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五十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五十一 (4)

1. 治支飲諸方

夫支飲者。謂水飲停於胸膈之間。支乘於心。故云支飲。其病令人咳逆。喘息短氣。身體如腫之狀。故謂支飲也。

治胸膈間支飲。數吐下之不愈。漢防己散方。

白話文:

支飲是一種因水飲停留在胸膈之間,導致心臟受壓的疾病。由於心臟受到水的壓迫,因此稱為支飲。支飲的症狀包括咳嗽、喘息、呼吸短促,以及身體浮腫。

漢防己(一兩半),石膏(四兩),桂心(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前胡(一兩去蘆頭),白朮(一兩)

白話文:

漢防己(30克),石膏(120克),桂心(30克),人參(30克,去鬚毛),前胡(30克,去鬚毛),白朮(30克)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心膈間支飲。喘滿。心下痞堅。面如黧黑色。宜服此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盞水煎煮至剩下六分,濾去藥渣,不限時間溫服。 此方適用於治療心胸間的支飲、呼吸困難、胸部痞塞堅硬以及面色如黧黑的情況。

枳實(一兩麩炒微黃),赤茯苓(一兩半),前胡(一兩去蘆頭),漢防己(一兩半),石膏〔一(二)兩〕,桂心(一兩)

白話文:

枳實(6 克,麩子炒至微黃),赤茯苓(9 克),前胡(6 克,去蘆頭),漢防己(9 克),石膏(6-12 克),桂心(6 克)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治支飲。喘息短氣。身體如腫。宜服此方。

澤瀉(二兩),白朮(一兩),漢防己(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支飲。頭痛目眩。心下痞滿。枳殼散方。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做成散劑。每次服用五錢,用一大碗水煎煮至五分,去渣,溫熱服用,每天服用三到四次。此方適用於治療支氣管炎,伴有喘息、氣短、身體浮腫等症状。

將藥材搗碎過篩,做成散劑。每次服用四錢,用一中碗水煎煮至六分,去渣,不計時溫熱服用。此方適用於治療支氣管炎,伴有頭痛、目眩、心下痞滿等症状。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澤瀉(一兩),白朮(一兩),前胡(一兩去蘆頭),漢防己(一兩),旋覆花(一兩)

白話文:

枳殼:一兩,用麩子炒至微黃,去瓤。 澤瀉 :一兩。 白朮 :一兩。 前胡 :一兩,去蘆頭。 漢防己 :一兩。 旋覆花 :一兩。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二(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治支飲。心胸壅滯。喘息短氣。皮膚如腫。宜服旋覆花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中盞煎煮至剩下六分,去掉渣滓,隨時可以溫熱服用。 用於治療支飲,症狀包括心胸堵塞、呼吸急促、氣短以及皮膚浮腫等,適用旋覆花丸方。

旋覆花(一兩),漢防己(一兩),赤茯苓(一兩),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桂心(一兩),前胡(一兩去蘆頭),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檳榔(一兩)

白話文:

旋覆花(60 克),漢防己(60 克),赤茯苓(60 克),甜葶藶(60 克,用紙包起來炒至紫紅色),桂心(60 克),前胡(60 克,去除蘆頭),枳殼(30 克,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果肉),檳榔(60 克)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桑根白皮湯下二十丸。

治支飲。心膈痞急。咳逆短氣。不能下食。葶藶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成細末。加蜂蜜和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飯前,用桑樹根白皮熬的湯劑服下 20 丸。

甜葶藶(一兩隔紙炒令紫色),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前胡(一兩去蘆頭),訶黎勒皮(一兩),紫蘇子(半兩),木香(半兩),桂心(一兩),檳榔(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又方。

白話文:

  • 甜葶藶:一兩,用紙隔開炒至呈紫色
  • 半夏:一兩,用湯洗七次去除黏液
  • 前胡:一兩,去掉蘆頭
  • 訶黎勒皮:一兩
  • 紫蘇子:半兩
  • 木香:半兩
  • 桂心:一兩
  • 檳榔:一兩

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旋覆花(一兩),皂莢(三挺去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澤瀉(一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話文:

郁李仁:一兩,用熱水浸泡後去掉皮,稍稍炒一下 旋覆花:一兩 皁莢:三枚,去掉皮,塗上豬油烤至焦黃,去除皁莢籽 半夏:一兩,用熱水清洗七次去除黏液 澤瀉:一兩 枳殼:半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內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

治支飲久不瘥。大腹水腫。喘促不止。宜服此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在飯前以溫酒送服二十丸。 適用於治療長期不癒的支飲、腹部水腫以及持續喘息不適的情況,建議服用此方。

芫花(一兩醋拌炒令乾),甘遂〔一分(兩)煨微黃〕,大戟〔一兩(分)銼碎微炒〕,

白話文:

芫花:一兩,用醋拌炒至乾燥 甘遂:一分(兩),煨烤至微黃 大戟:一兩(分),切碎後輕微炒製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空心。濃煎棗湯。調下半錢。以利為度。

又方。

甜葶藶(三兩隔紙炒令紫色)

上件藥。搗如膏。每服彈子大一丸。以水一中盞。入棗四枚。煎至五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天空腹服用,用濃煎的棗湯調服半錢,以藥力發揮為度。

另一方,用三兩甜葶藶隔紙炒至紫色,搗成膏狀,每次服用一顆彈子大小的藥丸,用水一中盞,加入四枚棗子,煎至五分,去渣,不分時間溫服。

2. 治懸飲諸方

夫懸飲者。由臟腑虛冷。榮衛不和。三焦痞滿。因飲水過多。停積不散。水流走於脅下。則令兩脅虛脹。咳唾引脅痛。故謂之懸飲也。

治懸飲。心腹痞滿。水走腸間。兩脅引痛。桂心散方。

白話文:

所謂懸飲,是由於臟腑虛寒,氣血不通調,三焦氣滯,因飲水過多而積存不散。於是,水流轉至肋下,導致兩肋脹痛,咳嗽吐痰時也會牽引肋部疼痛,因此稱之為懸飲。

桂心(一兩),旋覆花(半兩),白朮(半兩),細辛(半兩),半夏(半兩湯洗七遍去滑),桔梗(半兩去蘆頭),赤芍藥(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澤瀉(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前胡(半兩去蘆頭),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話文:

  • 桂皮:1 兩
  • 旋覆花:0.5 兩
  • 白朮:0.5 兩
  • 細辛:0.5 兩
  • 半夏:0.5 兩(先清洗 7 次去除滑膩)
  • 桔梗:0.5 兩(去除花托)
  • 紅芍藥:0.5 兩
  • 陳皮:0.5 兩(浸泡後去除白瓤並烘乾)
  • 澤瀉:0.5 兩
  • 附子:0.5 兩(炮製後去除皮和臍)
  • 前胡:0.5 兩(去除花托)
  • 枳殼:0.5 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除果肉)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六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治懸飲。腹脅痞急。宿食不化。心胸滿悶。前胡散方。

白話文:

上方的藥材,將它搗碎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用一杯水加入半塊生薑,煎煮至剩六分之多。濾掉藥渣。每次於飯前溫熱服用即可。

前胡(一兩去蘆頭),半夏(二兩湯洗七遍去滑),桂心(一兩),人參(一兩去蘆頭),訶黎勒皮(一兩),白朮(一兩),檳榔(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白話文:

前胡(40克,去除根鬚) 半夏(80克,用熱水洗去滑液七次) 桂心(40克) 人蔘(40克,去除根鬚) 訶黎勒皮(40克) 白朮(40克) 檳榔(40克) 枳殼(40克,用麩炒至微黃,去除瓤) 甘草(20克,烘烤至微紅,切碎)

上件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五錢。以水一大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去滓。稍熱服。日三四服。

治懸飲。心腹氣滯。兩脅多疼。厚朴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大杯水和半分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水量,過濾掉藥渣後,稍微放涼即可飲用。每日可服用三到四次。 此方用於治療懸飲、心腹氣滯及兩脅疼痛。[厚朴散]

厚朴(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枳殼(三分麩炒微黃去瓤),木香(半兩),桂心(半兩),檳榔(三分)

上件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四服。

又方。

白話文:

  • 厚朴: 一兩,去除粗皮,塗抹生薑汁,炙烤至香熟
  • 川大黃: 一兩,切碎,微炒
  • 枳殼: 三分,麩炒至微黃,去除果肉
  • 木香: 半兩
  • 桂心: 半兩
  • 檳榔: 三分

半夏(三兩搗羅為末),木香(二兩),旋覆花(一兩),檳榔(二兩),皂莢(六兩三兩去黑皮塗酥炙令黃焦搗羅為末三兩去皮子搗碎以酒一升挼取汁去滓煎成膏將半夏末以膏和作餅子以青蒿蓋出青衣如造麴法搗羅為末)

白話文:

半夏(三兩,搗碎成粉末),木香(二兩),旋覆花(一兩),檳榔(二兩),皁莢(六兩,去除黑皮後,塗上酥油烘烤至焦黃,搗碎成粉末;三兩去掉皮子,搗碎後用一升酒浸泡,取出汁液,去除渣滓後煎成膏),將半夏粉末與膏藥混合做成餅子,用青蒿蓋住,曬出青色藥衣(類似製造麴的方法),搗碎成粉末。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治懸飲。腹滿脅痛。旋覆花丸方。

白話文:

請將上述藥方研磨成粉末,用酒煮麵糊並與粉末混合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於飯前,用生薑湯送服二十丸。

旋覆花(二兩),皂莢〔二(三)挺去黑皮塗酥炙令黃去子〕,草豆蔻(一兩去皮),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川大黃(一兩銼碎微炒),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白話文:

旋覆花:2 兩 皁莢:2(或 3)根,去黑皮,塗上酥油烤至變黃,去籽 草蔻:1 兩,去皮 杏仁:1 兩,用熱水浸泡,去皮和尖端,用麩皮炒至微黃 川大黃:1 兩,搗碎,微炒 枳殼:半兩,用麩皮炒至微黃,去瓤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又方。

郁李仁(三兩湯浸去皮微炒),半夏(一兩湯洗七遍去滑),草豆蔻(一兩去皮)

上件藥。搗羅為末。以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湯下二十丸。

又方。

牽牛子(二兩微炒),皂莢子仁(二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前。以生薑湯下十五丸。以取下痰滯為度。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飯前用生薑湯送服二十粒。

另一種方法是將郁李仁浸泡去皮微炒,半夏洗淨去滑,草豆蔻去皮,研磨成粉末,用酒煮麵糊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飯前用生薑湯送服二十粒。

還有一種方法是將牽牛子微炒,皂莢子仁微炒,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飯前用生薑湯送服十五粒,以排出痰滯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