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 (1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 (11)

1. 治脾臟虛冷泄痢諸方

夫脾胃及大腸虛弱。則邪冷之氣乘之。食飲留滯不消。而成痢也。脾主消水穀。胃為水穀之海。今脾胃既虛。內積冷氣。流於大腸。大腸為傳道之府。化物出焉。今臟腑俱虛。故令泄痢也。

白話文:

脾、胃和大腸虛弱時,就會被寒邪之氣入侵。吃進的食物和水飲停留在體內無法消化,於是形成痢疾。脾臟負責消化水穀(食物),胃部是水穀的貯藏之地。如今脾胃虛弱,體內積聚了寒氣,流到大腸,而大腸是轉運食物的通道,把消化後的物質排出體外。現在臟腑都虛弱了,就會導致腹瀉和痢疾。

治脾臟虛冷。不思飲食。腹內㽲痛。大腸泄痢。水穀不化。宜服厚朴散方。

白話文:

治療脾臟虛弱寒冷、不想吃東西、肚子裡絞痛、大腸拉肚子、食物消化不良的情況,應該服用厚朴散。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人參(半兩去蘆頭),當歸(三分銼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白朮(半兩),乾木瓜(三分),高良薑(半兩銼),訶黎勒(三分煨用皮),桂心(三分),木香(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 厚朴(120 克,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芳香)
  • 人參(30 克,去除蘆頭)
  • 當歸(18 克,切碎,微炒)
  • 乾薑(30 克,炮裂後切碎)
  • 白朮(30 克)
  • 乾木瓜(18 克)
  • 高良薑(30 克,切碎)
  • 訶黎勒(18 克,煨熟,使用果皮)
  • 桂心(18 克)
  • 木香(30 克)
  • 陳橘皮(30 克,用湯浸泡去除白瓤,焙乾)
  • 附子(60 克,炮裂,去除皮和臍)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熱服。忌生冷油膩。

治脾臟虛冷。大腸泄痢。腹內疼痛。心腹(四肢)不和。少思飲食。宜服木香散方。

白話文:

先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半碗水加入三個大棗,煎煮至剩下六分,去除藥渣,不限時辰,溫熱服用。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此方用於治療脾臟虛寒、大腸泄瀉、腹痛、心腹不和、食慾不振等症狀。

木香(一兩),肉豆蔻(一兩去殼),人參(一兩去蘆頭),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當歸(二兩銼微炒),乾薑(一兩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蒼朮(二兩銼炒),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木香(50克),肉豆蔻(50克,去殼),人參(50克,去蘆頭),附子(100克,炮製後裂開去皮臍),當歸(100克,切碎微炒),乾薑(50克,炮製後裂開切碎),甘草(25克,烤至微紅切碎),陳皮(10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掉白瓤烘乾),蒼朮(100克,切碎炒製),吳茱萸(25克,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微炒),厚朴(100克,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稍熱服之。

治脾臟虛冷。吃食減少。大腸泄痢。腹痛。四肢乏力。宜服白朮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中盞水,加入三枚大棗,煎煮到剩六分水量時,去掉渣滓,在飯前稍微溫熱後服用。 這個方劑適用於脾臟虛冷、食慾不振、大腸瀉痢、腹痛以及四肢無力的情況,建議服用白朮散。

白朮(一兩),乾薑(半兩炮裂銼),桂心(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附子(一兩炮裂去蘆頭),縮砂(二兩去皮),草豆蔻(一兩去皮),當歸(一兩銼微炒),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白話文:

白術(60克),乾薑(30克,炮裂後搗碎),桂枝(30克),人參(30克,去除根須),厚朴(120克,去除粗皮,塗抹薑汁炙烤至香熟),陳橘皮(60克,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烘烤),附子(60克,炮裂後去除根須),縮砂(120克,去除外皮),草豆蔻(60克,去除外皮),當歸(60克,切碎後略微炒製),訶黎勒(60克,煨熟後使用果皮)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熱服。

治脾氣虛冷。大腸泄痢。腹痛。食不消化。阿膠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杯,加入三顆大棗,煎煮到水量剩下六分,去掉渣滓,在飯前趁熱服用。 用來治療脾氣虛弱導致的腹部寒冷、大腸瀉痢、腹痛以及食物消化不良。這是阿膠散的配方。

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香燥),艾葉(一兩微炒),乾薑(三分炮裂銼),赤石脂(三分),當歸(一兩銼微炒),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桂心(半兩),芎藭(半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阿膠(1兩,搗碎,乾炒至香脆) 艾葉(1兩,稍炒) 乾薑(3分,炮裂,磨成細粉) 赤石脂(3分) 當歸(1兩,切片,稍炒) 厚朴(2兩,去粗皮,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桂心(半兩) 芎藭(半兩) 附子(1兩,炮裂,去皮和臍)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熱粥飲下二錢。忌生冷油膩濕面。

治脾臟虛冷。大腸泄痢。食不消化。腹內疼痛。手足多冷。面色青黃。宜服訶黎勒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細粉。每次服用時,在飯前用熱粥送服二錢的藥粉。服藥期間應避免食用生冷、油膩以及濕軟的食物。 此方適用於脾臟虛弱且寒冷、大腸瀉痢、食物不易消化、腹部疼痛、手腳經常冰冷及面色青黃的情況,適合服用訶黎勒散。

訶黎勒(一兩煨用皮),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乾薑(半兩炮裂銼),龍骨(一兩燒過),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當歸(一兩銼微炒)

白話文:

  • 訶黎勒:1 兩,煨製後取皮
  • 附子:1 兩,炮裂後去除皮和臍
  • 乾薑:半兩,炮裂後切碎
  • 龍骨:1 兩,燒製後
  • 吳茱萸:半兩,用湯浸泡 7 次後焙乾,再微炒
  • 當歸:1 兩,切碎後微炒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熱粥飲調下二錢。

治脾臟虛冷。大腸泄痢。腹內疼痛。四肢羸瘦。少力。或渴。不思飲食。宜服厚朴丸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前,用熱粥湯調和兩錢的藥粉。 此方適用於治療脾臟虛弱寒冷、大腸瀉痢、腹部疼痛、四肢消瘦無力、口渴或不思飲食的情況,建議服用厚朴丸。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蒼朮(一兩),訶黎勒(一分煨用皮),當歸(三分銼微炒),乾薑(半兩炮裂銼),木香(半兩),縮砂(一兩去皮),赤石脂(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

白話文:

  • **厚朴:**二兩,去粗皮,塗抹生薑汁後炙烤至香氣四溢。
  • **蒼朮:**一兩。
  • **訶黎勒:**一錢,煨熟後使用果皮。
  • **當歸:**三分,切片後略微炒製。
  • **乾薑:**半兩,炮裂後切片。
  • **木香:**半兩。
  • **縮砂:**一兩,去皮。
  • **赤石脂:**一兩。
  • **附子:**一兩,炮裂後去皮去臍(根部凹陷處)。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食前。以薑棗粥飲調下二錢。

治脾臟虛冷。大腸泄痢。腹痛。水穀不化。面色青黃。少思飲食。宜服木香丸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研細成粉末。在飯前,用薑棗粥湯調和後服用二錢。 適用於治療脾臟虛冷、大腸瀉痢、腹痛、食物不易消化、面色青黃、食慾不振的情況。建議服用木香丸。

木香(半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赤石脂(一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縮砂(一兩去皮),訶黎勒(一兩煨用皮),高良薑(三分銼),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當歸(三分銼微炒),草豆蔻(三分去皮),白朮(一兩),厚朴(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

白話文:

木香(30克),附子(60克,炮製後去除外皮和臍),赤石脂(60克),吳茱萸(30克,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並略微炒製),縮砂仁(60克,去除外皮),訶黎勒(60克,煨熟後使用果皮),高良薑(15克,切碎),陳橘皮(60克,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瓤並烘乾),當歸(15克,切碎並略微炒製),草豆蔻(15克,去除外皮),白朮(60克),厚朴(90克,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並烘烤至香氣撲鼻)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熱粥飲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膩。

治脾臟虛冷。食即嘔逆。穀食不化。或多泄痛。宜服厚朴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然後加入蜂蜜調和,再搗三、二百次。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就在進食前,用熱粥送服三十丸。忌食生冷、油膩的食物。

厚朴(四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乾薑〔一(二)兩炮裂銼〕,人參(一兩半去蘆頭)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陳橘皮(二兩湯浸去白瓤焙),白朮(二兩),半夏〔二(一)兩半湯浸(洗)七遍去滑〕,當歸(一兩半銼微炒),桔梗(一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厚朴(4兩)

  • 去掉粗皮
  • 塗抹生薑汁
  • 烘烤至香味四溢

乾薑(1-2兩)

  • 炮裂,磨碎

人參(1.5兩)

  • 去除蘆頭

吳茱萸(1兩)

  • 用湯浸泡7次
  • 烘乾
  • 微炒

陳橘皮(2兩)

  • 用湯浸泡
  • 去除白色部分
  • 烘製

白朮(2兩)

半夏(1.5-2兩)

  • 用湯浸泡(清洗)7次
  • 去除黏液

當歸(1.5兩)

  • 磨碎
  • 微炒

桔梗(1兩)

  • 去除蘆頭

甘草(0.5兩)

  • 烘烤至微赤
  • 磨碎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薑棗湯下三十丸。不計時候服之。

白話文:

上述的藥材,搗碎成粉末。用酒煮麪粉糊,把藥粉和麪粉糊混合做成丸子,丸子的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用薑棗湯送服三十丸,不受時間限制,隨時都可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