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五 (1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五 (17)

1. 治一切風通用浸酒藥諸方

上件藥。都細銼和勻。每斤藥以生絹袋盛。用酒二斗。於瓷甕中浸。密封二七日。開封。每日平旦午時近晚。各溫飲一盞。常令有酒容。不可過度。每取卻一盞。即添一盞。如覺酒淡藥力稍減。即取滓陰乾。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忌生冷油膩豬雞肉黏滑物。

治八風十二痹。五緩。六急。半身不遂。四肢偏枯。筋脈拘攣。肩髀疼痛。腰脊不

能俯仰。胸脅臌脹。心煩。目眩耳聾。咽喉不利。或賊風所中。痛如錐刺。行人皮中。,無有常處。或四肢肌體。遍有冷痹。狀如風吹。並宜服茵芋浸酒方。

茵芋(一兩半),細辛(半兩),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漢防己(一兩),川烏頭(一兩半炮裂去皮臍),石斛(一兩去根),躑躅(一兩微炒),山茱萸,柏子仁,甘草(炙微赤),木通,桂心,秦艽(去苗),黃耆,乾薑(炮裂),熟乾地黃,莽草(微炙),附子(炮裂去皮臍),杜仲(去粗皮),芎藭,王孫,澤瀉,石楠,防風(去蘆頭),遠志(去心),牛膝(去苗,以上各三分)

上件藥。細銼和勻。用生絹袋盛。以酒三斗。浸十日。空心溫服一小盞。晚食前再服。以瘥為度。忌生冷油膩動風物。

治積年八風五注。舉身嚲曳。不得轉側。行步跛躃。不能收攝。又暴中風。口噤失音。語不通利。四肢筋脈皆急。毒風起。流走無常處。宜服金牙浸酒方。

金牙(搗碎),細辛,地膚子,乾薑(炮裂銼),熟乾地黃,附子(炮裂去皮臍),防風(去蘆頭)茵芋,川椒(去目),蒴藋根(各四兩),羌活(一斤)

上件藥。細銼。以生絹袋盛。用清酒三斗。於瓷甕中漬之。密泥封。勿泄氣。春夏三四日。秋冬六七日。開。每溫服一小盞。常令醺醺然。此酒無毒。亦可小醉。不盡一劑。病無不愈。又令人肥健。

治風。及充壯血脈。益精氣。明耳目。黑髯發。悅顏色。除久風濕痹。祛筋脈攣急。強腰膝。倍氣力。天雄浸酒方。

天雄(三兩炮裂去皮臍),川椒(三兩去目),乾薑(二兩炮裂),茵芋〔二(三)兩〕,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肉桂(三兩去皺皮),牛膝(三兩去苗),川烏頭(二兩炮裂去皮臍),白蘞〔半(二)兩〕,躑躅花(三兩微炒)

上件藥。細銼。用生絹袋盛。以好酒二斗漬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每服一小盞。後漸漸增之。夏月恐酒酸。以油單裹瓶。懸於井中。近水即不酸也。其藥滓曝乾。搗細羅為散。每服。以酒調下二錢。空心及晚食前服。忌生冷豬雞肉豆豉。

治風。骨節疼痛。行立不住。列節浸酒方。

列節(二兩),防風(一兩去蘆頭),茵芋(一兩),黃耆(二兩),羌活(二兩),桂心(二兩),海桐皮(二兩),虎脛骨(二兩塗酥炙微黃),牛膝(二兩去苗),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生乾地黃(一兩),芎藭(一兩),當歸(一兩),枸杞子(一兩),白芷(一兩),敗龜(一兩塗酥炙微黃)黑豆〔半(三)合炒熟〕,五加皮(一兩),酸棗仁(一兩)

白話文:

治一切風通用浸酒藥諸方

將上述所有藥材,都切細混合均勻。每一斤藥材用生絲布袋裝好,放入兩斗酒中,用瓷甕浸泡,密封十四天後開封。每天早上、中午、傍晚各溫飲一小杯,要保持酒量,但不可過量。每次喝完一杯,就再加一杯酒。如果覺得酒味變淡,藥效減弱,就把藥渣取出陰乾,搗成粉末,用煉好的蜂蜜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空腹用溫酒吞服三十丸。忌食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及豬肉、雞肉等黏滑之物。

治八風十二痹、五緩、六急、半身不遂、四肢偏枯、筋脈拘攣、肩髀疼痛、腰脊不能彎腰和仰頭、胸脅脹痛、心煩、頭暈耳鳴、喉嚨不適,或是被賊風侵襲,疼痛如錐子刺,在皮膚中遊走不定,沒有固定位置;或者四肢肌膚遍布冰冷麻木,感覺像風吹一樣的各種症狀,都適合服用茵芋浸酒方。

茵芋(一兩半),細辛(半兩),炮製過的天雄(一兩,去除皮和中心),漢防己(一兩),炮製過的川烏頭(一兩半,去除皮和中心),石斛(一兩,去除根),躑躅(一兩,稍微炒過),山茱萸、柏子仁、炙甘草(稍微烤至微紅)、木通、桂心、秦艽(去除莖)、黃耆、炮製過的乾薑、熟乾地黃、稍微烤過的莽草、炮製過的附子(去除皮和中心)、杜仲(去除粗皮)、芎藭、王孫、澤瀉、石楠、防風(去除蘆頭)、遠志(去除心)、牛膝(去除莖,以上各三分)

將上述藥材切細混合均勻,用生絲布袋裝好,加入三斗酒浸泡十天。空腹溫服一小杯,傍晚吃飯前再服一次,以病情好轉為度。忌食生冷油膩和會引發風邪的食物。

治多年八風五注,全身無力,不能轉身側臥,走路跛行,無法控制身體,又或者突然中風,口不能張開,失聲,說話不清楚,四肢筋脈僵硬,毒風發作,遊走不定。宜服用金牙浸酒方。

金牙(搗碎),細辛,地膚子,炮製過的乾薑(切碎),熟乾地黃,炮製過的附子(去除皮和中心),防風(去除蘆頭),茵芋,川椒(去除籽),蒴藋根(各四兩),羌活(一斤)

將上述藥材切細,用生絲布袋裝好,放入三斗清酒的瓷甕中浸泡,用泥密封,不要漏氣。春夏浸泡三四天,秋冬浸泡六七天後打開。每次溫服一小杯,常常保持微醺的狀態。這個酒沒有毒性,也可以稍微喝醉。通常不用喝完一劑藥就能治好病,而且能使人身體強壯。

治風,以及使氣血充沛,增強精氣,使耳聰目明,使鬚髮變黑,容光煥發,消除久年風濕痹痛,解除筋脈攣急,強健腰膝,增強氣力。使用天雄浸酒方。

炮製過的天雄(三兩,去除皮和中心),川椒(三兩,去除籽),炮製過的乾薑(二兩),茵芋(二或三兩),炮製過的附子(二兩,去除皮和中心),肉桂(三兩,去除粗皮),牛膝(三兩,去除莖),炮製過的川烏頭(二兩,去除皮和中心),白蘞(半或二兩),躑躅花(三兩,稍微炒過)

將上述藥材切細,用生絲布袋裝好,放入兩斗好酒中浸泡。春夏五天,秋冬七天。每次服用一小杯,之後逐漸增加用量。夏天如果擔心酒變酸,可以用油紙包裹瓶子,懸掛在井中,靠近水就不會變酸。藥渣曬乾,搗成細末,每次用酒送服二錢,空腹或傍晚飯前服用。忌食生冷、豬肉、雞肉和豆豉。

治風,導致關節疼痛,站立不穩。使用列節浸酒方。

列節(二兩),防風(一兩,去除蘆頭),茵芋(一兩),黃耆(二兩),羌活(二兩),桂心(二兩),海桐皮(二兩),塗上酥油烤至微黃的虎脛骨(二兩),牛膝(二兩,去除莖),炮製過的附子(二兩,去除皮和中心),生乾地黃(一兩),芎藭(一兩),當歸(一兩),枸杞子(一兩),白芷(一兩),塗上酥油烤至微黃的敗龜甲(一兩),炒熟的黑豆(半或三合),五加皮(一兩),酸棗仁(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