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六 (2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六 (24)

1. 治精極諸方

上件藥。前五味先搗羅為末。入酥以下五味和勻。於銀鍋內。以重湯煮之。候硬軟得所。放冷。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精極。及百病。虛瘠羸瘦。牛髓煎丸方。

牛髓(一斤),羊髓(一斤),白蜜(一斤),酥(一斤),棗肉(一斤以上五味同於銀鍋內熬令成膏入後藥末)茯神(一兩),芎藭(一兩),天門冬(一兩去心焙),桂心(一兩),當歸(一兩),牛膝(一兩去苗),人參(一兩去蘆頭),肉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乾),防風(一兩去蘆頭),五味子(一兩),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熟乾地黃(一兩),菟絲子(一兩酒浸三宿曝乾別搗為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前牛髓煎中。更熬令稠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三十丸。忌鯉魚。

治精極。上焦熱。下焦冷。補十二經脈。添髓養血。四時宜服。鹿茸丸方。

鹿茸(四兩去毛塗酥炙令黃),硃砂(二兩細研水飛過),野雞脛骨(二兩),天門冬(二兩去心焙),菟絲子(二兩酒浸一宿曝乾別搗為末),車前子〔一(二)兩〕,雀腦(三十枚酥煎令黃),熟乾地黃(三兩),肉蓯蓉(三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乾)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與羊脛髓。拌和令勻。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服三十丸。忌鯉魚生血。

治精極。填骨髓地黃煎方。

生地黃〔一(十)斤搗絞取汁〕,牛酥(一斤),白蜜(二斤)

上件藥。先以慢火煎地黃汁減半。內牛酥更煎。良久。次下蜜。攪令勻。候稀稠得所。於瓷器中盛。每日空心。午時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半匙。

治精極。骨髓虛竭。補益麋茸煎方。

麋茸(五兩去毛塗酥炙令微黃)

上搗羅為末。以清酒二升。於銀鍋中慢火煎成膏。盛於瓷器中。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半匙。

白話文:

[治療精氣耗竭的各種藥方]

牛髓煎丸方

將以上藥材的前五種(茯神、芎藭、天門冬、桂心、當歸)先搗碎磨成粉末,然後加入酥油以及剩餘的五種藥材(牛膝、人參、肉蓯蓉、防風、五味子),一起攪拌均勻。把這些混合物放入銀鍋中,隔水加熱煮製,直到軟硬適中。放涼後,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在空腹或晚上吃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

此藥方可以治療精氣嚴重耗損,以及各種疾病,像是虛弱消瘦。

具體做法是:

取牛髓一斤、羊髓一斤、白蜜一斤、酥油一斤、棗肉一斤以上,先將這五味放入銀鍋中熬製成膏狀,然後加入後面的藥材粉末:茯神一兩、芎藭一兩、天門冬一兩(去心後烘乾)、桂心一兩、當歸一兩、牛膝一兩(去莖)、人參一兩(去蘆頭)、肉蓯蓉二兩(用酒浸泡一晚,刮去皺皮後烤乾)、防風一兩(去蘆頭)、五味子一兩、鹿角膠一兩(搗碎炒黃)、熟地黃一兩、菟絲子一兩(用酒浸泡三晚,曬乾後另外搗成粉末)。

將以上所有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加入之前熬好的牛髓膏中,再次熬製,使之濃稠可以搓成丸狀。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或晚上吃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忌食鯉魚。

鹿茸丸方

此藥方可以治療精氣嚴重耗損,上焦有熱,下焦虛寒,並能補益十二經脈,補充骨髓,滋養血液,一年四季都適合服用。

具體做法是:

取鹿茸四兩(去除絨毛後塗上酥油烤黃),硃砂二兩(研磨成細粉,用水飛法處理),野雞腿骨二兩,天門冬二兩(去心後烘乾),菟絲子二兩(用酒浸泡一晚,曬乾後另外搗成粉末),車前子一到二兩,麻雀腦三十個(用酥油煎黃),熟地黃三兩,肉蓯蓉三兩(用酒浸泡一晚,刮去皺皮後烤乾)。

將以上所有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和羊腿骨髓混合均勻,再搗製三、二百下。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或晚上吃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忌食鯉魚和生冷食物。

地黃煎方

此藥方可以治療精氣嚴重耗損,並能填補骨髓。

具體做法是:

取生地黃十斤(搗爛後絞汁),牛酥油一斤,白蜜二斤。

先用小火慢慢煎熬生地黃汁,使其減少一半,然後加入牛酥油繼續煎熬一段時間,再加入白蜜,攪拌均勻。觀察濃稠度,達到理想狀態後,放入瓷器中儲存。每天空腹、中午和晚上吃飯前,用溫酒調服半匙。

麋茸煎方

此藥方可以治療精氣嚴重耗損,骨髓虛竭,具有補益功效。

具體做法是:

取麋茸五兩(去除絨毛後塗上酥油稍微烤黃)。

將麋茸搗碎磨成粉末,用清酒二升放入銀鍋中,用小火慢慢煎熬成膏狀,放入瓷器中儲存。每次服用,在空腹或晚上吃飯前,用溫酒調服半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