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五 (6)

1. 治一切風通用丸藥諸方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同研令勻。煉蜜和搗一二千杵。丸如櫻桃大。以硃砂末內滾過。合時不得令婦人孝子貓犬等見。每服。以薄荷酒研下一丸。忌生冷豬雞毒魚黏滑動風物。

治一切風。太一丹方。

川烏頭(生用去皮臍),乾蠍(微炒),白殭蠶(生用),天麻,天南星(生用),羌活,躑躅,硃砂(細研),乳香(以上各一兩),白附子(半兩生用),附子(去皮臍生用),牛黃(細研),雄黃(細研以上各半兩),安息香(一兩半),麝香(一分細研),白花蛇肉(二兩半酒浸炙微黃),龍腦(半分細研)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別以麻黃五兩。去根節搗碎。以酒五升。煎至二升。去滓。入糯米粉一兩。更熬成膏。次下諸藥末。和搗三五百杵。丸如綠豆大。以膩粉內滾過。令乾。每服。以溫酒下七丸。忌動風物。

治一切風。通用神效方。牛黃丸方。

牛黃(半兩細研),龍腦(半兩),硃砂(一兩細研水飛過),金箔(一百廿片細研),銀箔(一百廿片細研),麝香(半兩細研),天麻(二兩),羌活(一兩),蔓荊子(一兩),仙靈脾(一兩),獨活(一兩),白殭蠶(一兩微炒),烏蛇(二兩半酒浸去皮骨炙微黃),麻黃(一兩去根節),桂心(一兩),乾蠍(半兩微炒),白附子(一兩炮裂),天南星(一兩炮裂),羚羊角屑(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芎藭(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當歸(一兩),阿膠(一兩搗碎炒令黃燥),白芷(一兩),細辛(一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犀角屑(一兩),白茯苓(一兩),蟬殼(三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和搗一二千杵。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以溫酒嚼下一丸。

治一切風。香汗丸方。

牛黃(細研),麝香(細研),硃砂(細研),龍腦(細研),乾蠍(微炒),鹿角膠(搗碎炒令黃燥)白殭蠶(微炒,以上各一分),白花蛇肉(塗酥炙微黃),白附子(炮裂),白蒺藜,天麻,赤茯苓,白芷,羌活,獨活,蔓荊子,麻黃(去根節),漢防己,木香,烏蛇肉(塗酥炙微黃),檳榔,藁本,防風(去蘆頭),芎藭,當歸(以上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更研令勻。煉蜜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溫酒嚼下三丸。服經一月。汗出皆香。經一百日。洗面水自香。凡有風氣。隨汗而出。如是中風者。薄荷酒研下五丸。合時不得令女人孝子貓犬等見。

治一切風。烏犀丸方。

烏犀角屑(半兩),天麻(一兩),桂心(一兩),防風(一兩去蘆頭),羌活(半兩),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人參(一兩去蘆頭),海桐皮(一兩),當歸(一兩),芎藭(一兩),乾蠍(半兩微炒),羚羊角屑(一兩),萆薢(一兩銼),藁本(半兩),蔓荊子(半兩),麻黃(一兩去根節),白附子(半兩炮裂),白殭蠶(一兩微炒),龍腦(一分細研),麝香(一分細研)

白話文:

綜合性風症通用藥丸配方

第一種藥丸配方

將以上所有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研磨好的藥材,一同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一兩千次,捏成櫻桃大小的藥丸。再用硃砂粉裹上一層。製作時,不能讓婦女、喪服在身的人、貓、狗等看見。每次服用,用薄荷酒研磨送服一丸。忌吃生冷、豬肉、雞肉、有毒的魚類和黏滑、容易引發風邪的食物。

第二種藥丸配方:太一丹

生川烏頭(去皮臍)、微炒過的乾蠍、生白殭蠶、天麻、生天南星、羌活、躑躅、細研的硃砂、乳香(以上各一兩),生白附子(半兩)、生附子(去皮臍)、細研的牛黃、細研的雄黃(以上各半兩),安息香(一兩半),細研的麝香(一分),用酒浸泡後烤至微黃的白花蛇肉(二兩半),細研的龍腦(半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研磨好的藥材,混合均勻。另外取麻黃五兩,去掉根節搗碎,用五升酒煎煮至二升,去渣。加入糯米粉一兩,繼續熬製成膏狀。接著加入之前混合好的藥粉,一起搗製三五百次,捏成綠豆大小的藥丸。用膩粉裹上一層,風乾。每次服用,用溫酒送服七丸。忌吃容易引發風邪的食物。

第三種藥丸配方:通用神效牛黃丸

細研的牛黃(半兩)、龍腦(半兩)、水飛過的細研硃砂(一兩)、細研的金箔(一百二十片)、細研的銀箔(一百二十片)、細研的麝香(半兩)、天麻(二兩)、羌活(一兩)、蔓荊子(一兩)、仙靈脾(一兩)、獨活(一兩)、微炒過的白殭蠶(一兩)、用酒浸泡後去皮骨烤至微黃的烏蛇(二兩半)、去根節的麻黃(一兩)、桂心(一兩)、微炒過的乾蠍(半兩)、炮裂的白附子(一兩)、炮裂的天南星(一兩)、羚羊角屑(一兩)、去掉蘆頭的防風(一兩)、芎藭(一兩)、去掉蘆頭的人參(一兩)、當歸(一兩)、搗碎炒至黃燥的阿膠(一兩)、白芷(一兩)、細辛(一兩)、炮裂去皮臍的附子(一兩)、犀角屑(一兩)、白茯苓(一兩)、蟬殼(三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研磨好的藥材,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一兩千次,捏成雞頭實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用溫酒嚼碎送服一丸。

第四種藥丸配方:香汗丸

細研的牛黃、麝香、硃砂、龍腦,微炒過的乾蠍、搗碎炒至黃燥的鹿角膠、微炒過的白殭蠶(以上各一分),塗上酥油烤至微黃的白花蛇肉、炮裂的白附子、白蒺藜、天麻、赤茯苓、白芷、羌活、獨活、蔓荊子、去根節的麻黃、漢防己、木香、塗上酥油烤至微黃的烏蛇肉、檳榔、藁本、去掉蘆頭的防風、芎藭、當歸(以上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研磨好的藥材,再次研磨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五七百次,捏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用溫酒嚼碎送服三丸。服用一個月後,汗液會帶有香味。服用一百天後,洗臉的水也會有香味。凡是體內有風邪,都會隨著汗液排出。如果中風,用薄荷酒研磨送服五丸。製作時,不能讓婦女、喪服在身的人、貓、狗等看見。

第五種藥丸配方:烏犀丸

烏犀角屑(半兩)、天麻(一兩)、桂心(一兩)、去掉蘆頭的防風(一兩)、羌活(半兩)、炮裂去皮臍的附子(一兩)、去掉蘆頭的人參(一兩)、海桐皮(一兩)、當歸(一兩)、芎藭(一兩)、微炒過的乾蠍(半兩)、羚羊角屑(一兩)、切碎的萆薢(一兩)、藁本(半兩)、蔓荊子(半兩)、去根節的麻黃(一兩)、炮裂的白附子(半兩)、微炒過的白殭蠶(一兩)、細研的龍腦(一分)、細研的麝香(一分)。

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研磨好的藥材,混合均勻。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一兩千次,捏成雞頭實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用溫酒嚼碎送服一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