面長有斑點和條紋,也有青色或黑色。人如果被它咬到,頭和腹部會緊貼地面。東方的山區有很多蝮蛇,毒性非常猛烈。走過草叢的時候一定要小心。還有一種蝮蛇,體形和蝮蛇相似但較短,有四條腿,能夠跳起來咬人。在東方,這種蛇被稱為「千歲蝮」。如果被它咬到,人必死無疑。此時,蛇會跳上樹,發出「斫木、斫木」的聲音,表示受害者已經無救。但如果蛇發出「博叔、博叔」的聲音,則還有救治的可能。這是因為吳語中,將藥物稱為「叔」的緣故。
治蝮蛇螫方。
豉(四兩),椒(三兩去目),薰陸香(三兩),白礬(三兩燒灰)
上件藥。相和爛搗。以唾調敷被咬處。
又方。
生椒(三兩去目),好豉(四兩)
上件藥。以唾和搗令爛熟。用敷傷處。須臾即瘥。
又方。
蜈蚣草,臭黃,石灰(各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敷於螫處。
又方。
白話文:
【治療蝮蛇螫傷的方法】
-
用四兩的大豆、三兩去核的花椒、三兩燻陸香(燒成灰)、三兩燒成灰的白礬,以上藥物混合後打成泥糊狀,再用唾液調和,塗抹在被咬的部位。
-
另一個方法:
使用三兩去核的花椒和四兩的大豆,以上藥物混合後打成泥糊狀,再用唾液調和,塗抹在受傷的部位,不久即可痊癒。
- 又一個方法:
使用等量的蜈蚣草、臭黃和石灰,以上藥物混合後研磨成粉末,塗抹在被螫傷的部位。
- 再一個方法:
上取狼牙草葉。六月以前收之。以後用根。並搗令爛。以槲葉裹煻火煨令熱。用敷瘡上。以帛裹。冷即易之。
白話文:
採取狼牙草的葉子。在六月之前採收。六月之後則使用根部。將葉子或根部搗爛。用槲樹葉包起來,用火烤熱。用於敷在傷口上。用布包裹起來,冷了就換一張新的。
又方。
生蝦蟆一枚。爛搗敷瘡上。
又方。
桂心,栝蔞根(各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小竹筒中盛。蜜塞之。以帶行。卒為蝮蛇所中。敷之。此藥治諸蛇毒最效。
又方。
鹽二斤。以水六升。煮十沸。溫溫浸之。冷即再暖。
又方。
用豬耳垢著瘡中。牛耳垢亦可用之。
又方。
生麻葉楮葉合搗。以水挼汁。去滓漬之。
白話文:
-
又一方法。 使用活蟾蜍一枚。醷爛後塗抹於傷口上。
-
又一方法。 桂心、栝蔞根(各等份) 上述藥物。研磨成粉末。用小竹筒盛裝,以蜂蜜封口。在被蝮蛇咬傷時使用。此藥對各種蛇毒最有效。
-
又一方法。 鹽兩斤。用水六升。煮沸十次。溫熱地浸泡。冷卻後再次加熱。
-
又一方法。 使用豬或牛的耳垢放入傷口中。牛的耳垢也可使用。
-
又一方法。 生麻葉和楮葉合在一起研磨。用水揉出汁液,去除渣滓後浸泡。
2. 治青蛙蛇螫諸方
青蛙蛇者。正綠色。喜緣樹及竹上。自掛與竹樹色一樣。人多不覺。若入林中行。有落人項背上者。然自不甚齧人。齧人必死。此蛇無正形。極大者不過四五寸。世人皆呼為青條蛇。言其與枝條同色。乍看難覺。其尾二三寸。色黑者名𧎸尾。毒最猛烈。中人立死也。
白話文:
青蛙蛇:全身為正綠色,喜歡依附在樹木和竹子上。牠的顏色與竹樹相近,所以人們常常不會發現牠。如果人在林中行走時,青蛙蛇可能會落在人的頭頸上。雖然青蛙蛇不會主動咬人,但如果咬到人,必定會導致死亡。這種蛇沒有固定的形狀,最大隻也不過四五寸。世人普遍稱呼牠為青條蛇,因為牠的顏色和樹枝相似,乍看之下不容易發現。牠的尾端兩三寸呈黑色,這種蛇稱為「𧎸尾」,毒性非常猛烈,一旦咬到人,人就會立即死亡。
治中青蛙蛇螫人方。
雄黃,乾薑(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射肉和之。小竹管中。帶將行。有傷者。便用敷瘡上。兼治眾蛇虺毒。甚效。
又方。
獨根草,臘月豬脂(等分)
上件藥相和。搗熟敷毒上。立瘥。
又方。
取荊葉爛搗。帛裹縛腫處。太良。
又方。
地龍(三條),鹽(半兩炒)
白話文:
【治療中蛙、蛇咬傷方法】
雄黃與乾薑(等量)
以上兩種藥物,研磨成粉末,將藥粉混入肉裡,然後用小竹管裝著,攜帶隨身。若有被傷害,可直接塗在傷口上,此法也能治療各種蛇毒,效果極佳。
【又一方法】
獨根草與臘月豬脂(等量)
將這兩種材料混合後,研磨成膏狀,塗抹在受傷的地方,能迅速痊癒。
【又一方法】
取荊葉,研磨成糊狀,用布包著,緊貼在腫脹處,能有效舒緩症狀。
【又一方法】
地龍(三條),鹽(半兩炒)
使用這兩種材料,具有舒緩療傷的功效。
上件藥相和。研令爛。以面圍毒處。敷藥於上。須臾化為水。不過三兩度瘥。
又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混合研磨成細末。用麵粉包住患處。將藥物敷在上面。一瞬間,藥物化為水狀。敷藥兩到三次即可痊癒。
白礬灰(半兩),羖羊角(半兩燒灰),射罔(一分),雄黃(一兩),麝香(一兩),乾薑(一兩)
白話文:
白礬灰(半兩) 羊角灰(半兩,將羊角燒成灰) 射罔(一分) 雄黃(一兩) 麝香(一兩) 乾薑(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敷瘡上。凡蛇毒畏雄黃。疑有蛇處。於舍下。微火燒雄黃。令其氣及蛇。並散走。
又方。
上取慈菇草根搗令爛。敷之即瘥。其草燕尾者是。大效。
又方。
上以射罔塗腫上。血出即瘥。
又方。
先以唾塗咬處。熟嚼生黑豆葉敷之。
又方。
消黃蠟注瘡上。不瘥。更消注之。以瘥為度也。
又方。
雄黃末敷瘡上。亦用銅青敷瘡中。
又方。
搗大蒜和胡粉。敷螫處立瘥。
白話文:
【上方藥方】
將藥物研磨成粉末,然後敷在傷口上。蛇類對雄黃非常恐懼,因此在懷疑被蛇咬的地方,可以在住家周圍使用微火燒燻雄黃,使其氣味能趕走蛇。
【第二個藥方】
取慈菇草的根部,打成泥狀,直接敷在傷口上,這樣就能痊癒。這種草的形狀像燕尾,效果非常好。
【第三個藥方】
使用射罔來塗抹在腫脹的地方,當血液流出時,病狀就會得到改善。
【第四個藥方】
先將唾液塗抹在被咬的部位,接著咀嚼生黑豆葉,再敷在傷口上。
【第五個藥方】
將消黃蠟注入傷口,如果沒有好轉,可以再次注入,直到痊癒為止。
【第六個藥方】
使用雄黃粉末敷在傷口上,也可以將銅青敷在傷口中。
【第七個藥方】
將大蒜與胡粉一起搗碎,敷在被蜇傷的部位,可以馬上獲得療效。
3. 治犬咬諸方
凡春末夏初。犬多狂惡傷人。即須以杖預防。而不免者。莫出於瘡上炙之。百日之中。一日不闕者。方得免難。若初見瘡瘥痛定。自言平復者。其禍必至。死在旦夕。又凡狂犬咬人訖。即令人狂亂。精神已別。何以得知。但炙時。一度火下。即覺心神醒然。方知咬著處。是以深須明之。
白話文:
這個疾病雖然很嚴重,但當時的人都輕視它,不當一回事。結果拖延到死亡。凡是被狗咬傷,忌諱食用蕗葵和狗肉。據說即使治癒了,如果在一年或兩年內誤食這些,一定會嚴重復發,和最初被咬時一樣。 此病雖重。時人皆輕不以為意。坐至死者。凡被狗咬瘡。忌食蕗葵及狗肉。云雖得瘥。經一二年誤食此者。必重發。與初被咬不殊也。
治犬咬方。
上熬杏仁令黑。研成膏敷之。
又方。
上以沸湯和灰。壅瘡上良。
又方。
上以熱牛糞塗之佳。
又方。
上以醋和石灰。用塗瘡上。
又方。
上鼠糞為末。以臘月豬脂和敷之。
又方。
上取地龍爛搗。封被咬處。當有毛出。或收得乾者。搗末。油調封之。
又方。
上燒虎肉為灰。以醋調塗之。
又方。
上取生薑炙熱。熨之甚佳。
又方。
上用枸杞葉並鹽少許。搗熟後。敷於上即瘥。
治狗咬人。傷處毒痛心悶方。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生用),桃白皮(一兩銼)
上件藥。以水一大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分溫二服。良久再服。當吐狗毒。即瘥。
又方。
上以火炙瘡中腫上。搗韭汁飲三合。四五服。瘡瘥即止。
又方。
上用地龍糞封之。當出狗毛神效。
白話文:
【治療狗咬傷的方法】
-
上述材料:將杏仁炒至黑色,研磨成膏狀,用來敷在傷口上。
-
另一方法:
-
將熱水與灰混合,堆在傷口上,有良好療效。
-
又一方法:
-
使用熱牛糞塗抹在傷口上,效果佳。
-
又一方法:
-
將醋與石灰混合,用來塗抹傷口。
-
又一方法:
-
將老鼠糞研磨成粉,與十二月的豬脂混合後敷在傷口上。
-
又一方法:
-
將地龍爛掉後搗碎,封住被狗咬傷的地方,會有毛發出現。若使用乾燥的地龍,則研磨成粉末,與油調和後封住傷口。
-
又一方法:
-
燒煮虎肉,製成灰,與醋調和後塗抹在傷口上。
-
又一方法:
-
將生薑炙熱後,敷在傷口上,效果很好。
-
又一方法:
-
使用枸杞葉與少量鹽,搗碎後,敷在傷口上,傷口就會痊癒。
【治療被狗咬傷,傷口腫痛、心煩方】
-
藥材:杏仁(半兩,用水浸泡去皮尖雙仁,生用),桃白皮(一兩,切碎)
-
方法:將上述藥物加水一大盞半,煎至剩下八分水,濾除渣滓,分成兩次服用,每次服用後過一段時間再服用一次。可以吐出狗的毒素,傷口就會痊癒。
-
另一方法:
-
在傷口腫脹處用火炙烤,再喝韭汁三合,四到五次服用,傷口好後就停止服用。
-
又一方法:
-
使用地龍糞封住傷口,會出現狗毛,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