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五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五 (10)

1. 水黃證候

水黃者,身面青黃,腳膝浮腫,心腹脹滿,上氣煩悶,語聲不出。烙關元穴、伏兔穴、下管穴、足三里二穴、承山二穴、百會穴及背心。

治水黃方。

白話文:

水腫:身體和臉部呈現黃青色,腳和膝蓋浮腫,腹部脹滿,胸悶氣促,說話聲音微弱。

治療方法:

灸以下穴位:

  • 關元穴
  • 伏兔穴
  • 下管穴
  • 足三里穴(左右各一穴)
  • 承山穴(左右各一穴)
  • 百會穴
  • 背心區

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甘遂(一錢煨,令微黃)

上件藥,搗碎,都以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分為二服,如人行五十里再服,得利即住服。

白話文:

四川大黃(半兩,磨碎,微炒) 甘遂(一錢,煨熟,至微黃)

2. 蛇黃證候

蛇黃者,腰背反張,口苦舌縮,嚼衣裳,伏地似隱,不多言語,難蓋衣被,少開眼目,或時叫喚,心神不定。烙前心、背心、足陽明二穴及氣海穴。

治蛇黃,羚羊角散方。

白話文:

蛇黃症患者的特徵:

  • 身體僵硬,背部和腰部向後彎曲
  • 口苦,舌頭縮小
  • 咬自己的衣服
  • 趴在地上,像要把自己藏起來
  • 不愛說話
  • 蓋不住被子
  • 眼睛很少睜開
  • 偶爾會大喊大叫
  • 心神不寧

治療方法:用艾條灸燒前胸、後背、足陽明穴和氣海穴。

羚羊角屑(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沙參(一兩去蘆頭),秦艽(半兩去苗),茵陳(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羚羊角粉(60 克),麥門冬(60 克,去心),沙參(60 克,去蘆頭),秦艽(30 克,去苗),茵陳(30 克),甘草(30 克,烤至略微發紅,切碎)

3. 牛黃證候

牛黃者,舌如蠟色,口作噍,不多言語,或如牛吼。若眼目頭面未變,作深黃色者可治;如舌上及身體黃黑色者,難療。烙承漿穴、脾俞二穴及後心。

治牛黃,犀角散方。

白話文:

牛黃

症狀:

  • 舌頭像蠟燭一樣黃
  • 口中發出「噍」聲,不怎麼說話
  • 或像牛一樣吼叫
  • 如果眼睛、頭、臉沒有其他變化,呈深黃色,可以治療
  • 如果舌頭上和身體出現黃黑色,則難以醫治

治療方法:

  • 烙印承漿穴、脾俞穴和後心穴

犀角屑(半兩),牛黃(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梔子仁(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入牛黃、麝香同研,令勻。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一錢。

白話文:

犀角屑半兩、牛黃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梔子仁一分,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散,再將牛黃、麝香研勻混合,不分時辰,溫水調服一錢。

4. 鴉黃證候

鴉黃者,十指青綠,舌上生黑點,唇口青黑,身如黃銅。烙下廉及足心、胸前當心。

治鴉黃方。

白話文:

【烏黃症狀】:十指頭呈現青綠色,舌頭上長出黑色斑點,嘴脣和口腔周圍呈現青黑色,身體表面類似黃銅色澤。病症影響到腳底、膝蓋下方以及胸部中央的心臟位置。 【烏黃治療方法】:

蘆根(一兩銼),生乾地黃(一兩),茵陳(半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二)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蘆筍根(磨成一兩粉末),生曬乾的生地黃(一兩),茵陳(半兩)

5. 雞黃證候

雞黃者,遍身爪甲並青黃,多語,夢寐或見鬼神,時自言笑。烙風池二穴及鼻柱下三分、手掌後橫文三寸及足心。

白話文:

皮膚和指甲都變成青黃色的人,經常說話,做夢時常看到鬼神,時不時自言自語、發笑。治療時,可以烙印風池穴及鼻樑下方三分、手掌後方的橫紋三寸、足心的部位。

治雞黃方。

生地黃(五兩切),小雌雞(一隻去毛羽、腸胃、頭足)

上件藥,都以水五升,煮至一升半,去滓。分為三服,一日服盡。

白話文:

【治療雞黃方】 【生地黃】(五兩,切成片狀),【小雌雞】(一隻,去除羽毛、內臟、頭和腳) 以上所述的藥物,需用水五升,煮至剩餘一升半後,再過濾掉藥渣。分成三份服用,一天內需全部服用完畢。

6. 蚰蜒黃證候

蚰蜒黃者,喉中似噎,喘息不調,四肢疼悶,言語不正,水米難下。若頰內有青脈出口角,手足亂動,冷者,難治。烙手足心及口角內青脈、尖頭及胸前。

治蚰蜒黃,半夏散方。

白話文:

黃色蚰蜒

症狀:

  • 喉嚨就像被異物堵住一樣,呼吸困難
  • 四肢疼痛酸楚
  • 說話不清
  • 難以進食和喝水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預後不良:

  • 兩頰內側有青色血管延伸到嘴角
  • 手腳胡亂舞動
  • 身體發冷

治療方法:

  • 灼燒手腳心和嘴角內的青色血管、尖頭和胸前。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射干(一兩),川升麻(一兩),犀角屑(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 半夏(一兩,用湯清洗七次,去除滑溜性)
  • 射干(一兩)
  • 川升麻(一兩)
  • 犀角屑(一兩)
  • 甘草(半兩,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研細成粉末。每次取四錢的粉末,加入一中盞的水,再加上半分的生薑,煎煮至剩六分之一。濾去渣滓,不限時間,溫熱服用即可。

7. 三十六種黃點烙應用俞穴處

肝俞二穴,在背第九椎下兩傍,相去各一寸半。

心俞二穴:在背第五椎下兩傍,相去各一寸半。

脾俞二穴:在背第十一椎下兩傍,相去各一寸半。

肺俞二穴:在背第三椎下兩傍,相去各一寸半。

腎俞二穴:在背第十四椎下兩傍,相去各一寸半。

膽俞二穴:在背第十椎下兩傍,相去各一寸半。

小腸俞二穴:在背第十八椎下兩傍,相去各一寸半。

胃俞二穴:在背第十二椎下兩傍,相去各一寸半。

大腸俞二穴:在背第十六椎下兩傍,相去各一寸半。

膀胱俞二穴;在背第十九椎下兩傍,相去各一寸半。

風門二穴:在背第二椎下兩傍,相去一寸半。

接脊一穴:在背當中心。

百會一穴:在頂當心。

天窗一穴:在鼻直上入髮際二寸。

明堂一穴:在鼻直上入髮際一寸。

神庭一穴:在鼻直上入髮際五分。

風府一穴:在項後入髮際一寸宛宛中。

風池一穴:在項後髮際陷中。

玉枕二穴:在胳卻後七分半,俠腦戶傍一寸三分,入發三寸。

承漿一穴:在頤前唇稜下宛宛中。

太陽二穴:在眉外五分。

鳩尾一穴:在臆前巨骨下五分。

巨闕一穴:在鳩尾下一寸。

上管一穴:在巨闕下一寸,去巨骨三寸。

中管一穴:在上管下一寸。

下管一穴:在中管下二寸。

胃管一穴:在鳩尾下四寸。

陰都二穴:在胃管兩傍,各一寸半。

章門二穴:在腹大橫文外,直臍季肋端。

手太陽二穴:在手大指曲文頭。

手陽明二穴:在手少指,虎口曲文頭。

勞宮二穴:在兩手掌心動脈是。

三里二穴:在膝下三寸,腳外廉陷者宛宛中。

上廉二穴:在足三里下三寸,兩筋兩骨罅陷者宛宛中。

下廉二穴:在足上廉下三寸,兩筋兩骨罅陷中宛宛中。

承山二穴:在足銳腨腸下,分肉間陷中。

絕骨二穴:在足內踝上三寸。

足陽明二穴:在足大拇趾岐後二寸。

太衝二穴:在足大趾本節後二寸,骨罅間陷者中。

伏兔二穴:在膝上六寸,起肉正跪取之。

氣海一穴:在臍下一寸。

丹田一穴:在臍下二寸。

關元一穴:在臍下三寸。

曲骨一穴:在臍下橫骨上。

魂舍二穴:在臍下兩傍,各相去一寸半。

玉泉穴:在臍下四寸。

白話文:

  1. 肝俞穴:位於背部,第九節脊椎下方兩邊,距離每邊各約1.5寸。
  2. 心俞穴:位於背部,第五節脊椎下方兩邊,距離每邊各約1.5寸。
  3. 脾俞穴:位於背部,第十一節脊椎下方兩邊,距離每邊各約1.5寸。
  4. 肺俞穴:位於背部,第三節脊椎下方兩邊,距離每邊各約1.5寸。
  5. 腎俞穴:位於背部,第十四節脊椎下方兩邊,距離每邊各約1.5寸。
  6. 膠俞穴:位於背部,第十節脊椎下方兩邊,距離每邊各約1.5寸。
  7. 小腸俞穴:位於背部,第十八節脊椎下方兩邊,距離每邊各約1.5寸。
  8. 胃俞穴:位於背部,第十二節脊椎下方兩邊,距離每邊各約1.5寸。
  9. 大腸俞穴:位於背部,第十六節脊椎下方兩邊,距離每邊各約1.5寸。
  10. 膀胱俞穴:位於背部,第十九節脊椎下方兩邊,距離每邊各約1.5寸。
  11. 風門穴:位於背部,第二節脊椎下方兩邊,距離每邊各約1.5寸。
  12. 接脊穴:位於背部中央。
  13. 百會穴:位於頭頂中央。
  14. 天窗穴:位於鼻尖直上進入髮際兩寸處。
  15. 明堂穴:位於鼻尖直上進入髮際一寸處。
  16. 神庭穴:位於鼻尖直上進入髮際五分處。
  17. 風府穴:位於後頸後方進入髮際一寸凹陷處。
  18. 風池穴:位於後頸髮際凹陷處。
  19. 玉枕穴:位於肩胛骨後方七分半,脹腦戶旁一寸三分,深入髮三寸處。
  20. 承漿穴:位於下顎前方脣角下凹陷處。
  21. 太陽穴:位於眉頭外五分處。
  22. 鳩尾穴:位於胸部前,巨骨下五分處。
  23. 巨闕穴:位於鵠尾下一寸處。
  24. 上管穴:位於巨闕下一寸,離巨骨三寸處。
  25. 中管穴:位於上管下一寸處。
  26. 下管穴:位於中管下二寸處。
  27. 胃管穴:位於鵠尾下四寸處。
  28. 難都穴:位於胃管兩邊,各離胃管一寸半處。
  29. 章門穴:位於腹部,大橫紋外,直對臍眼季肋端。
  30. 手太陽穴:位於大拇指曲紋頭處。
  31. 手陽明穴:位於小指虎口曲紋頭處。
  32. 勞宮穴:位於兩手掌心動脈處。
  33. 三里穴:位於膝下三寸,腳外側凹陷處。
  34. 上廉穴:位於足三里下三寸,兩筋兩骨夾縫凹陷處。
  35. 下廉穴:位於足上廉下三寸,兩筋兩骨夾縫凹陷處。
  36. 承山穴:位於足跟腸下,肌肉間凹陷處。
  37. 絕骨穴:位於足內踝上三寸處。
  38. 足陽明穴:位於足大拇指岐後二寸處。
  39. 太衝穴:位於足大趾根部後二寸,骨縫間凹陷處。
  40. 伏兔穴:位於膝上六寸,起肉正對跪坐時取之。
  41. 氣海穴:位於臍下一寸處。
  42. 丹田穴:位於臍下二寸處。
  43. 關元穴:位於臍下三寸處。
  44. 曲骨穴:位於臍下橫骨上。
  45. 魂捨穴:位於臍下兩邊,各離臍一寸半處。
  46. 玉泉穴:位於臍下四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