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六 (3)
卷第五十六 (3)
1. 治風屍諸方
夫風屍者。在人四肢。循環經絡。其狀淫躍去來。沉沉默默。不知痛處。若衝風則發。故名風屍也。
治風屍。及中惡賊風。寒氣入腹㽲痛。飛屍遁屍。發作無時。搶心脅如刀刺。口噤。宜服甘草散方。
白話文:
"風屍"這種病症,會在人的四肢上出現,並沿著經絡循環。它的特徵是來去不定,隱匿難察,患者通常不會明確感到疼痛的位置。一旦遇到強風,就會引發病症,因此稱為"風屍"。 對於治療"風屍",以及中邪被惡鬼或風寒侵襲導致腹部陣痛,或是"飛屍"、"遁屍"等不定時發作,頭脹如被刀刺、口緊閉的病症,建議服用"甘草散"藥方進行治療。
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生乾地黃(一兩),乾薑(一兩炮裂銼),當歸(一兩銼微炒),赤茯苓(一(二)兩),細辛(一兩),桂心(一兩),赤芍藥(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梔子(一十五枚),吳茱萸(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
白話文:
- 甘草(6克,烤成微紅色並切片)
- 生地黃(6克)
- 乾薑(6克,打碎後再烤過並切片)
- 當歸(6克,切片並略炒)
- 赤茯苓(6-12克)
- 細辛(6克)
- 桂心(6克)
- 赤芍藥(6克)
- 防風(6克,去除根鬚)
- 梔子(15顆)
- 吳茱萸(6克,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烤乾並略炒)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屍。及卒賊風。遁屍。邪鬼五疰。心腹刺痛。宜服川大黃散方。
白話文:
治療風邪、猝發之風、遁走之風以及邪鬼引起的五種病症,包括心腹刺痛等情況,可以服用「川大黃散」。使用方法是將藥材研磨細碎,每次取四錢,用中杯水煎煮至剩下六分,濾掉渣滓,於任意時間溫熱服用。
川大黃(一兩半銼碎微炒),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當歸(一兩半銼微炒),赤芍藥(一兩)川烏頭(一兩炮裂去皮臍),桂心(一兩)
白話文:
- 川大黃:1.5 兩,切碎微炒
- 甘草:1 兩,炙烤至微紅,切碎
- 當歸:1.5 兩,切碎微炒
- 赤芍藥:1 兩
- 川烏頭:1 兩,炮裂去皮和肚臍
- 桂心:1 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蜜半合。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風屍疰忤。鬼氣。心腹刺痛。金牙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中盞水。放入半片生薑。半合蜂蜜。煎煮至藥液剩六分。過濾掉渣滓。不拘時溫服。
金牙(一分細研),由跋(一分),犀角屑(一分),黃芩(一分),麝香(一分細研),牛黃(一分細研),川椒(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天雄(半兩炮裂去皮臍),真珠(半兩細研),桂心(半兩),細辛(三分),雄黃(半兩細研),乾薑(半兩炮裂銼),黃連(二(三)分去須),蜈蚣(一枚微炙去足)
白話文:
金牙(磨成細粉 1 錢) 由跋(研磨成粉 1 錢) 犀牛角屑(磨成粉 1 錢) 黃芩(研磨成粉 1 錢) 麝香(研磨成細粉 1 錢) 牛黃(研磨成細粉 1 錢) 川椒(1 兩,去除種子) 天雄(半兩,炒製、裂開、去除皮臍) 珍珠(半兩,磨成細粉) 桂心(半兩) 細辛(3 分) 雄黃(研磨成細粉 半兩) 乾薑(半兩,炒裂後切碎) 黃蓮(2 到 3 分,去除根鬚) 蜈蚣(1 隻,烤一下,去掉腳)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研了藥令勻。每服。以暖酒調下一錢。不計時候服。
治風屍。及飛屍。鬼疰。風痹。身上痛如針所刺。嘔逆痰癖。除五勞七傷萬病散方。
白話文:
上件藥材,需研磨細碎,再進行均勻混合。每次服用時,以溫熱的酒調和一錢服用,無需特定時間。 此方專治風邪、飛邪、鬼癥、風濕症等疾病,對於身體疼痛如針刺,以及噁心、吐痰等現象有著良好的療效。這是「除五勞七傷萬病散」方劑的配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川烏頭(炮裂去皮臍),硃砂(細研),芫青(糯米拌炒令黃色去翅足)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雄黃(細研),乾薑(炮裂銼),人參(去蘆頭),細辛莽草(微炙),鬼臼(去須),以上各半兩,蜈蚣(一枚微炙去足),蜥蜴(一枚微炙)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酒調下半錢。
白話文:
附子(用火烤裂,去掉皮和臍)半兩 川烏頭(用火烤裂,去掉皮和臍)半兩 硃砂(研成細粉)半兩 芫青(與糯米炒至變黃,去掉翅膀和腳)半兩 川椒(去掉籽和閉口的部分,炒一下去除水分)半兩 雄黃(研成細粉)半兩 乾薑(用火烤裂,切成碎片)半兩 人參(去掉蘆頭)半兩 細辛莽草(稍微烤一下)半兩 鬼臼(去掉鬚)半兩 蜈蚣(一隻,稍微烤一下,去掉腳) 蜥蜴(一隻,稍微烤一下)
2. 治屍疰諸方
夫屍疰者。則是五內之屍疰。而挾外鬼邪毒之氣。流注身體。令人寒熱淋瀝。沉沉默默。不的知所苦。或腹痛脹滿。不得氣息。上衝心胸。傍攻兩脅。或磥塊踴起。或攣引腰脊。或舉身沉重。精神錯雜。常覺昏謬。每節改變。輒致大惡。積月累年。漸就頓滯。以至於死。死後復易傍人。乃至滅門。以其屍病注易傍人。故云屍疰也。
治屍疰。及惡氣中人。令人心胸滿悶。神思昏迷。宜服此取吐。杜衡散方。
白話文:
屍疰病,是由於內臟受到屍體的毒氣侵犯,同時又挾帶外來的邪惡鬼氣。這些邪氣在體內流竄,使人寒熱交替,精神恍惚,不知痛苦所在。
有的患者腹部疼痛脹滿,呼吸困難,邪氣上衝心胸,橫衝兩脅。有的患者感到腹部有塊狀物體跳動,或腰脊痠痛僵硬,或全身沉重,精神異常。患者經常感到昏昏沉沉,時好時壞,每當邪氣發作時,就感到特別痛苦。這種病症會持續數月或多年,逐漸加重,最終導致死亡。
死者死後,屍毒還會傳染給其他人,甚至導致一家人滅絕。因為屍病可以傳染給其他人,所以稱之為屍疰。
杜衡(一兩),豉(一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菘蘿(一分),瓠子仁(二七枚),赤小豆(二七枚炒熟)
白話文:
杜衡(50 克),豆瓣(50 克),人參(25 克,去鬚尖),松蘿(5 克),瓠瓜子仁(135 顆),赤小豆(135 顆,炒熟)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平旦時。以溫酒調下一錢。得吐多為妙。
治屍疰。鬼邪毒氣。流注身體。令人寒熱淋瀝。腹痛脹滿。精神錯亂。硃砂丸方。
白話文:
上件藥物,要先進行搗碎,再細細研磨為散粉。在每天清晨,可用溫熱的酒調和一錢服用。如果出現大量嘔吐現象,則是療效良好的徵兆。 此方用於治療屍疰、鬼邪及毒氣侵入身體所引起的症狀。這些症狀可能包括發冷發熱、尿頻、腹痛以及腹部脹滿,同時還可能伴有精神錯亂的情況。硃砂丸方是一種專門針對上述病症的治療藥方。
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雄黃(一兩細研水飛過),鬼臼(半兩去須),莽草(半兩微炙),巴豆(十四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蜈蚣(一枚微炙去足)
白話文:
硃砂(一兩,研細並用水飛煉過) 雄黃(一兩,研細並用水飛煉過) 鬼臼(半兩,除去花須) 莽草(半兩,稍微烤一下) 巴豆(十四枚,去皮和內仁,研磨後用紙包裹並壓出油) 蜈蚣(一隻,稍微烤一下,去掉足部)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暖酒下三丸。
治屍疰。發作無時。心胸痛。喘息急。赤茯苓散方。
白話文:
治療屍疰的藥方,由赤茯苓散組成。這種疾病發作不定時,會導致心胸疼痛、呼吸急促。使用以下配方:
- 將所有草藥材料研磨成粉末。
- 將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
- 加入煉製過的蜂蜜,調製成丸狀,大小類似小豆。
- 每次服用時,無論時間早晚,以溫熱的酒送服三顆丸子。 請注意:此處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並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在實際使用中,應諮詢合格的中醫或草藥師,確保安全性和適應性。
赤茯苓(三分),當歸(半兩銼微炒),赤芍藥(半兩),鬼箭羽(三分),桂心(三分),生乾地黃(半兩),川升麻(三分),木香(半兩),芎藭(半兩),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白話文:
赤茯苓:3分
當歸 :0.5兩,切碎,略炒
赤芍藥 :0.5兩
鬼箭羽 :3分
桂心 :3分
生乾地黃 :0.5兩
川升麻 :3分
木香 :0.5兩
芎藭 :0.5兩
桃仁 :3分,用湯浸泡,去掉外皮尖端,取出雙仁,用麩炒至微黃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治屍疰。邪氣流注悶絕。時復發作。寒熱淋瀝。或腹痛脹滿。鶴骨丸方。
白話文:
治療屍癥,邪氣流動導致昏迷,時有發作,伴有寒熱、尿頻、或是腹部疼痛、脹滿。以下為鶴骨丸方: 取所需藥材,研磨細碎後混合為散劑。每次服用量為三錢。用中等大小的杯子盛放一半的水,煮沸後減少到五分之一,去除藥渣,溫服即可。
鶴骨(一分塗酥炙微黃),桂心(三分),雄黃(一兩細研水飛過),麝香(半兩細研),硃砂(一分細研),川大黃(三分銼碎微炒),蜈蚣〔一分(條)微炙〕
白話文:
鶴骨(一錢,塗上酥油,微烤至略黃) 桂心(三錢) 雄黃(一兩,細研、水飛過) 麝香(半兩,細研) 硃砂(一錢,細研) 川大黃(三錢,切碎、微炒) 蜈蚣(一條,微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桃枝湯下二十丸。
治屍疰。寒熱。不思食味。心腹刺痛。宜服虎掌丸方。
白話文:
把上面的藥研磨成粉末,加入煉製的蜂蜜,搗一千五百到一千八百次。將藥丸搓成梧桐子大小。不限時間,每次服用煎好的桃枝湯送服二十丸。
虎掌(半兩湯洗七遍銼生薑汁拌炒乾),赤茯苓(一兩),龍齒(一兩細研),硃砂(半兩細研),當歸(三分銼微炒),阿魏(一兩),蓬莪朮(三分)
白話文:
虎掌:半兩,用湯洗滌七次後切碎,拌入生薑汁翻炒至乾。 赤茯苓 :一兩。 龍齒 :一兩,細細研磨。 硃砂 :半兩,細細研磨。 當歸 :三分,切碎並微炒。 阿魏 :一兩。 蓬莪朮 :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用酒煎阿魏成膏。和搗百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煎生薑烏梅湯下二十丸。
治屍疰惡氣。寒熱悶絕。宜服此方。
白話文:
準備好上記藥材。將藥材搗碎成粉末。用酒煎煮阿魏膏。將阿魏膏加入藥粉中,再一起搗一百多次。搓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子。不論時間,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生薑烏梅湯送服。
鸛鵲皮(方三寸炙令焦黃),桂心(三寸),虻蟲(十四枚炒令微黃),斑蝥(十四枚糯米拌炒令微黃去翅足),巴豆(三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白話文:
- 鸛鵲皮(切成方塊,烤至焦黃)
- 桂皮心(長度為三寸)
- 虻蟲(十四隻,炒至微微發黃)
- 斑蝥(十四隻,用糯米拌炒至微微發黃,去除翅膀和腳)
- 巴豆(三十顆,去除外皮,碾成粉末,用紙包起來,壓出油脂)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日空心。以粥飲下三丸。
又方。
亂髮灰(半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件藥。研如脂。煉少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五丸。日三四服。
又方。
桃仁(五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研)
上以水一大盞半。煮取一盞。分溫三服。服後當吐為效。不吐。即非疰也。
治人有親近死屍。惡氣入腹。終身不愈。遂醫所不療。宜服此方。
阿魏(三兩細研)
上件藥。每取一分。作餛飩餡十餘枚。熟煮食之。日二服。滿七日永瘥。
白話文:
【上方藥方】 將藥物研磨成粉末。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混合至三到二百次的攪拌。製成的丸子大小類似小豆。每日清晨空腹時,以粥水送服三顆丸子。 使用半兩的亂髮灰,以及半兩的杏仁(浸泡於水中去除皮、尖端及雙仁部分)。 將這兩種藥物研磨至狀似油脂。然後加入少量的蜂蜜,混合成丸,丸子大小類似梧桐子。每次服用時,不分時間,以溫熱的酒送服五顆丸子。每日可以服用三次。 使用五十枚的桃仁(浸泡於水中去除皮、尖端及雙仁部分,研磨至狀似油脂)。 將上述材料加水一大盞半,煮沸後取一盞的量,分三次溫服。服後如果出現嘔吐現象,則表示療效顯著;若未出現嘔吐,則可能並非因受到病邪所困。 【治療與屍體接觸密切的人,惡氣進入腹中,導致長期無法痊癒的情況】 使用三兩的阿魏(細研成粉)。 每次取一兩份,製作成餛飩餡十餘顆。煮熟後食用。每日可服二次,持續七天後,病情將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