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隱、陳昭遇等

《太平聖惠方》~ 卷第二十四 (2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四 (23)

1. 治風身體如蟲行諸方

天南星(半兩),天麻(半兩),白附子(半兩炮製),羌活(半兩),白殭蠶(半兩微炒),麻黃(三分去根節),白花蛇〔一(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犀角屑(三分),槐膠(半兩生用),梔子仁(一兩),槐實(半兩微炒)

上件藥。搗羅為末。別入膩粉一分。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十五丸。

治熱毒風沖頭面。癢如蟲行。枳殼丸方。

枳殼(一兩半麩炒微黃),天門冬(一兩半去心焙),獨活(一兩),黃連(一兩去須),防風(一兩去蘆頭),白蒺藜(一兩微炒去刺),烏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苦參(一兩銼),茵桂〔一兩(分)〕

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

治身體癢。瘙之或生癮疹。如蟲行浴方。

茺蔚子(五兩),白蒺藜(五兩),羊桃根(五兩),苦參(五兩),蒴藋(一斤),漏蘆(五兩),鹽〔三分(合)〕,蒼耳莖葉(一斤),柳蚛末(半斤)

上件藥。銼。以水一碩。煎取七斗。去滓。飽食。看冷暖。浴浸之當汗出。水稍冷便出。宜避風。不過三上效。

治風皮膚痛癢。狀如蟲行。宜用此方。

蒺藜子〔二(三)兩〕,蛇床子(二兩),躑躅花(二兩),蒴藋根(二兩),凌霄花(二兩),苦參(二兩),大戟〔一(二)兩〕,川大黃(二兩),茺蔚子(二兩),白礬(三兩)

上件藥銼。以水五升。酒三升相和。煎取三升。去滓。次入白礬末。更煎三五沸。以瓷器盛之。旋用塗於癢處。

治風。身體如蟲行。雄黃丸方。

雄黃(一兩),煉成松脂(三兩)

上件藥。同研如粉。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及晚食前。用薄荷湯下十丸。槐膠湯下亦得。

白話文:

治療風邪導致身體像有蟲在爬的各種藥方

第一方:

用天南星、天麻、炮製過的白附子、羌活、微炒過的白殭蠶各半兩,麻黃三分(去除根部和節),用酒浸泡後去皮骨、稍微烤黃的白花蛇一兩或二兩,犀角屑三分,生用的槐膠半兩,梔子仁一兩,微炒過的槐實半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另外加入一分膩粉,研磨均勻。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三五百下,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時,不計時間,用溫酒送服十五丸。

第二方:治療熱毒風邪衝擊頭面,導致搔癢像有蟲爬的藥方:枳殼丸

用麩炒至微黃的枳殼一兩半,去除中心的焙過的麥門冬一兩半,獨活一兩,去除鬚根的黃連一兩,去除蘆頭的防風一兩,微炒過並去除刺的白蒺藜一兩,用酒浸泡後去皮骨、稍微烤黃的烏蛇二兩,切碎的苦參一兩,茵桂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搗二百到三百下,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時,不計時間,用溫水送服三十丸。

第三方:治療身體搔癢,搔抓後可能出現紅疹,像有蟲爬的洗浴方

用茺蔚子、白蒺藜、羊桃根、苦參、蒴藋、漏蘆各五兩,鹽少許,蒼耳莖葉一斤,柳蚛末半斤。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一碩(古代容量單位)的水煎煮,取七斗藥汁,去除藥渣。在吃飽飯後,視水溫冷熱,浸泡沐浴,直到出汗。水溫稍涼後即可起身,注意避風。通常洗浴三次左右就會有效果。

第四方:治療風邪導致皮膚疼痛搔癢,感覺像有蟲爬的藥方

用蒺藜子二或三兩,蛇床子、躑躅花、蒴藋根、凌霄花、苦參、川大黃、茺蔚子各二兩,大戟一或二兩,白礬三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五升水和三升酒一同煎煮,取三升藥汁,去除藥渣。然後加入白礬末,再煎煮三五次。將藥液盛在瓷器中,隨時取用塗抹在搔癢的部位。

第五方:治療風邪導致身體像有蟲爬的藥方:雄黃丸

用雄黃一兩,煉製過的松脂三兩。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日早晨空腹和晚上飯前,用薄荷湯送服十丸。也可以用槐膠湯送服。