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五 (6)
卷第五十五 (6)
1. 心黃證候
心黃者,目赤,舌上生瘡,心悶喘急,多言無度,或笑或嗔,微微汗出,口乾舌短,起臥不安,神思恍惚,小便赤難,心下脹滿,狀如風水,悲哭,手亂捻物者,難治,烙心俞二穴、小腸俞二穴、天窗穴、百會穴、承漿穴、上管穴、關元穴、下廉二穴。
治心黃,生地黃飲子方。
白話文:
心氣不足的人會出現以下症狀:
- 眼睛發紅
- 舌頭上長潰瘍
- 心口悶、呼吸急促
- 口不停說話,沒有條理
- 時而大笑,時而發怒
- 微微出汗
- 口乾舌燥
- 翻身不安,無法入睡
- 頭腦昏沉
- 小便發紅、困難
- 心口脹滿,像喝水一樣
- 悲傷哭泣
- 手中亂抓東西
症狀嚴重者,可用灸療治療。灸療穴位:
- 心俞穴、小腸俞穴(各兩穴)
- 天窗穴
- 百會穴
- 承漿穴
- 上管穴
- 關元穴
- 下廉穴(兩穴)
生地黃(二兩),淡竹葉〔二(三)十片〕,大麥(半合),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生地黃:2 兩 淡竹葉:20-30 片 大麥:半合 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然後切碎
上件藥,細銼,和勻。每服半兩,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黃,心神恍惚,口乾煩悶,馬牙硝散方。
白話文:
把上方的藥材細細研磨,均勻攪拌。每次服用半兩,加入一中盞(杯)的水和半塊生薑,煮沸後煮至剩七分水。去掉藥渣,不拘時間,趁溫熱服用。
馬牙硝(一兩細銼),硃砂(一兩細研),龍齒(一兩),犀角屑(一兩),黃芩(一兩),甘草(一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馬牙硝(一兩,搗碎成細末) 硃砂(一兩,研磨成細粉) 龍齒(一兩) 犀角屑(一兩) 黃芩(一兩) 甘草(一兩,烤至微紅,搗碎)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不計時候,以生地黃汁調下二錢。
又方
雞子清(二枚),鹽(半兩),麻油(一合)
上件藥,相和令勻。頓服之,以吐利為度。
白話文:
【上方藥方】 將所有藥材搗碎後細羅成粉末,再進行均勻研磨。不分時刻,以生地黃汁調製成兩錢的份量服用。 使用雞蛋清(二枚)、鹽(半兩)以及麻油(一合)作為材料。 將以上所有藥材混合,使其均勻。一次服下,以達到吐瀉的效果為止。
2. 脾黃證候
脾黃者,遍身如金色,眼目俱黃,唇口生瘡,或吟或詠,有時吐逆,不能下食,大便澀。若臍凸者,難治。烙脾俞二穴,次烙胃管陰都二穴、丹田穴、魂舍二穴、足陽明二穴。
治脾黃,土瓜根散方,
白話文:
脾黃病表現為:全身呈金黃色,眼睛發黃,嘴脣和口腔內長瘡,有時會呻吟或唱歌,有時會嘔吐逆氣,無法進食,大便乾燥。如果肚臍凸出,則很難治癒。
治療方法:
- 艾灸脾俞穴兩個穴位。
- 然後艾灸胃管穴、陰都穴、丹田穴、魂舍穴、足陽明穴兩個穴位。
土瓜根(半兩),栝蔞根(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取土瓜根、栝蔞根各半兩,甘草半兩,炙至微赤後切碎,枳殼半兩,用麩炒至微黃,去瓤。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製成藥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中盞煎煮,至藥液剩五分時去渣,不限時間溫服。
3. 肺黃證候
肺黃者,眼目白色,頭面微腫,鼻衄不止,多涕增寒,遍身生赤粟子,壯熱,腹脹胸滿,上氣。若粟子紫黑色。及腫者,難治。烙肺俞二穴、大腸俞二穴、天窗穴、手陽明二穴、下廉二穴、丹田穴、承山二穴及手足心、背心、兩乳頭上二寸。
治肺黃,栝蔞散方。
白話文:
肺熱的症狀:眼睛發白,頭面微腫,流鼻血不止,鼻涕增多且感到寒冷,全身長滿像赤小豆一樣的紅疹,發高燒,肚子脹滿,胸悶,呼吸急促。如果紅疹變成紫黑色,或者出現腫脹,就比較難治。
治療方法:艾灸肺俞穴和肺俞穴、大腸俞穴和天窗穴、手陽明穴和下廉穴、丹田穴和承山穴,以及手足心、背心,以及兩乳頭上二寸。
栝蔞(一枚乾者),柴胡(半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款冬花(半兩),蘆根(半兩銼),貝母(半兩煨,令微黃)
白話文:
栝蔞(乾燥果實一枚),柴胡(半兩,去根),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切碎),款冬花(半兩),蘆根(半兩,切碎),貝母(半兩,煨煮至微黃)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瓜蒂(七枚)
上搗羅為末。每取一字,各吹鼻中,當下黃水為效。
白話文:
將上面的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取五錢,加入一大碗水,放入半片生薑,煎煮至只剩五分之一,過濾掉渣滓,不限時間溫熱服用。
4. 腎黃證候
腎黃者,面色青黃,腰背疼痛,耳中颼颼,百般聲響,腳膝無力,多唾嘔逆,不能下食,悲而不樂。若兩腳浮腫齒黑如大豆者,難治。烙腎俞二穴、膀胱俞二穴、章門二穴、魂舍二穴、百會穴、三里二穴及兩足心。
治腎黃,附子散方。
白話文:
腎臟虛弱的人,臉色會呈現青黃色,腰背疼痛,耳朵裡會發出嗖嗖的聲音,各種雜音不斷,膝蓋無力,經常吐口水反胃,吃不下飯,心情低落。如果雙腳浮腫,牙齒黑得像大豆一樣,就很难治了。可以用烙鐵灸灼腎俞穴、膀胱俞穴、章門穴、魂舍穴、百會穴、三里穴和雙腳的湧泉穴。
治療腎黃,可以服用附子散。
附子(一分炮裂,去皮臍),乾薑(一分炮裂,銼),生乾地黃(二兩)
白話文:
附子(一部分烘烤使其裂開,去除外皮和臍),乾薑(一部分烘烤使其裂開,研成碎末),生乾地黃(二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分為三服。每服,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萵苣子(一合細研)
上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蔓荊子(一合)
上研,令極爛,入熱湯一小盞,攪,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上方藥方】 將所有藥材搗碎篩過,分成三份。每次服用時,取一份放入一大杯水中煮沸,煮至剩餘五分量,然後濾除渣滓,不分時間,溫熱服用。 用萵苣子(一合,細研) 以上,將一大杯水煮沸,煮至剩餘五分量,濾除渣滓,不分時間,溫熱服用。 用蔓荊子(一合) 以上,將藥材研磨至極細,加入一小杯熱水,攪拌後,濾除渣滓。不分時間,溫熱服用。
5. 膽黃證候
膽黃者,面色青黃,多驚少臥,悲泣不定,嗔怒無恆,舌上生瘡,唇口乾燥。若喘粗不止者,難治。烙膽俞二穴、上管穴、風池穴、下廉二穴、心俞二穴、肝俞二穴、伏兔二穴。
治膽黃,車前子散方。
白話文:
膽黃症的症狀:
- 面色發黃發青
- 心神不安,驚恐難眠
- 悲傷哭泣的情緒無法控制
- 憤怒發作時任性不講道理
- 舌頭上生瘡
- 嘴脣和口腔乾燥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病情難以治療:
- 呼吸粗重且無法平息
針灸治療方法:
- 烙刺膽俞、上管、風池、下廉、心俞、肝俞、伏兔等穴位。
車前子(半兩),秦艽(半兩去苗),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犀角屑(半兩)
白話文:
車前子(10克) 秦艽(10克,去根) 甘草(10克,炙烤微紅,切碎) 犀角屑(10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生地黃汁半合,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上記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碗水,煮至剩五分之一。取出藥渣,加入半合生地黃汁,不限定時間,溫熱服用。
6. 腦黃證候
腦黃者,由熱邪在於骨髓,而腦為髓海。故熱氣從骨髓流入於腦,則令身體發黃,頭疼,眉疼,烙百會穴、風府穴。
治腦黃,石膏散方。
白話文:
腦部發黃是由於熱邪存在於骨髓中,而大腦是骨髓的海洋。因此,熱氣從骨髓流入大腦,就會導致身體發黃、頭痛、眉痛。治療方法是灼燒百會穴和風府穴。
石膏(二兩),秦艽(一兩去苗),犀角屑(一兩),梔子仁(一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石膏(2 兩) 秦艽(1 兩,去掉芽尖) 犀角(1 兩,研磨成粉) 梔子仁(1 兩) 甘草(半兩,烤至微紅色,切碎)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又方
梔子仁(一兩),栝蔞根(一兩),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上方藥方】 將下列藥材搗碎篩過,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半杯水煮沸後,減小火候再煮至六分滿,然後過濾掉渣,不分時間段,溫服即可。 【另一個藥方】 梔子仁(一兩),栝蔞根(一兩),川大黃(一兩,切碎後微炒) 將上述藥材搗碎篩過,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半杯水煮沸後,減小火候再煮至六分滿,然後過濾掉渣,不分時間段,溫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