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七 (1)
卷第二十七 (1)
1. 卷第二十七
2. 治風勞諸方
夫勞傷之人。表裡多虛。血氣衰弱。膚腠疏泄。風邪易侵。或遊易皮膚。或沉滯臟腑。隨其所感。而眾病生焉。
治風勞臟腑氣虛。體瘦無力。不思飲食。四肢疼痛。黃耆散方。
黃耆(一兩銼),續斷(一兩),人參(三分去蘆頭),茯神(一兩),五味子(三分),羌活(半兩)芎藭(半兩),桂心(半兩),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防風(一兩去蘆頭),牛膝(半兩去苗)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甘草(三兩炙微赤銼),當歸(半兩銼微炒),沉香(三分)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風勞。氣攻四肢拘急。背膊常痛。肌體萎弱。不欲飲食。沉香散方。
沉香,石斛(去根銼),黃耆(銼),桂心,白茯苓,白朮,天門冬(去心焙),白芍藥,當歸(銼微炒),羌活,附子(炮裂去皮臍),防風(去蘆頭),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以上各一兩),熟乾地黃(二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勞。肌體羸瘦。皮膚不仁。肢節煩疼。腰膝無力。少思飲食。宜服附子散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牛膝(去苗),桂心,當歸(以上各一兩),五加皮,防風(去蘆頭),萆薢(銼),杜仲(去粗皮炙微赤銼),續斷,丹參,沉香,木香,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以上各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風勞。體虛食少。羸瘦。筋脈不利。手足多疼。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去蘆頭),天麻,海桐皮,附子(炮裂去皮臍),沉香(以上各一兩),桂心,芎藭,白朮白茯苓,山茱萸,熟乾地黃(以上各三分),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風勞。脾腎虛冷。心腹脹疼。骨節煩痛。食少無力。宜服桃仁散方。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鱉甲(塗酥炙令黃去裙襴),白朮,附子(炮裂去皮臍),訶黎勒(煨用皮以上各一兩),芎藭,丁香,桂心,蓽澄茄,當歸,枳殼(麩炒微黃去瓤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忌莧菜。
治風勞。氣血不足。臟腑虛傷。肢節煩疼。腰膝無力。形體羸瘦。面色萎黃。小便數多。臥即盜汗。宜服巴戟散方。
巴戟,柏子仁,石龍芮,天麻,牛膝(去苗),牡蠣(燒為粉),菟絲子(酒浸一宿焙乾別搗),天雄(炮裂去皮臍),肉蓯蓉(酒浸一宿刮去皴皮炙乾以上各一兩),萆薢(銼),防風(去蘆頭)當歸,羌活,桑螵蛸(微炙以上各三分),肉桂(二兩去皴皮)
白話文:
對於勞損導致身體虛弱、血氣不足、皮膚鬆弛、容易受到風邪侵襲,或者風邪在皮膚表面遊走,或者深入臟腑,根據感受風邪的不同部位,會引發各種疾病。
針對風邪和勞損導致的臟腑氣虛、體型消瘦、全身無力、不想吃東西、四肢疼痛的情況,有一個黃耆散的配方。
藥材包括黃耆、續斷、人參、茯神、五味子、羌活、芎藭、桂心、附子、防風、牛膝、枳殼、甘草、當歸和沉香。將這些藥材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煮,加入半分生薑,煮至剩下六分之時,濾掉渣滓,在飯前溫熱服用。
針對風邪和勞損導致四肢緊繃、背部經常疼痛、身體肌肉萎縮、不想吃東西的情況,有一個沉香散的配方。
藥材包括沉香、石斛、黃耆、桂心、白茯苓、白朮、天門冬、白芍藥、當歸、羌活、附子、防風、陳橘皮、熟乾地黃和甘草。將這些藥材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煮,加入半分生薑,煮至剩下六分之時,濾掉渣滓,不論時間溫熱服用。
針對風邪和勞損導致身體消瘦、皮膚失去知覺、四肢疼痛、腰膝無力、不想吃東西的情況,有一個附子散的配方。
藥材包括附子、牛膝、桂心、當歸、五加皮、防風、萆薢、杜仲、續斷、丹參、沉香、木香、枳殼和甘草。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煮,加入半分生薑,煮至剩下六分之時,濾掉渣滓,在飯前溫熱服用。
接下來還有許多其他針對風邪和勞損不同症狀的藥方,包括防風散、桃仁散、巴戟散、肉蓯蓉散、柏子仁散、樟木散、鍾乳散、石斛丸和補益天雄丸等。每個藥方都詳細列出了所需的藥材和用法,如煮水服用、飯前服用、用溫酒送服等。這些藥方都是為了治療由風邪和勞損引起的不同病症,包括體虛食少、脾腎虛冷、心腹脹疼、骨節煩痛、肢節煩疼、腰膝無力、形體羸瘦、面色萎黃、小便頻繁、盜汗、神思不安、臟腑虛傷等症狀。
請注意,這些藥方僅供參考,具體使用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