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六 (14)
卷第二十六 (14)
1. 治筋極諸方
夫筋極者。主肝也。肝應於筋。筋與肝合。肝有病從筋而生。又曰以春遇風為筋痹。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陽氣入於內。陰氣出於外。若出於外為風。風虛則筋虛。筋虛則喜悲。其色青蒼。見於眼下。若傷寒則筋不能動。十指爪皆痛。數好轉筋。其源以春甲乙日傷風。
風在筋。為肝風也。若陽氣內發。發則筋實。實則好怒。肝傷熱則咳。則脅下痛。不可轉動。又腳下滿痛。故曰肝實風也。筋絕不治九日死。何以知之。手足爪甲青黑。呼罵不息者是也。筋應足厥陰。厥陰氣絕則筋急。厥陰者肝脈也與筋合。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脈不榮則筋急。
筋急則引卵縮。舌卷則筋先絕。庚日篤。辛日死。金勝木。良醫之拱手也。
治筋極。則筋急多怒。口乾。燥熱不已。宜調脈解煩。黃耆散方。
黃耆(二兩銼),酸棗仁(二兩微炒),桂心〔二(一)兩〕,石膏(三兩),木通(二兩銼),赤芍藥(二兩),黃芩(一兩),柏(柘)白皮(一兩銼),羚羊角屑(一兩)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筋極。四肢拘急。頭項強直。爪甲多青。脅肋脹痛。宜服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屑(一兩),五加皮(一兩),防風(三分去蘆頭),酸棗仁(一兩微炒),赤茯苓(三分),當歸(三分),桂心(三分),桃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枳實(半兩麩炒微黃),芎藭(三分),檳榔(三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筋極。面青多怒。兩脅下急痛。手足筋脈拘攣。宜服薏苡仁散方。
薏苡仁(一兩),酸棗仁(一兩微炒),赤茯苓(三分),桂心(三分),柏子仁(一兩),羚羊角屑(一兩),海桐皮(一兩銼),當歸(三分),芎藭(三分),生乾地黃(一兩),赤芍藥(三分),檳榔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筋極。風冷所傷。攣痹不仁。宜服羌活散方。
羌活(一兩),天麻(一兩),芎藭(三分),酸棗仁(一兩微炒),鹿角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五加皮(三分),薏苡仁(一兩),麻黃(一兩去根節),萆薢(三分銼),羚羊角屑(三分),人參(三分去蘆頭),白附子(三分炮裂),牛膝(一兩去苗),秦艽(三分去苗),烏蛇肉(一兩酒浸炙令黃),肉桂(一兩去皺皮),犀角屑(三分),茵芋(三分),側子(一兩炮裂去皮臍),地骨皮(三分),柏子仁(三分),防風(一兩去蘆頭)
白話文:
關於筋極的各種治療方法
所謂「筋極」,主要與肝臟有關。肝臟與筋脈相應,筋脈與肝臟相合。肝臟有病,會從筋脈表現出來。還有一種說法是,春天受風邪侵襲,會導致筋脈痺痛。如果痺痛沒有治好,再次感受邪氣,邪氣就會進入體內,藏於肝臟。陽氣鬱積在內,陰氣則會外洩。如果陰氣外洩表現為風邪,風邪導致體虛,進而筋脈虛弱。筋脈虛弱的人會容易悲傷,臉色青黑,尤其在眼下會看到青筋。如果因為傷寒導致筋脈不能活動,十個手指甲都會疼痛,而且常常會抽筋。這種情況的根源往往是春天甲乙日受風寒所致。
風邪侵入筋脈,就形成了肝風。如果陽氣在體內爆發,會使筋脈變得充實,充實則容易發怒。肝臟受到熱邪侵擾,會引起咳嗽,脅肋部位疼痛,不能轉動身體,還會感到腳底脹痛。所以說,肝實也會導致風邪。如果筋脈斷絕,九天內就會死亡。如何判斷筋脈斷絕呢?手腳指甲會呈現青黑色,而且會不斷叫罵。筋脈對應足厥陰經,厥陰經的氣絕,筋脈就會痙攣。厥陰經就是肝脈,與筋脈相合,匯聚於陰部,並通過脈絡連通到舌根。如果脈絡不能濡養筋脈,筋脈就會痙攣。
筋脈痙攣會導致陰囊收縮,舌頭捲曲則代表筋脈即將斷絕。庚日病情加重,辛日死亡,這是因為金能剋木。面對這種情況,即使是良醫也只能束手無策。
治療筋極的方法:
筋極會導致筋脈痙攣、容易發怒、口乾、煩躁發熱不止,應該調和氣血,解除煩躁。可使用黃耆散。
**黃耆散的藥方:**黃耆(切碎,2兩)、酸棗仁(微炒,2兩)、桂心(2兩,有的版本寫1兩)、石膏(3兩)、木通(切碎,2兩)、赤芍藥(2兩)、黃芩(1兩)、柏樹白皮(切碎,1兩)、羚羊角屑(1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碗煎至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筋極的方法:
筋極會導致四肢拘攣,頭部和頸部僵硬,指甲多呈青色,脅肋部脹痛,可服用羚羊角散。
**羚羊角散的藥方:**羚羊角屑(1兩)、五加皮(1兩)、防風(去蘆頭,3分)、酸棗仁(微炒,1兩)、赤茯苓(3分)、當歸(3分)、桂心(3分)、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3分)、枳實(麩炒微黃,半兩)、芎藭(3分)、檳榔(3分)、甘草(炙微赤,切碎,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篩成散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碗,加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筋極的方法:
筋極會導致面色青黑,容易發怒,兩脅下急痛,手腳筋脈拘攣,可服用薏苡仁散。
**薏苡仁散的藥方:**薏苡仁(1兩)、酸棗仁(微炒,1兩)、赤茯苓(3分)、桂心(3分)、柏子仁(1兩)、羚羊角屑(1兩)、海桐皮(切碎,1兩)、當歸(3分)、芎藭(3分)、生乾地黃(1兩)、赤芍藥(3分)、檳榔。
將以上藥材搗篩成散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碗,加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除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療筋極的方法:
筋極是因風寒侵襲所致,導致筋脈攣縮麻木,沒有知覺,可服用羌活散。
**羌活散的藥方:**羌活(1兩)、天麻(1兩)、芎藭(3分)、酸棗仁(微炒,1兩)、鹿角膠(搗碎炒至黃燥,1兩)、五加皮(3分)、薏苡仁(1兩)、麻黃(去根節,1兩)、萆薢(切碎,3分)、羚羊角屑(3分)、人參(去蘆頭,3分)、白附子(炮裂,3分)、牛膝(去苗,1兩)、秦艽(去苗,3分)、烏蛇肉(酒浸炙黃,1兩)、肉桂(去皺皮,1兩)、犀角屑(3分)、茵芋(3分)、側子(炮裂去皮臍,1兩)、地骨皮(3分)、柏子仁(3分)、防風(去蘆頭,1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細末,每日空腹和晚飯前,用豆淋酒調服一錢。
治療筋極的方法:
筋極導致肢體關節拘急,攣縮疼痛麻木,可服用五加皮散。
**五加皮散的藥方:**五加皮(1兩)、茵芋(1兩)、防風(去蘆頭,1兩)、天南星(炮裂,半兩)、白花蛇(酒浸炙至微黃取肉,3兩)、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白殭蠶(微炒,1兩)、乾蠍(微炒,1兩)、蜂兒(微炒,半兩)、桂心(3分)、酸棗仁(微炒,1兩)、當歸(3分)、麻黃(去根節,1兩)、甘草(炙微赤,切碎,半兩)、乾薑(炮裂切碎,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細末,每次飯前,用溫酒調服一錢。
治療筋極的方法:
筋極導致身體拘急,四肢疼痛,不能站立行走,可服用桑枝酸棗仁煎。
**桑枝酸棗仁煎的藥方:**酸棗仁(3兩,一半炒香,一半生用)、羚羊角屑(1兩)、海桐皮(切碎,2兩)、羌活(2兩)、仙靈脾(1兩)、赤箭(1兩)、萆薢(切碎,1兩)、杜仲(去粗皮炙黃切碎,1兩)、虎脛骨(塗酥炙黃,1兩半)、防風(去蘆頭,1兩)、石斛(去根切碎,1兩半)、牛膝(去苗,1兩)、巴戟(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木香(1兩)、生乾地黃(1兩)、蜂蜜(4兩)、真酥(1兩)、桑枝(一把,長一尺,切碎)。
除了酥油、蜂蜜和桑枝外,將其他藥材搗成散末。先用清酒七升煎煮桑枝,待湯色微黃後,撈出桑枝,放入藥末,再煎煮一二十沸,最後放入酥油和蜂蜜,煎成膏狀,濃稠度適宜後,用瓷罐盛裝。每次飯前,用溫酒調服一茶匙。
治療筋極的方法:
筋極導致身體拘急,脅下疼痛,不能轉動身體,肢體關節筋脈不利,可服用天雄丸。
**天雄丸的藥方:**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桂心(2兩)、羌活(2兩)、當歸(切碎微炒,3兩,有的版本寫2兩)、五加皮(2兩)、天麻(2兩)、芎藭(2兩)、酸棗仁(微炒,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兩)、續斷(1兩)、石斛(去根切碎,1兩)、赤茯苓(1兩)、鹿角膠(搗碎炒至黃燥,1兩)、薏苡仁(1兩)、牛膝(去苗,1兩)、木香(1兩)、檳榔(1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三四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空腹或晚飯前,用荊芥酒送服三十丸。
治療筋極的方法:
用於強健筋骨,解除四肢疼痛,可服用乾地黃丸。
**乾地黃丸的藥方:**熟乾地黃(2兩)、柏子仁(1兩)、山茱萸(1兩)、牛膝(去苗,1兩)、肉桂(去皺皮,2兩)、酸棗仁(微炒,1兩)。
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三四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三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