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五 (2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五 (20)

1. 治風腰腳疼痛通用浸酒藥諸方

治風。腰腳疼痛。及皮膚不仁。筋脈攣急。宜服牛膝浸酒方。

牛膝(去苗),菖蒲,酸棗仁(微炒),芎藭,石斛(去根),仙靈脾,赤箭,虎脛骨(塗酥炙微黃),桂心,附子(炮裂去皮臍),萆薢(以上各三兩)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二斗。於瓷瓶中浸。密封。經七日後開取。每溫飲一盞。常令醺醺。不得大醉。酒盡更添。以藥味薄即換之。忌生冷毒滑物。

治腰腳風毒攻注疼痛。萆薢浸酒方。

萆薢(三兩),防風(二兩去蘆頭),牛膝(三兩去苗),獨活(二兩),芎藭(二兩),山茱萸(二兩),當歸(二兩),酸棗仁(二兩微炒),大麻仁(五兩),石斛(三兩去根),桂心(二兩),熟乾地黃(三兩)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二斗。於瓷瓶中浸。密封七日後開取。每日三五度。溫飲一盞。常令醺醺。無至大醉。

治風冷氣攻腰腳行立無力。石斛浸酒方。

石斛(半兩去根),牛膝〔半(五)兩去苗〕,五加皮(二兩),羌活(二兩),防風(二兩去蘆頭)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天麻(三兩),海桐皮(二兩),木香(二兩),桂心(二兩),虎脛骨(五兩塗酥炙令微黃),芎藭(二兩),甘菊花(二兩),川椒(二兩去目及閉口者)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三斗。以瓷甕子盛。密封頭。浸經七日後開取。每日三度。溫飲一小盞。每取卻一盞。即添一盞。直候藥味稍薄。即更換之。

治風氣攻注。腰腳骨髓疼痛。宜服虎骨浸酒方。

虎脛骨(半斤塗酥炙微黃),熟乾地黃(二兩),石斛(去根),獨活,防風(去蘆頭),牛膝(去苗),丹參,桂心,當歸,萆薢,芎藭,酸棗仁(微炒),山茱萸,仙靈脾,五加皮,附子(炮裂去皮臍),骨碎補(去毛),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白蒺藜(微炒去刺,以上各一兩),烏蛇〔二(一)條重半斤者酒浸去皮骨塗酥炙微黃〕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以好酒二(三)鬥。於瓷甕中浸之。密封經七日後。每日空心。日午近晚。各溫飲一盞。常令醺醺。以瘥為度。忌生冷油膩豬雞黏滑物。

治風冷。腰腳疼痛。屈伸不得。杜仲浸酒方。

杜仲(去粗皮炙微黃),蛇床子,當歸,芎藭,乾薑(炮裂),秦艽(去苗),附子(炮裂去皮臍)石斛(去根),桂心,細辛,茵芋,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天雄(炮裂去皮臍),防風(去蘆頭),獨活(以上各二兩)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三斗。於瓷瓶中浸之。七日後開。每溫飲一小盞。常令醺醺。不得大醉。酒盡。其藥滓曬乾。搗細羅為散。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

白話文:

治風腰腳疼痛通用浸酒藥諸方

針對風寒引起的腰腳疼痛、皮膚麻木、筋脈緊繃等症狀,可服用以下浸酒藥方:

牛膝浸酒方: 此方適用於風寒引起的腰腳疼痛及皮膚麻木、筋脈攣急。藥材包括牛膝(去苗)、菖蒲、酸棗仁(微炒)、芎藭、石斛(去根)、仙靈脾、赤箭、虎脛骨(塗酥炙微黃)、桂心、附子(炮裂去皮臍)、萆薢(各三兩)。將藥材切碎,用生絹袋盛裝,放入瓷瓶中,加入二斗好酒浸泡七日。每日溫飲一小杯,保持微醺狀態,不可喝醉。酒喝完後可繼續添加,藥味變淡則需更換藥材。忌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食物。

萆薢浸酒方: 此方主治腰腳因風毒侵襲而引起的疼痛。藥材包括萆薢(三兩)、防風(二兩,去蘆頭)、牛膝(三兩,去苗)、獨活(二兩)、芎藭(二兩)、山茱萸(二兩)、當歸(二兩)、酸棗仁(二兩,微炒)、大麻仁(五兩)、石斛(三兩,去根)、桂心(二兩)、熟乾地黃(三兩)。用法與牛膝浸酒方相同,每日溫飲三到五小杯,保持微醺狀態,不可喝醉。

石斛浸酒方: 此方適用於風寒之邪侵襲,導致腰腳無力。藥材包括石斛(半兩,去根)、牛膝(五兩,去苗)、五加皮(二兩)、羌活(二兩)、防風(二兩,去蘆頭)、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天麻(三兩)、海桐皮(二兩)、木香(二兩)、桂心(二兩)、虎脛骨(五兩,塗酥炙微黃)、芎藭(二兩)、甘菊花(二兩)、川椒(二兩,去目及閉口者)。用法與前述藥方相似,將藥材切碎,用生絹袋盛裝,放入瓷甕中,加入三斗好酒浸泡七日。每日溫飲三小杯,喝完即添加,藥味變淡則需更換。

虎骨浸酒方: 此方適用於風邪侵襲骨髓,導致腰腳劇烈疼痛。藥材包括虎脛骨(半斤,塗酥炙微黃)、熟乾地黃(二兩)、石斛(去根)、獨活、防風(去蘆頭)、牛膝(去苗)、丹參、桂心、當歸、萆薢、芎藭、酸棗仁(微炒)、山茱萸、仙靈脾、五加皮、附子(炮裂去皮臍)、骨碎補(去毛)、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白蒺藜(微炒去刺,以上各一兩)、烏蛇(一條,重約半斤,酒浸去皮骨,塗酥炙微黃)。將藥材切碎,用生絹袋盛裝,放入瓷甕中,加入二到三斗好酒浸泡七日。每日早中晚空腹溫飲一小杯,保持微醺狀態,直至痊癒。忌食生冷油膩及豬、雞等黏膩食物。

杜仲浸酒方: 此方適用於風寒引起的腰腳疼痛,行動不便。藥材包括杜仲(去粗皮,炙微黃)、蛇床子、當歸、芎藭、乾薑(炮裂)、秦艽(去苗)、附子(炮裂去皮臍)、石斛(去根)、桂心、細辛、茵芋、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天雄(炮裂去皮臍)、防風(去蘆頭)、獨活(各二兩)。將藥材切碎,用生絹袋盛裝,放入瓷瓶中,加入三斗好酒浸泡七日。每日溫飲一小杯,保持微醺狀態,不可喝醉。酒喝完後,將藥渣曬乾,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