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六 (1)
卷第二十六 (1)
1. 卷第二十六
2. 治肝勞諸方
夫五勞者。其源從臟腑所起也。鼓生死之浮沉。動百病之虛實。逆於陰陽。傷於榮衛。皆因勞瘵而生。故曰五勞也。肝勞病者。補心氣以益之。心王則感肝矣。人逆春氣。則足少陽不生。而肝氣內變。順之則療。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關格。病則生矣。所以肝怒不止則傷精。傷精則面黧色。青盲而無所見。毛瘁色夭者。死於秋也。
治肝勞虛熱。兩目赤澀。煩悶宛轉。熱氣壅滯。胸裡炎炎。宜服瀉肝除熱。柴胡散方。
柴胡(一兩去蘆頭),赤茯苓(一兩),羚羊角屑(一兩),細辛(一兩),麥門冬(一兩去心),決明子(一兩),梔子仁(一兩),子芩(一兩),車前子(一兩),石膏(四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竹葉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忌炙爆熱面。
治肝勞。虛寒脅痛。脹滿氣急。昏不思飲食。宜服鱉甲散方。
鱉甲(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五味子(一兩),檳榔(一兩),赤茯苓(一兩半),桔梗(一兩去蘆頭),陳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一兩),白朮(一兩半),柴胡(一兩去苗),甘草(一兩炙微赤銼),半夏(三分湯洗七遍去滑)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忌飴糖羊肉莧菜。
治肝臟風勞。兩脅虛滿。筋脈拘急。不得喘息。四肢煩疼。頭目不利。體多青色。宜服防風散方。
防風(一兩去蘆頭),細辛(一兩),赤茯苓(一兩),柏子仁(一兩),桃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桂心(一兩),枳實(半兩麩炒微黃),赤芍藥(一兩),山茱萸(二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酸棗仁(二兩微炒),鱉甲(二兩塗酥炙令黃去裙襴)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治肝勞實熱。易怒。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獨臥。目視不明。胸中滿悶。宜服半夏散方。
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前胡(一兩去蘆頭),人參(三分去蘆頭),赤芍藥(二分),枳實(三分麩炒微黃),細辛(三分),杏仁(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麥門冬(一兩半去心焙)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空腹溫服。晚食前再服。忌飴糖羊肉生菜。
治肝勞熱。恐畏不安。精神悶怒。不能獨臥。志氣錯亂。宜服白茯苓丸方。
白茯苓(一兩),白龍骨(一兩),遠志(一兩去心),防風(一兩去蘆頭),人參(一兩去蘆頭),柏子仁(一兩),牡蠣(二兩燒為粉),犀角屑(一兩),生乾地黃(一兩)
白話文:
治療肝勞的各種藥方
所謂的「五勞」,是源於臟腑的疾病。它影響著生命的興衰,牽動著各種疾病的虛實變化。當陰陽失調、氣血受損時,都可能因勞累而生病,所以稱之為「五勞」。肝勞的病症,要補益心氣來增強心臟的功能,因為心強盛才能感應到肝。如果人違逆春天的生發之氣,足少陽經氣就會受阻,肝氣就會產生內部的變化。順應自然就能治好,違逆就會紊亂。反其道而行,就會形成關格病,疾病就會因此產生。所以肝火如果一直無法平息,就會損傷精氣。精氣受損就會導致臉色發黑,眼睛發青看不見東西,頭髮枯槁、面色憔悴的人,在秋天會死亡。
治療肝勞虛熱、眼睛紅腫乾澀、煩悶不安、熱氣壅塞、胸口灼熱的藥方:柴胡散
藥材:柴胡(一兩,去除蘆頭)、赤茯苓(一兩)、羚羊角屑(一兩)、細辛(一兩)、麥門冬(一兩,去除心)、決明子(一兩)、梔子仁(一兩)、黃芩(一兩)、車前子(一兩)、石膏(四兩)、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色,切碎)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碗水,加入竹葉十四片,煎至剩六分,去除藥渣,飯後溫服。忌吃炙烤、爆炒的食物和熱麵食。
治療肝勞虛寒、脅肋疼痛、腹脹氣急、昏沉不想吃東西的藥方:鱉甲散
藥材:鱉甲(二兩,塗醋炙烤至黃色,去除邊緣)、五味子(一兩)、檳榔(一兩)、赤茯苓(一兩半)、桔梗(一兩,去除蘆頭)、陳皮(一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白瓤後烘乾)、桂心(一兩)、白朮(一兩半)、柴胡(一兩,去除苗)、甘草(一兩,炙烤至微紅色,切碎)、半夏(三分,用熱水洗七遍去除黏滑)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散劑。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生薑少許,煎至剩六分,去除藥渣,飯前溫服。忌吃麥芽糖、羊肉、莧菜。
治療肝臟風勞、脅肋虛滿、筋脈拘攣、呼吸困難、四肢疼痛、頭暈眼花、身體發青的藥方:防風散
藥材:防風(一兩,去除蘆頭)、細辛(一兩)、赤茯苓(一兩)、柏子仁(一兩)、桃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去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桂心(一兩)、枳實(半兩,用麩皮炒至微黃)、赤芍藥(一兩)、山茱萸(二兩)、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色,切碎)、酸棗仁(二兩,稍微炒過)、鱉甲(二兩,塗上酥油炙烤至黃色,去除邊緣)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生薑少許,煎至剩六分,去除藥渣,飯前溫服。
治療肝勞實熱、容易發怒、精神不穩定、恐懼、無法獨自入睡、視力模糊、胸悶的藥方:半夏散
藥材:半夏(一兩,用熱水洗七遍去除黏滑)、前胡(一兩,去除蘆頭)、人參(三分,去除蘆頭)、赤芍藥(二分)、枳實(三分,用麩皮炒至微黃)、細辛(三分)、杏仁(三分,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去雙仁,用麩皮炒至微黃)、甘草(半兩,炙烤至微紅色,切碎)、麥門冬(一兩半,去除心,烘乾)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生薑少許,煎至剩六分,去除藥渣,空腹溫服,晚上飯前再服一次。忌吃麥芽糖、羊肉、生菜。
治療肝勞發熱、恐懼不安、精神煩悶、無法獨自入睡、意志錯亂的藥方:白茯苓丸
藥材:白茯苓(一兩)、白龍骨(一兩)、遠志(一兩,去除心)、防風(一兩,去除蘆頭)、人參(一兩,去除蘆頭)、柏子仁(一兩)、牡蠣(二兩,燒成粉末)、犀角屑(一兩)、生地黃(一兩)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加入棗肉二兩,用煉製的蜂蜜混合搗成均勻的糊狀,搗三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用粥水送服三十丸,晚上飯前再服一次。
治療肝臟風勞、筋脈拘攣、頭暈眼花、腰膝冷痛、四肢消瘦的藥方:羌活丸
藥材:羌活(一兩半)、茯神(一兩)、五加皮(一兩)、鹿茸(一兩,去除毛,塗上酥油炙烤至黃色)、防風(一兩,去除蘆頭)、牛膝(一兩,去除苗)、桂心(一兩)、五味子(一兩)、熟地黃(一兩)、生地黃(一兩)、菟絲子(一兩,用酒浸泡一夜後烘乾,單獨搗成末)、柏子仁(一兩)、酸棗仁(一兩)、山茱萸(一兩)、巴戟天(一兩)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混合搗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用溫酒送服四十丸,晚上飯前再服一次。
治療肝臟風勞、頭暈健忘、憂愁煩悶、面色青黃的藥方:生地黃丸
藥材:生地黃(一兩)、防風(一兩,去除蘆頭)、薯蕷(一兩)、茯神(一兩)、山茱萸(一兩)、桂心(一兩)、天雄(一兩,炮裂去除皮臍)、遠志(一兩,去除心)、柏子仁(一兩)、川椒(一兩,去除眼睛和閉口的,稍微炒過去除汗)、細辛(一兩)、枳實(一兩,用麩皮炒至微黃)、甘菊花(一兩)、甘草(三分,炙烤至微紅色,切碎)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搗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混合搗五百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二十丸。
治療肝勞、關節疼痛、筋脈攣縮的藥方:虎骨浸酒
藥材:虎脛骨(五兩,塗上酥油炙烤至黃色)、羚羊角屑(一兩)、酸棗仁(一兩,稍微炒過)、豬椒根(一兩)、五加皮(二兩)、枳實(一兩,用麩皮炒至微黃)、丹參(一兩)、芎藭(一兩)、桂心(一兩)、地骨皮(一兩)、生地黃(二兩)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切細,用生絹袋裝好,放入一斗五升清酒中浸泡七天。每天飯前溫飲一小杯。
治療肝勞、或生蟲、恐懼不安、眼中赤脈的藥方
藥材:雞蛋(五個,去除蛋黃)、吳茱萸根(三兩,朝東生長的,切碎搗成末)、蠟(三兩)、粳米粉(一合)
製作方法:將吳茱萸根末與米粉混合均勻,在銅器中,用雞蛋和熔化的蠟混合製成小豆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用粥水送服二十丸,蟲子就會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